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商巨頭公布三季度財報:凈利潤均有明顯增長 拼多多首次實現盈利

發布時間:2020-11-18 08:54:09  |  來源:藍鯨TMT  


近期,阿里、京東、拼多多這三大電商巨頭均向投資者交出了 2020 年第三季度的業績答卷。

藍鯨 TMT 記者統計了電商 “三巨頭”今年三季度的營收、凈利潤、活躍用戶數等核心指標,試圖通過對比分析來挖掘財報背后透露的趨勢。

整體來看,三者營收均保持穩定增長,其中京東營收規模依舊保持第一,并與阿里站穩在千億以上規模,拼多多則連續兩個季度實現超百億營收;2020 年第三季度,阿里、京東、拼多多累計實現營收 3434.7 億元。在非公認會計準則下,三者的凈利潤均有明顯增長,累計實現凈利潤達 531.5 億元;其中拼多多首次走出 “戰略性虧損”境地,實現季度盈利。

此外,在活躍用戶層面,阿里依舊保持領先,但增速疲軟。拼多多、京東分列二、三位,不過目前拼多多用戶數已突破 7 億、直逼阿里。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如果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拼多多的用戶規模很有可能在下個季度趕上或是超過阿里。

京東營收規模最大,營收增速與阿里相當
營業收入作為評判平臺規模的因素之一,素來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指標。從三大電商平臺的營收表現來看,京東營收依舊保持第一,且阿里和京東這兩家傳統電商巨頭的營收規模站穩在千億以上,始終遠超其他電商平臺;今年以來,二者各個季度的營收增速基本相當,三季度的營收增速均保持在三成左右。

相較而言,新晉電商巨頭拼多多的季度營收規模不及阿里、京東的十分之一,不過至今已連續兩個季度超百億。盡管其單季營收體量不足以與阿里、京東抗衡,但今年以來,拼多多的季度營收增速有大幅提升,且各個季度的營收增速都遙遙領先,約為阿里、京東同期營收增速的 2-3 倍。


具體而言,阿里公布的 2021 財年第二季度(自然年為 2020 年 Q3)業績顯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止三個月,集團收入 1550.59 億元,同比增長 30%,環比微增 0.85%。阿里表示,本季收入增長主要由中國零售商業、云計算及菜鳥的強勁收入增長所驅動。

從收入結構來看,截至 9 月 30 日,阿里的核心商業業務收入為 1309.22 億元,同比增長 28%,占總營收的 67%;云計算業務收入 148.99 億元,同比增長 60%,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達 10%;數字媒體與娛樂收入 80.66 億元,同比增長 8%;創新業務及其他 11.72 億元,同比增長 10%。

2020 年第三季度,京東實現凈收入 1742 億元,同比增長 29.2%,環比有所下降,營收規模在三大電商巨頭中排在首位。當期,來自日用百貨商品銷售的凈收入為 581 億元,同比增長 34.8%;來自于凈服務收入為 228 億元,同比增長 42.7%,占整體凈收入的比例首次超過 13%。

同期,拼多多實現營收約 142.1 億元,同比增長 89%,環比增長 16.54%。截至今年 9 月底的前 12 個月,平臺交易額(GMV)達 14576 億元,同比增長 73%。拼多多方面解釋稱,GMV 的增長來源于平臺活躍買家數與平均消費額的雙重驅動。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阿里營收驅動倚重零售電商業務,包括天貓、淘寶、聚劃算、淘寶特價版以及盒馬等等。這就促使這塊業務的優勢相較于其他業務板塊愈加明顯,阿里對其的投入也會更多。除了這個業務板塊,阿里對其他板塊的開拓也會持續進行與培育。

至于拼多多的營收表現,她指出,拼多多的營收增速回到高點,財報業績各項核心指標也表明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成效愈加顯著;加上消費者對高性價比和品質的追求,讓 80 后甚至是 70 后人群轉移到拼多多,加上對年輕群體的吸引轉化,這些都對營收的高增長起到刺激作用。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則認為,拼多多 “百億補貼”的營銷和價格策略,讓利于消費者吸引力超 7 億用戶,也吸引大量創業者、商家、廠家、品牌商和政府產業帶入駐分享新電商平臺成長與 “百億補貼”市場紅利,因此營收能夠高速增長也在情理之中。

