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多年前,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成功穿越英吉利海峽,電報架通信息交換橋梁,實現了人類溝通的跨步。20多年前,信息傳輸率實現從K級到M級躍升,視頻替代文字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更方便快捷,更融洽豐富。
幾十年的網絡發展,構建起了人與人的連接。如今,在網絡連接的基礎之上,物理世界的一切正在數字世界重構。2月28日,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式上作題為“數字基礎設施連接無限未來”的主旨演講中表示,云網連接未來,中國電信在全球率先實現了云、網絡、IT的統一運營,正致力于推進云和網的融合從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從而為全球數字經濟提供超越基于傳統物理網絡的連接,并呈現出智能、安全和綠色的特性。
大連接時代已來,作為信息通信領域的主力軍和國家隊,中國電信加速推進“云改數轉”戰略,努力構建云網融合的安全、綠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構建一個連接無處不在、無人不享的萬物互聯互通未來。
云網融合筑基智能化信息設施
在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中,云和網是兩大關鍵要素,兩者共生共長,互補互促。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認為云網融合是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特征,早在2016年就在業界率先并積極踐行,在2020年11月發布的《云網融合2030技術白皮書》中,明確提出云網融合“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16字發展原則。
在“網隨云動、云網一體”方面,中國電信依照網絡資源按云所需、網絡調度隨云而動、網絡和云一體部署的三大原則,實現“云在哪里,網絡部署在哪里”,體現了云網連接的智能化,這背后則是中國電信不斷探索引入新的關鍵技術來解決云網運營自動化和業務協同等問題。
柯瑞文曾指出,5G是云網融合最好的用武之地。中國電信率先提出 “三朵云”5G網絡架構,將5G視為現階段云網融合的最佳實踐,實現了5G核心網、接入網及網絡邊緣的云化。
此外,自研的新一代云網運營系統,已突破數字孿生、AI自動編排等關鍵技術,可實現業務分鐘級開通、故障分鐘級恢復。
下一步還將構建云網操作系統,對云網資源、數據、能力進行全面管理和統一調度,對全行業的云網應用進行賦能。在去年11月9日舉辦的操作系統產業峰會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桂清透露,中國電信成功推出國產化服務器操作系統 — CTyunOS,是全行業首個全業務均選擇歐拉技術路線,??也是運營商中首個推出基于歐拉X86和ARM自主研發的雙版本,為云網邊端提供統一的操作系統服務。
目前中國電信通過5G+邊+云+X,推出 “致遠、比鄰、如翼”三類服務模式,向客戶提供差異化的5G定制網服務,在礦山、電力、鋼鐵、電子制造、裝備、家電等20多個細分行業,通過定制網+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模式,為行業客戶提供多樣化的云網融合解決方案。
強化防護技術筑牢連接安全屏障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云網融合發展一定要確保安全可控。當前,中國電信正全面實施“云改數轉”戰略,著力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的企業,在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各個環節中,中國電信都將網絡安全戰略貫穿始終。
安全連接需要建立云網內生的安全體系和能力。中國電信通過融入云計算、大數據、AI等新技術,強化云網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建成“統一管理、能力開放、數據共享、全網聯動”的云網安融合的端到端安全防御體系。堅持自研云堤、量子城域網和密流安全計算平臺等安全產品,全面支撐云網安全。以云堤為例,中國電信率先將具有全球覆蓋能力的網絡攻擊防護服務產品“云堤”引入天翼云,實現年均防御大規模網絡攻擊33萬次,處置網絡仿冒、釣魚站點28.2萬個,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
據柯瑞文介紹,中國電信還聚焦云網安全和數據安全的核心技術,重點研發網絡內生安全、云原生安全和數據安全的核心技術,以云的方式按需、彈性提供服務,實現安全即服務。
目前中國電信持續在ToB、ToH、ToC等各領域發力,為用戶提供各類安全產品和服務。面向政企用戶,打造DDoS攻擊監測防護、流量控制與調度、域名安全防護等網絡原生安全能力,為客戶提供運營商級的安全防護。面向家庭寬帶用戶,自主研發“安全管家”產品,提供兒童守護、隱私保護、智能設備守護和老人守護四大場景安全服務,幫助用戶實時掌控家庭網絡安全。
探索節能降碳助力綠色發展
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綠色低碳,已經真正成為全新底色。中國電信在云網融合發展中,不斷豐富增加“綠色低碳”的發展內涵。持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節能降耗,減少碳排放,打造綠色連接。
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將不斷優化網絡架構和云網資源布局,引入新的建設模式和AI技術,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目前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提出了算力網絡的理念并在ITU率先牽頭制定了算力網絡標準框架,在柯瑞文看來,如果通過電力傳輸網絡的調度來滿足不同數據中心的能耗需求,將帶來極大的浪費,算力網絡就是一種綠色的連接,是云網融合數字基礎設施的特征和重要組成部分。借助網絡的調度來實現算力的合理分布和使用,實現大幅節能的目標。
隨著5G商用進一步推進,5G基站能耗問題也逐漸凸顯。運營商采用智能節電技術是大勢所趨, 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天翼藍能”,已成為業界規模最大的全國統一基站智慧節能系統,納管節能扇區突破百萬,節能效果超過15%。
去年,中國電信發布碳達峰、碳中和“1236”行動計劃,目標是到“十四五”期末,實現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和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碳排放下降23%以上。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表示,下一步,中國電信將建設綠色新云網,打造綠色新運營,打造云網融合的安全、綠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