本輪疫情以來,上海警方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盯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非接觸式侵財犯罪新動向、新手法,綜合研判、主動應對,堅持做到嚴密防范“不松勁”、嚴厲打擊“強震懾”,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數、涉案金額實現同比“雙降”,有力維護了市民群眾財產安全。
科技賦能助力預警防范
“您好,這里是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您剛才接聽的是詐騙電話,千萬不要相信……”疫情期間,虛假購物類、刷單返利類等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多發。上海市反詐中心內一片繁忙,電話鈴聲、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在前方覆蓋了大半墻面的電子屏幕上,不斷跳動著預警、勸阻等實時數據。
面對瞬息萬變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市反詐中心結合每日滾動警情,重點針對“假冒京東客服”“領取工資補貼”“游戲賬號裝備”等高頻涉詐關鍵詞,動態搭建預警數據模型開展前端過濾,盡最大努力將詐騙“觸手”隔離于市域之外,日均預警發現各類潛在被害人12.5萬人次,同步發送提醒短信預警。針對高危潛在被害人,有效結合智能語音和人工電話手段開展全量勸阻,日均撥打勸阻電話超3.5萬通,單日高峰值更是一度達到5.5萬通。
特別是5月份以來,市反詐中心先后接報了數十起以領取“居家、隔離補貼”為由的“木馬釣魚”類案件,經研判發現系不法分子通過入侵部分企業公司郵件系統,冒充公司財務或行政等部門向員工群發郵件,謊稱“可申領工作補貼”,誘導被害人掃碼登陸“釣魚網站”,在獲取被害人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后,實施盜刷行為。
針對此類企業公司郵件系統漏洞讓詐騙分子有機可趁的情況,市反詐中心立即發送《反詐提示函》,敦促相關企業公司履行反詐主體責任,并綜合利用社交網絡、新媒體平臺等渠道開展線上宣傳,提醒市民群眾增強識詐防詐意識,共筑“全社會反詐”防線。
快偵快處全力追贓挽損
5月初,市反詐中心牽頭普陀公安分局對一起以代購生活物資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件開展研判,先后串并本市長寧、寶山地區3起案件,并迅速鎖定一活動于浙江省某市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滬浙兩地警方聯手下,王某被成功抓獲,目前返贓退款及案件偵辦等工作在進一步開展中。
這只是上海打擊涉疫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一個鮮活案例。針對全市涉疫類詐騙警情,上海公安機關始終堅持“快速反應、快速研判、快速查處”,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早打小、露頭就打,堅決遏制此類違法犯罪活動滋生蔓延。針對以“社區團購、代購跑腿”等名義實施詐騙警情,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牽頭組建打擊工作專班,主動干預、集中研判、重點攻堅,指導全市公安機關及時打擊處理一批涉案嫌疑人,并將被騙錢款返還被害人。
與此同時,市反詐中心持續優化“接報快處”機制,接到被騙群眾報案后,堅持第一時間對涉詐銀行賬戶資金進行緊急止付,想方設法實現被騙資金“攔截更早、損失更小”,3月以來累計止付查凍資金3500余萬元。
5月7日,市反詐中心接到一起冒充熟人詐騙案件。接報后,市反詐中心立即會同屬地徐匯警方兩級聯動、逐級查詢,先后用時70分鐘,累計關聯查詢19個銀行賬戶,成功緊急止付95.4萬元,為被害人挽回了近百萬的被騙資金。
多維宣傳筑牢反詐防線
近日,家住上海市金山區的張先生收到一封名為“疫情補貼申報”的郵件,郵件內含一個二維碼,提示掃碼自助辦理。聯想到上午做核酸檢測時社區民警的反詐宣傳,張先生意識到這是詐騙,就及時向社區民警報告相關情況。
“千萬不要掃碼,這是典型的涉疫詐騙!”屬地楓涇派出所民警沈辛松了解到情況后,立即上門對張先生開展全方位的防范宣傳,并通過警民微信群提醒轄區居民提高警惕。
針對疫情期間多發的詐騙類型,上海警方會同市通管局,已部署3家運營商向全市手機用戶發送反詐公益宣傳短信4000余萬條。在社區,民警以核酸檢測點為陣地,在維護秩序的同時,會同居村委工作人員、防疫志愿者通過發放傳單、張貼海報等形式向群眾普及反詐知識,引導20余萬市民群眾積極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在方艙醫院,民警利用執勤間歇,通過小課堂講解、面對面交流等多種形式,強化以案說法,普及防騙知識,切實增強艙內市民群眾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
此外,警方還將警用無人機應用到反詐宣傳中,在降低疫情防控風險的同時,利用無人機輕便靈活、傳播范圍廣等特點,織密起一張全覆蓋式、立體式的反詐安全網。
下一步,上海警方將結合“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活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牽頭聯合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同向發力、緊密協作,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發動群眾力量,匯聚群眾智慧,營造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濃厚氛圍和強大聲勢,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有力維護市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來源:東方網
編輯:夏徐寅
責任編輯:孫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