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亞馬遜:怎樣從一家書店擴展到所有的商業領域(上)
亞馬遜的支付(和市場)業務
這是亞馬遜罕見的失敗次數多于成功次數的領域之一。這要從1999年開始說起,當時該公司首次嘗試將第三方賣家爭取到其平臺:亞馬遜拍賣行(Amazon Auctions),這是該公司對eBay 的回應,并在大約兩周后收購了eBay 的競爭對手 LiveBid。然而,這一切最終都是徒勞的。據稱,該平臺的產品選擇以及賣家持續的不滿,導致該公司在推出兩年后或多或少地取消了整個拍賣業務。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收購交易獲得的相關數據或技術,是否有長期價值。
(資料圖)
在開始進軍拍賣領域失敗幾個月后,亞馬遜用近90萬股收購了Accept.com。Accept.com是一家加州初創公司,專門為在線商店提供支付軟件。Accept 很快變成了 Amazon Payments(后來只是 Amazon Pay),該公司作為其第二次搶占第三方賣家 Amazon zShops 的一部分而首次亮相。以每月 10 美元的低價(加上一小部分銷售費用),商家可以在 zShops 中開設自己的商店,并向已經在亞馬遜平臺上購買書籍/音樂/電影的蓬勃發展的客戶群,兜售他們的商品。
一年后,ZShops 變成了亞馬遜市場(Amazon Marketplace),這個平臺或多或少地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亞馬遜網站。正如貝索斯1999年對《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解釋的那樣,他的想法是,把亞馬遜變成“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和發現他們可能想買的任何東西的地方”。他成功了。
不幸的是(對貝佐斯來說),Marketplace 將是它在這個領域唯一的真正成功。亞馬遜試圖進入P2P支付領域,首先,是在2006年收購基于文本的支付運營商TextPayMe,然后在2011年將其整合到名為 Amazon Webpay 的產品中。數年后,亞馬遜毫不客氣地關閉了這個項目。還有亞馬遜借貸(Amazon Lending),它也是在2011年推出的,目的是為在亞馬遜上銷售商品的小企業提供融資。這個產品現在還在,但已經所剩無幾。
2013年,亞馬遜收購了加州初創公司Gopago,后者為零售商開發了類似于Square的銷售點軟件。亞馬遜在僅僅一年后就推出了與 Square 競爭的 Amazon Register,然后很快就關閉了這個項目。接下來,亞馬遜又試圖通過亞馬遜補貼計劃瞄準青少年購物者,該計劃讓父母將現金注入孩子的亞馬遜賬戶,這樣他們也可以在平臺上購物。不知何故,這個絕對瘋狂的概念一直延續到2020年7月,當時是Allowance。可悲的是,同樣瘋狂的產品 Amazon One,可以讓你在商店里用手印付款,仍然非常活躍。
亞馬遜在金融科技領域最近的一次收購是 Shopify 的競爭對手 Selz,它在2021年初悄悄收購了 Selz,而在大約一年后,(你猜對了)關閉了 Selz。
亞馬遜的時尚業務
2002年,亞馬遜首次面向服裝零售商,推出了一個頗具創意的名字“亞馬遜服飾商店(Amazon Apparel&Accessories Store)”,后來改為“亞馬遜時尚店(Amazon Fashion)”。Gap、諾德斯特龍(Nordstrom)和塔吉特(Target)等品牌開始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庫存。這些品牌中的每一個都將與這家科技巨頭簽訂一份為期三年的合同,在合同中,他們會從他們所做的任何銷售中返還一小部分。
然后在2006年初,也就是這些合同結束的時候,亞馬遜收購了Shopbop,一個很受歡迎的在線服裝和配件中心。雖然,Shopbop 品牌在被收購后或多或少保持了獨立于亞馬遜的地位,但最近的報告顯示,亞馬遜一直在悄悄向在 Shopbop 上銷售的數百個品牌施壓,讓它們也直接在亞馬遜上銷售。三年后,亞馬遜以近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在線鞋店 Zappos,這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
盡管,亞馬遜繼續通過其在線商城銷售這些第三方品牌,但它在2016年推出了7個自有服裝品牌,并開始生產從兒童工裝褲到男士鞋的所有產品。亞馬遜從未披露過自那以后推出的自有品牌的總數,但最近的一項估計顯示這個數字為146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還沒有考慮到亞馬遜在其他垂直領域引入的許多其他私人品牌:它至少有兩個家具品牌(Rivet、Stone & Beam),另一個尿布和嬰兒濕巾品牌(Mama Bear),甚至還有一個寵物產品的私人品牌(Wag)。
2021年,分析人士開始表示,亞馬遜已經超過沃爾瑪,成為美國最暢銷的時尚零售商。如果這還不夠,亞馬遜今年早些時候還開設了亞馬遜風格(Amazon Style),這是該公司的第一家實體服裝店。
亞馬遜的食品業務
考慮到雜貨行業每年的收入超過7400億美元,亞馬遜試圖壟斷這個市場也只是個時間問題。這始于2003年,一家短暫的數字美食商店(字面意思就是亞馬遜美食 Amazon Gourmet Food)的推出。三年后,該公司首次嘗試雜貨配送,開始提供不易腐爛的雜貨(比如麥片和果凍混合物),以及你在這家快速擴張的電子零售商上已經能買到的所有其他商品。
