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長征八號遙二火箭從總裝測試廠房垂直轉運至文昌航天發射場201工位,預計2月27日擇機發射。
本次任務火箭為不帶助推器的新構型首飛, 同時也是一次多用戶共享發射,共發射22顆衛星,將創造我國一箭多星的最高紀錄。
該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是不是一箭發射衛星越多,就代表技術越厲害?
對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也在其官方平臺做出了解釋,一次發射多顆衛星,技術要求確實很高,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俄羅斯、美國、印度、日本、歐洲航天局等掌握這個能力。但是,衛星多少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發射技術。
我國最早的“一箭多星”發射可追溯到1981年9月20日。 當天,風暴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三顆科學實驗衛星成功。自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而此次執行任務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是新一代中型兩級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 全箭總長50.3米,芯一級直徑3.35米,二級直徑3米。
在一級助推器旁,還掛載兩個助推器,直徑2.25米。火箭起飛質量約356噸,可以將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
【來源:快科技】【作者:若風】
關鍵詞: 一箭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