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周潔)北疆春來晚,新疆北屯的四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時候,但農十師188團蔬菜種植基地的溫室大棚里,淡淡的花香撲鼻而來,雪白的櫻桃花競相綻放,透著“科技范兒”的智慧傳感器探頭隨處可見,通過這些“大眼睛”,農民們在手機或者電腦上就可以對大棚里的農業生產進行控制,坐在家里就能感受到春的氣息,滿樹的櫻桃花不僅帶來濃濃春意,更托起了智慧農業帶領農民走上致富路的希望。
這個作為北屯蔬菜種植“后花園”的團場,自從有了中國電信新疆阿勒泰分公司搭建的智能溫室大棚系統,讓農民們從此告別了扛著鋤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種植模式,實現了管理精準又輕松的智慧化種植,188團的櫻桃種植從此產量更增,品質更加。“今年的櫻桃長得特別好,我們種的這個梅棗櫻桃生長環境要求高,需要很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現在我們安裝了這些高科技設備以后,我們自己用手機就能管理大棚,成本降低,利潤就更高了。以前沒用過這種模式還有些擔心,但是現在櫻桃長勢卻是讓人充滿信心的!”看到大棚里長勢喜人的櫻桃,農民催翠蘭美滋滋地說道。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數字化的春風也吹到了田間地頭,無論是春播夏種還是秋收冬藏,不管是從田間還是到舌尖,為全面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新疆阿勒泰分公司積極助力現代農業智慧創新,與188團成輝大櫻桃公司合作,推進智慧大棚系統應用普及。這個神奇的大棚就是阿勒泰分公司充分運用中國電信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整合建設物聯網展示中心,以及智能控制系統、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環境監測系統、遠程蟲情測報系統、自動清蟲殺蟲燈等N項智能化系統,成功搭建智能溫室大棚系統平臺,支撐千畝櫻桃基地農業物聯網發展,為無數個像188團這樣的櫻桃種植基地開啟“智慧大棚”新模式。
通過小小的屏幕,農業信息就能“一手掌握”。智能溫室大棚系統借助智能終端,通過手機、PDA、計算機等就可以實現智能化遠程管理。像催翠蘭這樣的農民,只需要動動手指,通過物聯網或手機入口APP登錄賬號,就能實現智能控溫,實時監測作物生長信息,觀察農田生產狀況,實現溫室大棚信息化、智能化遠程管理。除此之外,用手機通過平臺就可以處理周邊購的櫻桃的訂單,拓寬了農民群眾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增加了家庭收入。也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實現了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過程的全程信息感知、傳輸、融合和處理,讓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追溯。
智慧“大眼睛”,貼身“小保姆”。智能溫室大棚系統依托農業物聯網技術打造的水肥一體機。利用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捕捉、管理和處理各種數據,通過算法分析傳送到云或邊緣計算平臺,利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能力,感知識別環境變化,進行質量監測,實施遠程控制,創造出最佳的生長、成長條件。像188團種植的梅棗櫻桃生長環境要求很高,風控要求在30%,生長的適宜溫度必須控制在19~21℃之間,通過智能溫室大棚系統,農民們通過手機、PDA、計算機等終端可以設置溫度區域范圍,只要超過21℃,智能設備就會打開防風口;反之,如果低于19℃,防風口就會自動關閉。
智慧大棚的精細化管理,讓農作物生長告別“靠天吃飯”,基于無線傳感技術,實現智慧大棚種植。在地壟間鋪設管道,智能控制清水和肥料液輸送過程;通過大棚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搭建智能室溫大棚系統平臺,自動感知控制農作物的光照、溫度、二氧化碳、pH值濃度、水肥、病蟲害等,運用自動放風機、補光照、水管、水泵、肥料泵、殺蟲燈設施管理農作物。
經過三個月的智能控溫,千萬朵櫻桃花開滿枝頭,櫻桃種植的品質、產量有了農業新裝備的加持,得到了更好的提升。伴隨5G技術的發展,中國電信阿勒泰分公司將繼續積極踐行央企擔當,發揮自身信息化優勢,推進5G的建設和產業應用,用科技賦能農業生產行業轉型,引領農業生產信息化、智慧化變革,在鄉村振興中為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翅膀,推動我國智慧農業數字化生態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