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網絡解決方案將促使數據傳輸安全及距離提升

發布時間:2022-05-09 05:29:16  |  來源:C114通信網  

芝加哥量子交易所科學作家Meredith Fore近日發表文章。她表示,如果量子計算機可以通過量子網絡連接,那么它們可以促進兩方之間完全安全的通信,或者結合計算能力來解決比一臺量子計算機單獨解決的問題困難得多的問題。

以下為文章全文:

雖然量子計算機代表了計算領域的一場革命,但它們無法像普通計算機那樣通過互聯網相互通信。如果量子計算機可以通過量子網絡連接,那么它們可以促進兩方之間完全安全的通信或者結合計算能力來解決比一臺量子計算機單獨解決的問題困難得多的問題。

在美國物理學會3月會議的一場邀請會議上,兩位芝加哥量子交易所的物理學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實現大規模地基量子網絡的核心障礙:節點之間的距離受到量子信號通過光纖傳播的距離的限制。

一種既能放大又能防止數據丟失的解決方案

芝加哥大學教授Liang Jiang專注于更受大家歡迎的解決方案:量子中繼器。量子中繼器將被放置在網絡的節點之間,以重新生成量子信號,使其可以傳播更遠的距離。Liang Jiang表示,盡管“在這個方向上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目前還沒有人展示出成功的量子中繼器。

除了重新生成信號外,量子中繼器還可以通過糾錯來防止長距離的數據丟失。糾錯代碼在藍牙和WiFi等傳統的網絡中很常見,它們控制數據中自然發生的錯誤,因為信號將數據從一個設備傳送到另一個設備。

但由于量子態的敏感性,量子系統極易出錯,因此糾錯是量子技術領域一個大而重要的研究領域。

“從理論的角度來看,有兩個重要的問題要問,”Liang Jiang表示,“首先,可以通過嘈雜的光纖通道傳輸的最大量子信息量是多少?其次,假設我們知道這個極限:我們可以通過良好的量子糾錯代碼設計來實現它嗎?”

除了量子中繼器中的量子糾錯策略及其預測效率之外,Jiang還分享了量子網絡的另一個應用:量子數據中心 (QDC),在量子網絡上的用戶可以訪問經典數據庫以實現量子計算。從數據庫中搜索經典數據作為量子比特所必需的設備,被稱為量子隨機存儲器 (QRAM),可能非常昂貴,但Jiang認為QDC是一種解決方案。

“我們可能希望將QRAM用作量子服務器,通過量子網絡連接到用戶,”Jiang表示,“然后,所有個人用戶都可以通過量子網絡查詢數據庫,而無需在他們身邊配備QRAM。這可以分擔昂貴設備的成本。”

將量子網絡帶入空中或更遠的地方

對于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Bardeen物理學教授Paul Kwiat來說,光纖信號丟失問題的解決方案可能是通過無人機將量子網絡從地面帶到空中,甚至是通過衛星送入太空。

“目前我們幾乎只有本地光纖網絡,很少有例外,”Kwiat表示,“我的愿景是希望實現更加多樣化的情況,我們在各種平臺之間建立了聯系……使用衛星,連接到空中車輛、無人機、卡車或船只。”他指出,信號在自由空間的損耗比通過光纖要慢得多,這意味著量子信號可以傳輸更遠的距離。

這種“移動”量子網絡有很多優勢,其中節點易于重新定位。有些是科學的,比如進行大規模量子傳感或者研究不同慣性框架中的量子現象,以檢驗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之間的關系。有些是更實用的:在沒有光纖連接的情況下,使用空中車輛作為量子通信的節點,比如在海上的海軍艦艇上。

太空中衛星之間的量子網絡將允許進行更多的基本量子力學測試,其距離和速度比地球上可能的要大,并且覆蓋了引力效應變化的區域。

在過去一年里,美國宇航局資助了一個由美國領導的“空間糾纏和退火量子[MS1] 實驗(SEAQUE)”項目,該項目將測試軌道上的量子通信技術。這將是商業空間站模塊上的第一個量子信息科學有效載荷:連接到國際空間站的Nanoracks Bishop Airlock。它也將是第一個飛行的“集成光波導源”,它比以前的類似量子實驗更有效,因為沒有需要定期重新排列的移動部件。SEAQUE目前計劃于2023年春季推出。

領導該項目的Kwiat小組負責SEAQUE的光學有效載荷和控制板;其他元素則由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的機構提供。

“我很興奮,因為這是一個三國的太空量子實驗,”Kwiat表示,“這很有趣。”

【來源:C114通信網】【作者:余予】

關鍵詞: 數據傳輸 解決方案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