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守護好通信網絡“生命線”至關重要,而穩定的網絡環境與流暢的數據傳輸離不開一群“急先鋒”的晝夜奮戰與堅守。日前,由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聯合攝制的《工業互聯網小幀探》欄目推出“千兆護航 防疫有我”系列報道,聚焦戰“疫”中的通信保障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對應急通信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3.5小時完成互聯網專線及固話開通,73小時完成2萬余平米區域的WiFi覆蓋及配套組網工程,……面對疫情,青島電信用速度與擔當守護著通信網絡“生命線”。
“疫”線奮戰縮影:1天里的2場“競速”
3月11日,青島電信接到緊急通知,需要為西海岸新區的臨時核酸檢測點做好網絡保障。其迅速組織戰備突擊隊,進駐區核酸檢測指揮部,協助優化指揮部的辦公網絡,并對基站進行全面巡檢,梳理涉及網元5G小區1919個、4G小區2351個,優化調整5G高負荷小區13個和4G高負荷小區64個,緊急擴容13個小區。同時,抽調6名智家工程師成立專項修障突擊隊。經過一夜奮戰,移動網、寬帶網均運行暢通,核酸檢測工作順利完成。
圖說:工作人員調試網絡
同樣是在3月11日這一天,青島電信還接到了另一項緊急任務:在次日早7時前完成相關區域的WiFi覆蓋及配套組網工程。其迅速市縣聯動網絡保障團隊,派駐18名裝維和施工人員迅速抵達現場展開工作。次日凌晨2時20分,現場拉通第一次網絡測速;凌晨4時,圓滿完成區域內千兆網絡覆蓋;上午11時,再次接到通知,對另一處區域實施網絡工程建設。這群“電信人”歷經73小時奮戰,完成了對2萬余平方米區域的WiFi覆蓋及配套組網工程。
“電信效率”:3.5小時搭起1條高速穩定專線網絡
疫情面前,效率第一。3月18日下午3時許,青島電信接到即墨區疾控中心緊急業務開通需求,需開通一條200M互聯網專線和6部固話,提供高效穩定的專線網絡以便疾控人員對即墨開展大規模的流調數據分析。
接到需求后,即墨分公司立刻部署應急方案:一路人員負責網絡施工及調試,一路人員負責業務開通。在與區疾控中心人員商討后,其制定了以“高帶寬”“多接入”“可擴展”三大原則為基礎的互聯網專線開通方案。疫情當下,在前后端共同努力與攜手作戰之下,團隊僅用三個半小時就完成了任務,搭建起一條高速穩定的網絡通道。
圖說:為即墨區疾控中心開通互聯網專線
考慮到部分市民對陌生電話存在較強的戒備心理,即墨分公司還為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緊急開通83張手機卡,并為20部手機加載來電名片。
助力“云課”: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主動對接高校需求
近日,在青島市5G網絡建設和應用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安排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共同發起“千兆護航 暢享云課”通信保障服務活動。
自青島實施線上教學后,青島電信嶗山分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將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互聯網出口帶寬由2G免費擴容至13G。同時,主動與青島大學對接,加班加點組織人員,免費為其教職工及在校生開通國內通用流量和校內流量。
圖說:為嶗山區學校及時調整基站覆蓋范圍
提升教師家庭寬帶上行速度,對未安裝寬帶的教師給予免費使用三個月,針對貧困家庭學生給予免費的寬帶或流量……為緩解膠州學校的線上教學壓力,青島電信拿出了多項“實打實”的保障措施。
同心協力,共克時艱。這群通信“鐵軍”與時間賽跑,為疫情防控貢獻出了“電信速度”。(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劉琴)
責任編輯:李莎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