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民警與轄區銀行緊密配合,成功阻截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為群眾挽回損失。九龍坡區公安分局二郎派出所接到轄區農商行員工報警,稱一中年女子疑似遭遇電信詐騙,正準備向對方轉賬,希望民警到場處理。接警后,值班民警吳峰昊立即趕到現場,沒想到,看到有民警到來,事主首先告起狀來:“警察同志,他們這銀行的工作人員擋我的財路!”
吳峰昊讓事主稍安勿躁,聽銀行工作人員講起了事情經過。
民警“截”下來的匯款單
原來,當日50多歲的譚大姐來到銀行辦理業務,一邊用語音聊著微信,一邊走向銀行柜臺要求匯款。轉賬數額倒也不大,但其填寫的匯款信息卻引起了銀行工作人員的注意,“收款方是一家外地的影視公司,我正準備詳細詢問一下時,聽到這位阿姨在微信上聊語音。”語音的內容是關于投資影視制作的,工作人員很難將影視制作與面前這位中年女子聯系到一起,更何況,影視制作通常都是大投入,5000元也遠遠不夠啊!
銀行工作人員忙詢問譚大姐,是不是接到了讓她匯款的陌生電話。譚大姐也沒有遮遮掩掩,表示自己在網上認識了一名朋友,對方自稱是浙江一家影視公司的負責人,目前準備籌拍一部電視劇,采取的是“內部眾籌”的形式,投入5000元就能返還7000元本息。聽罷,工作人員懷疑是電信網絡詐騙,急忙勸說譚大姐不要轉賬,同時向屬地派出所報警。
民警指導譚女士刪除騙子聯系方式
“真有這么好的事,哪還輪得到你一個他都沒見過面的人?”吳峰昊一聽就知道,這是典型的詐騙套路,便向譚大姐講解類似的詐騙案例。譚大姐聽后發現詐騙情節和自己的遭遇一模一樣,逐漸相信了民警。而為了幫譚大姐弄清事實,民警還對這家所謂公司的資質進行查詢,發現該電視劇已于去年開機,并且資方和出品方也并沒有對方提到的這家公司。在諸多證據證明下,譚大姐終于放棄了轉賬的念頭。
經過民警的法治宣講,譚大姐當場刪除了騙子的聯系方式,“雖然銀行工作人員制止了我,但在心里還是有些懷疑,有點不甘,多虧警察同志及時趕到,經過他一番分析,我才徹底醒悟。回頭我也要跟家人朋友多宣傳我的真實經歷,讓他們也不要上當受騙。”
通過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的通力配合,捂好了譚大姐的“錢袋子”,勸阻5000元轉賬在民警經辦的電信詐騙案件中是個小數額,但無論金額大小,公安機關都會第一時間全力追回。而據了解,譚大姐是一名環衛工人,收入不高,這5000元相當于其兩個月的工資收入。
警方提醒:市民在做投資理財時,要認準銀行或正規的理財平臺,對一些從未涉及過的投資項目,需提前對相關公司的資質和投資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并簽署正式的合同,防止受騙上當導致財產損失。
重慶警方致力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公安職能,主動擔當作為,與各大金融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啟用應急聯動機制,通過警銀聯動,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攔截勸阻,打擊防范,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的“錢袋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 電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