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信息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普及,不法分子借助電信、網絡渠道實施詐騙犯罪的案件層出不窮,詐騙手法不斷翻新,給銀行客戶資金安全造成較大危害。近日,徽商銀行蕪湖中山南路支行成功堵截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為客戶挽回了53.8萬元的經濟損失,得到了客戶的稱贊。
2022年2月22日中午,徽商銀行蕪湖中山南路支行營業廳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電話里傳來該行對公客戶王會計慌張的聲音:“我們公司剛剛被詐騙了53.8萬元,向你們請求幫助!”支行工作人員一邊安撫客戶情緒,一邊詢問具體情況。原來在半個小時前,該公司財務人員王會計在公司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有一筆預付款要轉給某公司,要求王會計加對方QQ。隨后,王會計被拉入一個QQ群,群內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公司經理芮某,王會計遂信以為真。在這個群里,“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要求王會計給山東青島一個賬戶轉款,王會計便通過辦公電腦登錄企業網銀進行轉賬交易,共計轉款53.8萬。然而,不到半個小時,真正的公司法人王某在收到轉賬短信提示后,詢問王會計為什么轉款。兩人一核對,這才發現被騙,而之前的QQ群早已解散。
支行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結合行內前期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案例培訓的內容,判斷該企業遭遇了典型的QQ聊天電信網絡詐騙。支行員工讓該公司王會計立刻報警,同時查詢收款銀行電話,并聯系對方銀行。接到客戶報警后,民警緊急向蕪湖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報告,啟動止付預警功能。通過各方通力協作,客戶該筆轉賬資金被成功止付。
在得知被騙資金被成功止付后,王會計轉憂為喜,激動萬分,不停向支行人員表示感謝:“徽商銀行是一家有溫度的銀行,保障了我們客戶的資金安全,是非常值得信賴和托付的合作伙伴!”
以上是發生在徽商銀行的一起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下面由徽商銀行服務明星代言人徽小美徽小帥,為您詳細解讀。
案例風險點:
這是典型的冒充公司老板、負責人詐騙財務人員案件。犯罪嫌疑人偽仿或盜用公司老板QQ、微信,編造“合同保證金、業務款、資金拆借”等理由,指定銀行賬戶要求財務人員轉賬匯款,或將財務人員拉入虛假“公司內部QQ”,設置仿真辦公聊天情景,騙取財務人員信任,以各種理由指令財務人員轉賬匯款。
風險防范措施:
牢記五個“務必”
1.突然有人拉你進陌生微信群、QQ群,務必要提高防范意識。
2.處理財務事宜,務必要按照財務制度和工作流程,杜絕特事特辦。
3.涉及到轉賬匯款,務必要跟老板當面或電話確認。
4.涉及到大額轉賬、實時到賬務必要謹慎選擇。
5.一旦發現被騙,務必要及時報警、及時止付、挽回損失。
知識延伸: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十個“凡是” 謹記于心
凡是“不要求資質”,且放款前要先交費的網貸平臺,都是詐騙!
凡是刷單,都是詐騙!
凡是通過網絡交友,誘導你進行投資或賭博的,都是詐騙!
凡是網上購物遇到自稱客服說要退款,索要銀行卡號和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領導”“熟人”要求匯款的,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公檢法”讓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都是詐騙!
凡是通過社交平臺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讓你下載APP或者點擊鏈接進行投資、賭博的,都是詐騙!
凡是通知中獎、領獎,讓你先交錢的,都是詐騙!
凡是聲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注銷賬號,否則影響個人征信的”,都是詐騙!
凡是非官方買賣游戲裝備或者游戲幣的,都是詐騙!
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
未知鏈接不點擊 陌生來電不輕信
個人信息不透露 轉賬匯款多核實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徽商銀行通過遍布全省及南京、北京、深圳、成都、寧波477家網點,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線下渠道,積極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和普及活動,全行一線網點員工參與率達100%,徽商銀行始終秉承“以客戶為中心 守護消費者”的文化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為金融消費者營造公平和諧的消費環境?;丈蹄y行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接受金融服務時,享有以下八大權益:
1.信任不等于放任,您擁有財產安全權
金融機構應當依法保障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和接受金融服務過程中的財產安全,不得挪用、占用客戶資金。
2.拒絕一知半解,您擁有知情權
金融機構應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時、真實、準確、全面地向金融消費者披露可能影響其決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風險,不得發布夸大產品收益、掩飾產品風險等欺詐信息,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
3.精挑細選,您擁有自主選擇權
金融機構應當在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允許范圍內,充分尊重金融消費者意愿,由消費者自主選擇、自行決定是否購買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服務,不得強買強賣,不得違背金融消費者意愿搭售產品和服務,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不得采用引人誤解的手段誘使金融消費者購買其他產品。
4.謹防條款陷阱,您擁有公平交易權
金融機構不得設置違反公平原則的交易條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費者責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費者尋求法律救濟途徑,不得減輕、免除本機構損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5.投訴有道,解決有方,您擁有依法求償權
金融機構應當切實履行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主體責任,在機構內部建立多層級投訴處理機制,完善投訴處理程序,建立投訴辦理情況查詢系統,提高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質量和效率,接受社會監督。
6.金融知識正普及,您擁有受教育權
金融機構應當進一步強化金融消費者教育,積極組織或參與金融知識普及活動,開展廣泛、持續的日常性金融消費者教育,幫助金融消費者提高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提升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和誠實守信意識。
7.給每一個人自在和平等,您擁有受尊重權
金融機構應當尊重金融消費者的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不得因金融消費者性別、年齡、種族、民族和國籍等不同進行歧視性差別對待。
8.保障不含糊,您擁有信息安全權
金融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第三方合作機構的管理,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嚴格防控金融消費者信息泄露風險,保障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