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這些電信詐騙高發 多位市民掉進騙局

發布時間:2022-02-14 15:05:00  |  來源:人民資訊  

核心提示:春節期間,有一群人仍未“休息”,制造著“花樣百出”的套路,騙取人們的錢財。

乘風公安分局通過對春節前后電信詐騙案件的梳理發現,機票退改簽類詐騙、冒充購物客服退款、網絡貸款詐騙、節日紅包詐騙、測運勢詐騙、網上刷單類詐騙等相對高發。

為此,警方提示市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擦亮眼睛,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機票退改簽類詐騙

春節前夕,受疫情影響,許多返鄉市民的航班有所變動。

騙子抓住這一“機會”,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員,以航班取消給受害人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為由,給被害人發來虛假網站鏈接,讓受害人進行操作,等到受害人輸入身份信息、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后,將其銀行卡內資金轉走。

警方提醒:在此類詐騙案件中,騙子利用了人們出行時的急切心理來達到他們的不法目的。

市民一旦遇到此類情況,一定要撥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核實航班信息,通過官方渠道辦理業務,切勿輕信陌生來電、短信,防止被騙。

網上刷單類詐騙

張女士遇到了網上刷單詐騙。

春節期間,詐騙分子通過網頁、論壇、社交軟件等渠道廣泛發布兼職刷單廣告,號稱給網店刷單提高商家信譽可以“足不出戶、日賺千元”。

待受害人相信其虛假宣傳后,詐騙分子即要求受害人在其網絡平臺上購買特定商品進行刷單,其中購物所需費用即本金由受害人支付,詐騙分子承諾在交易成功后將本金和報酬一同返還受害人。

警方提醒: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任何要求墊資的網絡刷單都是詐騙,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輕信網絡上那些“高傭金”“先墊付”等兼職刷單信息,千萬別被高額報酬迷惑。

冒充購物客服退款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要對客服電話提高警惕,接到任何商家打來的客服電話,應該第一時間到電商平臺聯系官方客服進行核實,凡要求轉賬的客服均涉嫌詐騙。

網絡貸款詐騙

2月4日,東湖十區的周先生著急用錢,欲貸款25000元,便在網上找到了一個“還唄”APP申請貸款。

申請被拒后,周先生接到了一個自稱是“還唄”客服的陌生電話,對方讓他通過支付寶添加一個“螞蟻金融客服”人員,周先生在對方的指導下,下載了螞蟻金融APP,給對方轉了一筆“銀行認證金”后,對方又以解凍驗證碼沒發過去和高風險賬號為由,又讓他繼續轉賬。周先生被騙了41888元后,對方仍以各種理由要求他轉賬,他最終意識到被騙后報了警。

警方提醒:春節前后,市民用錢的地方較多,還房貸車貸、信用卡、返鄉購置年貨、朋友交際等,都需要資金周轉,此時也是網絡貸款詐騙的高發期。當有人向你推銷貸款時,要謹慎對待。詐騙分子會讓你在虛假貸款網站或者APP上填寫個人信息,再以信息填報錯誤、貸款額度被鎖定等理由,誘騙你繳納保證金或者解凍金。任何聲稱“無抵押、低利率”的網貸平臺都有極大風險。

節日紅包詐騙

警方提醒:正規的微信紅包一般通過點擊就能領取,并自動存入,不需要填寫個人信息。因此,索要個人信息的紅包不要搶,以免帶來損失。不要隨意點擊陌生人發來的“紅包”鏈接,不使用非法途徑獲得的微信紅包封面,也不要使用非法搶紅包外掛軟件。

測運勢詐騙

春節期間,騙子常會制作虛假釣魚鏈接或APP,打著“點開替自己或家人測測新年運勢”的幌子,套取個人以及家人的姓名、生日、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等信息,稱可以“改命”,伺機進行詐騙。

警方提醒:運勢靠自己,命運靠努力,不要輕信網上算命等虛假APP。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