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發布2022年一季度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935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較1~2月提高0.3個百分點。
9.3%的增長率再次創下近年來行業發展新高,尤其是相比一季度GDP 4.8%的增長率,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通信業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對此,專家表示,5G和千兆光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穩步推進,通信供給能力不斷增強;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業務增勢突出,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9個百分點,行業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移動數據流量業務平穩增長,在行業收入中占比超過40%,夯實了行業發展的基本盤。
新基建適度超前不斷提升通信供給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提出,增強新基建,下好數字經濟的“先手棋”。在頂層設計的推動下,我國5G、千兆光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取得新突破。
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增加,5G網絡覆蓋范圍持續擴展,一季度新建5G基站達到13.4萬個,累計開通近156萬個5G基站;固定寬帶在已實現光纖接入全面覆蓋的基礎上,3.2億戶家庭光纖接入能力升級到千兆;算力規模持續增長,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00萬架。
不斷建設的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信息通信業建立了5G 一體化綜合服務體系,服務功能更加豐富,服務種類更加多樣。一季度新增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811萬戶,累計達到4.03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比例達24.3%;新發展的千兆及以上用戶達到1141萬戶,規模已達到4596萬戶。
堅實的數字經濟底座對千行百業的賦能作用逐步凸顯。我國大力培育5G、千兆光網與各行業的融合應用,累計發掘應用創新案例達到2.3萬個。面向工業、智慧城市等應用領域,發布了首批44個國家新型數據中心。一季度工信部發布了123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和4個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了車間級、企業級、集群級等新標桿。從產業看,工業互聯網不僅促進了單個企業的提質降本增效,也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高效運轉。
新興業務發展迅猛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
新興業務收入持續高速增長,是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一季度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797億元,同比增長36.3%,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20.3%,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9個百分點。
專家表示,這得益于云網融合業務規模快速擴張。基礎電信企業均加大力度布局數據中心、核心節點和云資源池,云網一體、云邊協同的產品能力體系不斷優化,推動云計算業務快速發展。“新業務的增長不是短期行為,是未來趨勢,增長會越來越快,會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表示。
此外,基礎電信企業在云計算、大數據、視頻會議、企業服務等新興業務領域有了較好的積累,很好地抓住了疫情期間居家隔離帶來的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網上會議等需求爆發的機會,有力支撐了電信業務收入的增長。
數據業務平穩增長夯實行業發展基本盤
一季度移動互聯網流量較快增長,累計接入流量達587億GB,同比增長21.8%,增速相比1~2月小幅回升1.1個百分點。其中,3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14.98GB/戶,同比增長17.6%。移動數據流量推動業務收入穩步增長,一季度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1609億元,同比增長1.7%,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40.9%,夯實了行業發展的基本盤。
此外,一季度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587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同比回落2.9個百分點,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4.9%,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1.3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的增長動力,專家認為主要來自三方面:面向政企的新興業務,尤其是云計算和集成業務將貢獻比較多的收入增量;面向個人的5G業務,包括4G用戶遷轉帶來的收入增量和更多增值應用帶來的收益;面向家庭的千兆光纖業務,FTTR(光纖到房間)業務與傳統組網模式相比,將在更大程度上保障用戶體驗和撬動智慧家庭市場,有望推動固定寬帶的業務價值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