2007年,“亞馬遜生鮮(Amazon Fresh)”計劃在西雅圖的大本營首次亮相,該計劃使用冷藏車車隊向亞馬遜 Prime 客戶運送更多種類的食品。到2021年,這項服務已經擴展到全美國超過12個城市。
盡管名字叫“Fresh”,但它很快就贏得了“不新鮮”的名聲:購物者抱怨他們送出有擦傷的農產品,或者過期的食品。亞馬遜又推斷,實體雜貨店可能是更好的選擇,2016年,它給我們帶來了“Amazon go”。
Amazon go 在西雅圖首次面向亞馬遜員工開放,被標榜為“一種無需結賬的新型商店”。相反,這些商店在貨架上安裝了傳感器,在天花板上安裝了攝像頭,以記錄哪些商品被拿起來和放回去了。一旦這些購物者拿到了所需的商品,他們就可以直接離開,公司會從他們的亞馬遜賬戶上收取他們帶走的任何東西的費用。如今,美國有24家Go商店在運營。在此之前,該公司還運營著37家亞馬遜生鮮商店,這些門店與Amazon Go的門店基本相同,只是它們還為想要結賬的顧客提供傳統的結賬體驗。
2017年,亞馬遜以不到1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全食超市(Whole Foods),從而擴大了其在食品雜貨領域的足跡。這仍然是亞馬遜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
亞馬遜的云業務
全食超市(Whole Foods)可能是亞馬遜最大的一筆收購,但該公司最賺錢的仍是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它的云計算部門于2002年首次亮相。最近的數據顯示,AWS的收入約占該公司總收入的52%。
AWS的獨特之處在于(至少與亞馬遜帝國的其他業務相比),亞馬遜并沒有通過收購任何競爭對手來讓自己起步。相反,從2006年開始,該公司在內部開發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云計算產品。其中第一個是亞馬遜的S3 存儲選項,在2021年,它存儲了超過100萬億件來自亞馬遜多年來積累的所有客戶的物品。
同年晚些時候,Amazon Simple Queue Service(SQS)和Amazon Elastic Compute(EC2)出現了。接下來的幾年帶來了一波產品浪潮(數量之多,我們無法在此一一列舉)。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舉一個例子:Amazon Cloudfront(一個內容分發網絡),Amazon Simple DB(一個分布式數據庫),Amazon Redshift,一個用于運行數據倉庫的軟件。另外還有 Amazon Appstream(一種在云端遠程訪問桌面應用的工具)、Amazon Aurora(另一種云存儲解決方案)、Amazon Lambda(無服務器計算)、Amazon Workdocs(文件存儲,但適用于企業)和Amazon Workmail(基于云的電子郵件,但適用于企業)。再說一遍,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
2011年,亞馬遜開始通過推出 Amazon GovCloud 來吸引聯邦政府對其云產品的興趣,該公司稱這是一種超級安全的解決方案,可供聯邦代理在云上存儲內容。2016年,亞馬遜獲得了一份價值6億美元的政府合同,用于開發 AWS Secret Region,這是一項專門針對 CIA 的云存儲服務。
亞馬遜的游戲業務
就像亞馬遜收購圖書公司和電影工作室以增強自身產品一樣,該公司從2009年開始收購游戲開發公司,它收購了Mac和PC休閑游戲開發商“反射性娛樂公司(Reflexive Entertainment)”。2014年,它又收購了另一家游戲工作室 Helix Games,同年,亞馬遜以9.7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可能是網絡上最大的視頻游戲社交網絡 Twitch。在那之后不久,Twitch 便收購了電子競技代理公司 GoodGame,以此吸引大品牌在亞馬遜的最新平臺上削減預算。
雖然 Twitch 確實從廣告交易中賺了不少錢(僅去年一年就賺了26億美元),但亞馬遜制作游戲的記錄(就像它制作電影的記錄一樣)一直是 …… 至少可以說,很苦惱。早在2012年亞馬遜游戲工作室(Amazon Game Studios)成立后,該公司便開始自己制作游戲,并一直在努力尋找一款熱門游戲。
這可能就是為什么該公司在游戲領域的最新舉措,總是較少關注面向消費者的內容,而更多地關注公司的快樂之地:云計算。 2017 年,亞馬遜證實它已經收購了云開發平臺 Gamesparks,該平臺很快就被推到了亞馬遜眾多 AWS 品牌下。由于這次收購,亞馬遜不再只是在內部制作游戲 —— 第三方游戲開發者也開始使用亞馬遜的技術來滿足他們的云托管需求。2020 年,它通過推出 Amazon Gamelift 吸引了更多此類開發人員,該服務為各種形式和規模的游戲開發人員提供低成本服務器。
2017年,亞馬遜還以約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3D身體掃描初創公司Body Labs。這家公司的技術很快被AWS的另一款產品 Amazon Sumerian 所囊括,該產品旨在讓游戲開發者(或者任何開發者)更容易地創造虛擬現實體驗。去年夏天,亞馬遜還開放了自己的3D游戲引擎 Amazon Lumberyard。
就是這樣。這就是亞馬遜消費世界的方式。如果監管機構想要解散這個龐大的“Everything Store”,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