“三巨頭”凈利潤均有明顯增長,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在利潤層面,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下,阿里 Q3 的凈利潤同比增長 44% 至 470.88 億元,利潤規模依舊居首,保持領先地位。同期,京東 Non-GAAP 下的凈利潤同比增長 80.1% 至 56 億元,盡管利潤規模不敵阿里,但利潤增速約為后者兩倍。拼多多則在 Q3 首次實現季度盈利,NON-GAAP 下的凈利潤為 4.66 億元。

根據阿里公布的財報,2020 年第三季度,歸屬于阿里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287.69 億元,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去年 9 月份季度取得螞蟻集團 33% 股份時確認的一次性重大收益,以及與螞蟻集團相關并授予集團員工的股權激勵費用上升。若不考慮該一次性收益,股權激勵費用及其他若干項目,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同比增長 44% 至 470.88 億元。

同期,歸屬于京東集團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76 億元,同比大增 1166.7%,去年同期為 6 億元。2020 年第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京東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56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31 億元增長 80.1%。

2020 年第三季度,京東集團的經營利潤為 44 億元,同比下降 12%,去年同期為 50 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則為 53 億元,同比增長 76.7%,去年同期為 30 億元。同時,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 3.0%,去年同期為 2.2%。

相比之下,拼多多向投資者交出了 “首個季度實現盈利”的成績單。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4.66 億元,同比扭虧,去年同期為凈虧損 16.6 億元。這意味著,7 月 1 日起接任公司 CEO 一職的陳磊完美接棒,帶領公司迎來首個盈利季度。

莫岱青認為,此次盈利對于拼多多來說有重大意義。此前拼多多一直處于 “戰略性虧損”,盈利以后證明了其 “賺錢能力”。它的變現能力提升、用戶規模的增長、商業模式創新的跑通等等,讓本次盈利成為意料之中的事情,未來能夠繼續保持盈利勢頭對拼多多來說也至關重要。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拼多多實現上市后的首次盈利主要是轉向供給側,農產品市場的相關產品逐漸得到了消費市場的認可,而農產品具有的價廉物美的特征,也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拼多多的經營費用,使得其盈利有了更大可能與未來想象空間。

阿里年度活躍用戶數居首但增長乏力,拼多多已直逼阿里
在活躍用戶層面,阿里憑借 7.57 億年度活躍消費者、月活躍用戶達 8.81 億的優勢保持領先,但增速進一步放緩。目前活躍用戶數排在第二位的電商平臺是拼多多,其年度活躍買家已突破 7 億,與阿里的差距僅剩不到 3000 萬。京東在過去一年的活躍用戶數為 4.42 億,保持了 32.1% 的同比增速,創過去三年來新高。

據阿里透露,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止的 12 個月,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 7.57 億,較上一季度增長了 1500 萬,同比增長 9.24%;而中國零售市場月度活躍用戶達到 8.81 億,單季度凈增長 700 萬,逼近 9 億大關,不過增速為三年來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阿里的活躍用戶數依舊領先,但從活躍用戶數的增速來看,阿里已連續三個季度放緩。對此,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副教授劉俊斌表示,這一方面說明后消費者紅利時代,電商平臺普遍遇到的瓶頸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網絡消費者的成熟度、認同度、客單價在增加,符合我國國民向美好生活的追求過程的國情。

京東發布的財報則顯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京東過去 12 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達 4.42 億,同比增長 32.1%,增速創下過去三年來的新高,去年三季度以來,平臺一年凈增了 1 億多活躍用戶;這其中,來自于下沉新興市場的新增活躍用戶占比接近八成。

作為新晉電商巨頭,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已達 7.313 億,同比增長 36%;單個用戶的年平均消費額進一步增長至 1993.1 元,同比增長 27%。同時,在第三季度,拼多多 APP 的平均月活用戶數已達 6.434 億,單季度增長了 7460 萬,較去年同期增長 50%。今年 1 月至 9 月,拼多多凈增活躍買家規模達 1.461 億。

劉俊斌指出,活躍買家數大幅增加對于拼多多來說是好事,在維護和保持這些用戶方面需要有更大的智慧,平臺需要在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參與度、忠誠度等方面加大力度。

而在莫岱青看來,拼多多用戶規模突破 7 億,也體現出用戶對其的粘性在不斷增強,無論是對存量還是新增用戶挖掘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如果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拼多多的用戶規模很有可能在下個季度趕上或是超過阿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