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日15時18分訊(趙穎竹)在今(1)日舉行的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袁勤華介紹了重慶市比較突出的涉企違法犯罪類型,其中包括刷單類電信網絡詐騙、職務侵占、合同詐騙、侵權偽劣犯罪,提醒市民引起重視。
刷單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上升34.6%,占電詐案件總數的26.5%,已經成為重慶市發案數量最多、發案占比最大、損失金額上升最高的詐騙類型。受害群體中一部分是企業的財會人員,目前市公安局已對重慶市各類企業財會人員專門進行了防范的專業培訓。
職務侵占、合同詐騙等案件依然呈高發態勢。2021年,針對企業的合同詐騙、職務侵占及挪用資金、非法經營三類犯罪,分別同比增長15.4%、9%和10.1%。其中,合同詐騙主要發生在工程、投融資、債權轉讓、租車等領域;職務侵占、挪用公司款項犯罪的高風險人員,比較突出的是公司、企業的管理人員;非法經營集中在煙草專賣、網上炒匯、證券期貨、特病藥品等方面。
侵權偽劣犯罪較為突出。這類犯罪,公安機關每年要移送起訴的犯罪嫌疑人大約有400多人,其中,侵犯商業秘密、假冒專利、網絡盜版等犯罪比較突出,嚴重干擾經濟社會發展,損害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對此,市公安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把握新的規律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防范打擊工作。對涉企經濟犯罪“零容忍”,以打開路,堅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會同稅務、金融、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加強對涉企經濟犯罪規律特點的分析研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幫助企業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對經濟犯罪問題的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完善防范機制,堵塞管理漏洞,盡最大努力減少經濟案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