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新變化 網絡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等成為主要詐騙類型

發(fā)布時間:2022-04-14 16:59:46  |  來源:中國江西網  

中證網訊(記者昝秀麗)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4月1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發(fā)布會上表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

具體來看,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近年來,隨著信息社會快速發(fā)展,犯罪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傳統(tǒng)犯罪持續(xù)下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成為公安機關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盡管一年來此類案件在嚴打高壓態(tài)勢下出現下降趨勢,但發(fā)案仍在高位運行,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當前,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的電信網絡詐騙發(fā)案也呈迅猛增長態(tài)勢,特別是新冠疫情背景下,人們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進一步加劇了案件的高發(f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全球性的打擊治理難題。

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詐騙集團緊跟社會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迷惑性強,人民群眾很容易上當受騙。詐騙集團針對不同群體,根據非法獲取的精準個人信息,量身定制詐騙劇本,實施精準詐騙。公安機關發(fā)現的詐騙類型現在已經超過50種,其中網絡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是5種主要的詐騙類型。去年以來,先通過刷單返利騙取群眾信任,后引流至虛假投資平臺實施詐騙的案件高發(fā)多發(fā),發(fā)案和損失均在30%以上,被騙百萬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時有發(fā)生。

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詐騙集團利用區(qū)塊鏈、虛擬貨幣、AI智能、GOIP、遠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不斷更新升級犯罪工具,與公安機關在通訊網絡和轉賬洗錢等方面的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從通訊網絡通道看,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已占全部發(fā)案的60%,開始大量利用秒撥、VPN、云語音呼叫以及國外運營商的電話卡、短信平臺、通訊線路實施詐騙。從資金通道看,傳統(tǒng)的三方支付、對公賬戶洗錢占比已減少,大量利用跑分平臺加數字貨幣洗錢,尤其是利用USDT(泰達幣)危害最為嚴重。公安機關會同相關部門始終和詐騙分子斗智斗勇,不斷研究調整打擊防范措施,確保始終保持主動權。

跨國有組織特征日趨明顯。詐騙集團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呈現出多行業(yè)支撐、產業(yè)化分布、集團化運作、精細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征。集團頭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打著高薪招聘的幌子,誘騙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赴境外從事詐騙活動,目前在柬埔寨、菲律賓、阿聯酋、土耳其、緬北等國家和地區(qū),仍有大量犯罪團伙向我公民實施詐騙活動。集團頭目通過境外聊天軟件,指揮境內人員從事APP制作開發(fā)、引流推廣、買賣信息、轉賬洗錢等各類違法犯罪,境內境外銜接緊密,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征日趨明顯。

關鍵詞: 電信網絡 投資理財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