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12 月 23 日消息,在通過刺激法案、對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拖累全球經濟恢復的擔憂綜合作用下,美股今天漲跌不一,但蘋果的上漲,拉動納指再創新高。截至收盤,道指跌 200.94 點,跌幅為 0.67%,報收 30015.51 點;標普 500 指數跌 7.66 點,跌幅為 0.21%,報收 3687.26 點;納指漲 65.4 點,漲幅為 0.51%,報收 12807.92 點。
蔚來股票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催化劑。蔚來計劃 2019 年 1 月 9 日舉辦第四屆 “蔚來日”活動,屆時應當會公布一些重大事項。分析師預計蔚來將推出新型號電動汽車,其中包括首款轎車型號。另外,蔚來還可能在明年的 “蔚來日”活動上推出容量為 150 千瓦時的電池。蔚來也可能升級 NP2 汽車平臺,增添更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蔚來 2018 年 9 月上市,因銷售和現金問題,2019 年末股價跌至 1.19 美元低位。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回暖,2020 年大多數時間蔚來股價都在上漲。今年前 11 個月,蔚來電動汽車交付量增長逾 1 倍。蔚來股票的 IBD 綜合評分為 94(滿分為 99),它受到機構投資者的追捧,截至 9 月,持有蔚來股票的機構投資者數量由 6 月份的 347 家增加至 529 家。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蔚來虧損也在收窄。與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相似,蔚來電動汽車銷售的前景相當強勁。各大華爾街機構對蔚來不斷改進的財務狀況和換電模式稱贊有加。與特斯拉相似,對蔚來而言,電池與電動汽車同等重要。今天常規交易中,特斯拉股價下跌 1.37 美元,跌幅為 2.8%,報收于 47.58 美元,盤中一度探底 46.53 美元。
信而富昨天晚間發布公告稱,它已經與多名合格投資者達成協議,后者將買進價值 403 萬美元的美國存托股股票和認股權。根據協議,信而富同意出售 260 萬股美國存托股股票和買進 260 萬股美國存托股的認股權。投資方將在發行時間立即行使認股權,合約價為 1.55 美元。認股權將在自發行日起 5 年內失效。1 股美國存托股和一份相應的認股權價格為 1.55 美元。不計傭金等發行費用,信而富將募集 403 萬美元資金。預計這一交易將在 2020 年 12 月 24 日完成。投資銀行 Maxim Group 是信而富這次出售股票的承銷商。今天常規交易中,信而富股價下跌 0.83 美元,跌幅為 38.97%,報收于 1.3 美元,盤中一度探底 1.25 美元。
今天常規交易中,特斯拉股價下跌 9.52 美元,跌幅為 1.46%,報收于 640.34 美元,盤中一度探底 614.23 美元,標志著它自星期一被納入標普 500 指數后連續第二天下跌。造成特斯拉股價下跌的可能的原因有多個,其中包括大盤的熊市氛圍,今年大漲后進一步回調,以及有關蘋果可能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媒體報道。今天是標普 500 指數連續第三天下跌,突顯了市場上的悲觀情緒。特斯拉股票今年表現尤其好,即使考慮到最近的回調,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漲幅還是高達約 650%,因此,它出現回調并不讓人感到意外。特斯拉股價下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投資者考慮了蘋果可能在開發電動汽車的計劃。路透社刊文稱,蘋果可能計劃從 2024 年開始生產電動汽車。不過,蘋果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取得成功,并不意味著它在資本密集的汽車領域也能大獲成功。目前蘋果每年生成逾 700 億美元自由現金流,使它有足夠的資金嘗試與特斯拉直接叫板。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目前就過于重視蘋果電動汽車顯得有些為時過早。路透社刊文稱,蘋果計劃 2024 年推出一款自動駕駛汽車,電池是其秘密武器。人工智能負責人約翰 · 吉安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接替硬件技術副總裁鮑勃 · 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負責電動汽車部門,這表明蘋果將軟件和系統看成是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而軟件正是特斯拉與傳統汽車廠商相比的優勢。
在路透社刊文稱蘋果計劃在 2024 年推出一款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后,蘋果成為華爾街議論的主角。據悉,蘋果在開發專有電池技術,以降低成本。對于蘋果開發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這件事,華爾街有不同看法:它對特斯拉構成生存威脅還是沒有什么大的影響。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 · 喬納斯(Adam Jonas)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公司一直在等待蘋果宣布像進軍電動汽車領域這樣的大事,因為他們認為,與傳統汽車廠商相比,蘋果和其他科技巨頭可能 “代表要大得多的威脅”。多年來,蘋果多次暗示進軍汽車領域的可能性。公司 CEO 蒂姆 · 庫克 (Tim Cook)2017 年表示蘋果 “致力于自動駕駛系統”,這被認為是無人駕駛汽車的 “核心技術”。花旗銀行分析師吉姆 · 蘇瓦(Jim Suva)對此事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對蘋果會推出汽車持 “非常懷疑態度”,原因是汽車利潤率太低。他在一份投資報告中表示,更可能的結果是,蘋果將其操作系統推廣到消費者和企業市場。盡管如此,蘇瓦將特斯拉看成是蘋果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直接競爭對手,稱他認為與零配件廠商合作,而非推出真正的汽車產品,將是蘋果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結果。雖然更低的利潤率和汽車產業更強的周期性,是蘋果推出汽車產品的不利條件,但谷歌旗下有 Waymo,百度據悉也在謀劃推出電動汽車產品,蘋果可能想跟上潮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