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王慶揚:6G應考慮基礎業務系統內生,避免管道化

發布時間:2022-03-23 05:31:39  |  來源:C114通信網  

C114訊 3月22日消息(水易)今日,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主辦“全球6G技術大會”,在“6G愿景與技術需求”論壇上,中國電信研究院移動與終端技術研究所所長王慶揚表示,中國電信認為,內生外拓,綠色泛在是6G網絡的總體愿景,以此打造和諧發展的新引擎。

據了解,目前IMT-2030(6G)愿景研究已經形成的共識包括,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聯、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數字孿生、普惠智能、全域覆蓋等新型應用。

王慶揚認為,IMT-2030是內生智能與安全、外拓感知與體驗,構建人機物智慧互聯的新型系統,是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引擎,是現實和虛擬世界連接貫通的橋梁,是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引擎?!癐MT-2030強調人、機器和自然的和諧共存與發展,具有更宏大的歷史使命?!?/p>

IMT-2023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如何實現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和發展?首先是要實現綠色低碳。我國已正式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

ITU和GSMA等組織已聯合制定ICT產業碳減排路線圖,并形成正式標準(ITU-T L.1470)。總體要求是采用Science Based Target的方式設立目標,也就是基于氣候科學和運營商所處的地理環境等相關因素,科學的設立目標,到2023年,ICT行業至少減排45%,到2050年前實現凈零碳排放。改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電力是主要途徑,同時提高系統的能源效率,包括系統的設計和運營。

具體到IMT-2030,王慶揚表示需要從兩個方面推進,一方面,對IMT-2030自身而言,6G新技術的創新發展,應以綠色節能為基本原則,提升系統的能量效率,實施生態運營。

另一方面,充分考慮6G技術如何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各行業深化數字化轉型,實現綠色低碳。王慶揚介紹,2019年,GSMA和碳信托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移動技術的使用為全球減少了約21.3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是移動產業本身碳排放的10倍?!八晕覀儜搶MT-2030系統助力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實現綠色低碳有更強的信心?!?/p>

感知技術極大推動6G系統發展

當前,感知技術飛速發展,例如自動駕駛汽車,掃地機器人等,已經形成了發達的產業鏈。王慶揚表示,感知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不會依賴于移動通信系統,但感知技術卻會大力推動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

為什么這么說?王慶揚指出,所有移動業務的開展,首先是基于IMT系統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感知。因此,多維感知數據的實時采集和智能處理將是6G系統的首要和基礎能力。

目前傳統感知包括了信號感知、速率感知等,在將來感知會發展為環境感知,網絡感知,人體感知,意識感知的未來感知。例如,對環境感知來說,已經不是簡單的信號強度和定位,而是定位和地圖繪制實現同步?!翱傊械母兄际菍硖剿骺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非常強大的手段?!?/p>

王慶揚指出,這些未來感知將對6G系統提出非常豐富的要求,包括對于感知本身的能力的要求。提出要求后,還要考慮如何實現,例如在網絡架構能力上要具備端云和端端的能力,感知一體化的能力,低功耗物聯網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對世界進行感知。

關于ToC的業務發展的需求,其實我們目前大家都能看到,這個ToC的業務,目前是面臨瓶頸的。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純粹去提升6G的速率就能解決的,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客戶需求,去感知客戶所處的環境,客戶的內心,感知客戶周圍的人,讓客戶獲得沉浸式、身臨其境的體驗。

基礎業務內生塑造6G商業價值

業務發展方面,中國電信認為IMT系統內生的基礎業務能力,將能夠滿足6G業務的多樣化需求,并且為將來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IMT-2030提出了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聯、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數字孿生、普惠智能、全域覆蓋等8大典型基礎性業務場景。王慶揚認為,在構思未來6G網絡時,應該在6G網絡內部構建一個基礎業務層。

具體來說,基礎業務層提供豐富的基礎業務能力引擎,包括智能服務引擎,實時交互引擎,數字孿生引擎,媒體智能分發引擎,多維感知引擎。向下與網絡緊密耦合,充分調動6G承載的能力。向上與業務提供商展開合作,來實現豐富多彩的6G業務。

王慶揚指出:“這是中國電信面向6G網絡考慮的系統內生的基礎業務能力,這將大大拓展將來6G系統的價值,而避免它只是成為一個純粹的管道?!?/p>

“多維感知世界,極致心靈體驗?!蓖鯌c揚表示,感知是IMT系統與人的內心世界,客觀世界,將來的虛擬數字世界進行交互的手段。而極致體驗,是IMT系統的輸出,就是要把體驗輸出給人,也輸出給靈,靈可以認為是虛擬世界或是機器類的通信實體。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