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屏時代的拐點來了!豎屏真的能取代橫屏嗎

發布時間:2021-02-02 10:30:55  |  來源:中關村在線  

相信有很多朋友對于上周微博傳出的各種“瓜”還記憶猶新,甚至一度讓人直呼“真的吃不下了”。

不過你知道嗎,就在這些娛樂消息霸占微博熱搜的時候,卻有一篇文章也默默登上了熱搜排行榜。

這篇文章的標題只有短短幾個字,但討論的卻是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問題,那就是:豎屏會取代橫屏嗎?

截止目前,這篇文章閱讀人數超過千萬,這說明在橫屏與豎屏的選擇問題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出現了動搖。

其實在短視頻爆火之前,從來不會有人懷疑橫屏的霸主地位,因為這是我們的唯一選擇,但是到了今天,當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之后,視頻似乎也并不是非橫屏不可。

2020年我國網絡視頻用戶達8.8億人,其中95%的用戶通過手機終端收看網絡視頻,難道在豎屏摧枯拉朽式的入侵之下,其真的會取代橫屏,從此成為時代的拐點嗎?

別急,在說出你心中的答案之前,有幾件事情你需要明白。

視頻是一門復雜的藝術

其實不管是橫屏還是豎屏,我們都要承認其所呈現的內容是有意義的,因為視頻本身就是一門復雜的藝術。

橫屏最常見的視頻有電視劇、電影或者綜藝節目,這些視頻的錄制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畫面中除了需要打造光影效果和人物表演之外,布景也極為重要。

比如在去年大火的革命題材電影《八佰》中,共搭建建筑六十余棟,在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當中,為了拍攝彭于晏在房頂飛奔的畫面,也搭建了超四萬平米的屋頂。

這是因為在橫屏畫面寬廣的視角中,這些恢弘的場面不僅可以起到烘托氛圍和解釋時間背景等作用,同時也是藝術視頻藝術的精華所在。

而對于豎屏中常見的短視頻來說,這一切卻都是非必要的。因為豎屏視頻縮小了視野范圍,也減少了層次感,一旦畫面中的元素過多,就會讓觀眾眼花繚亂。

這讓創作者不得不將畫面具體聚焦于某一個點,這個點可以是一個人或一個物,但絕對不會超過三個以上。

這樣的特寫鏡頭會拉近人物與觀眾的距離,其聲音和畫面也更有說服力,大家在觀看直播帶貨的時候可以結合這個觀點感受一下。

但是沒有場景的輔助,要想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會變的很難,所以大多數短視頻主要以夸張、無厘頭或是快速的場景切換等手法來輸出核心內容,而且制作門檻比較低,即便無法留下印象,海量的視頻內容也可以隨時保證新鮮感。

橫屏不再是唯一選擇:時代的拐點來了

如果硬要給橫屏視頻和豎屏視頻的藝術程度分出個高低明顯是不合理的,這兩種體系下畫面的側重點明顯不同,但顯而易見的是橫屏視頻的制作更為復雜,并且是符合人類左右眼對稱排列的生理特征的。

2. 時間是如何被打成碎片的

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平等的,而每個人也有權對自己的時間進行任意分配。

在互聯網還沒有興起的時代里,時間以小時為單位被切割成大段分布,我們嘴邊常說的是玩幾個小時游戲,或許是看一小時的電影,也可能是看半小時書籍。

到了半只腳邁入5G時代的今天,時間已經以分鐘,甚至以秒為單位分割成了碎片分布,也就是碎片化時間。

以豎屏為主的各大短視頻平臺為例,最初的拍攝時長被嚴格的控制在15秒之內,之后隨著創作者粉絲的積累或認證之后才可以陸續開放60秒權限,這一策略看似是為了填補人們的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可以拿出手機刷一刷短視頻,但實際上是對人意志力的消磨。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短視頻可以快速獲得快樂,也就是“即時滿足感”,而觀看長視頻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最后對連貫的故事進行思考才能獲得快樂,這就是“延遲滿足感”。

但是世界上大多數人是無法拒絕“即時滿足感”的,越來越多的人對短視頻欲罷不能,連續看上幾個小時成為常事,從而使得豎屏使用時長超過了橫屏,碎片化時間也成了偽命題。

目前口碑較好的幾部豎屏影視作品市場均不超過五分鐘,因為這種習慣下的用戶注意力下降,已經很難接受長時間的思考。

B站作為橫屏視頻創作者的最后一道防線,但是倍速播放功能在無意之間也迎合了豎屏用戶追求“即時滿足感”的潮流。

早在國外Netflix開始試驗倍速功能以來,就引起了好萊塢電影界的強烈抵制,大部分人認為這項功能是對視頻藝術的侮辱,其中著名導演諾蘭,保羅·安德森等都曾公開發聲。

其實豎屏短視頻確實適合碎片化時間觀看,但不應該主動擊碎時間,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信息量更豐富的橫屏視頻絕對是更好的選擇。

3. 用戶數量決定了時代方向

如同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關于橫屏與豎屏的替代關系之所以會引發關注,是因為豎屏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量級。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人。

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9.32億人,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2%,使用臺式電腦上網和使用筆記本電腦上網的網民比例分別為37.3%和31.8%,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這些數字表明,網絡娛樂已經不再是曾經少數人的特權,移動互聯網的誕生幾乎實現了全民上網。而我國網絡視頻發展也不再依賴于電腦和電視,手機成為了最大的出口。

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移動網絡資費的下降還是網速上升,其實并不重要,重要是豎屏用戶爆發增長的結果已經造成了。

最后我想用一個故事來作為結束。1926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短片于美國上映,當時世界公認的默片大師查理·卓別林抨擊說這是垃圾發明。

嚴重破壞藝術創作,他認為肢體表現足以詮釋一切,淺顯的語言只會讓人分心。

同時他還否定了16:9的畫面比例設置,將4:3稱為黃金比例,后邊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彩色的有聲電影和16:9畫面比例更符合大眾的欣賞品味,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常識。

這就像很多人認為豎屏相比橫屏來說雖然劣勢非常明顯,但是歷史的車輪從來不會在乎某個人的想法,控制方向的永遠是多數人。

關鍵詞: 橫屏 豎屏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