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華映資本章高男:為什么我敢投一個10年才能成的“高風險”技術

發布時間:2022-08-03 17:06:25  |  來源:騰訊網  

這屆投資機構為什么敢大手筆砸向量子計算?

作者 |投資人說(touzirenshuo)

當量子計算已經從“炒作噱頭”變成“確定趨勢”,中國VC/PE機構陸續在量子科技賽道加碼投入。


(資料圖片)

據科技咨詢機構ICV發布的《2022全球量子計算產業發展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將增長到40億美元左右。

CB Insights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量子領域的風險資本融資增長了500%。

最新數據也顯示,截止2022年7月,全球量子公司融資規模已近10億美元。

近日,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正式完成近 10 億元 B 輪融資,華映資本是本源量子本輪融資的聯合投資方。

量子計算是華映資本科技創新投資版圖的重要支點。

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章高男長期關注To b、科技、企服相關投資機會,作為中國科技投資老兵,章高男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看好量子計算未來趨勢。

章高男提到了幾個核心觀點:

1、中美量子計算是全球量子計算領域的第一梯隊,中國在量子計算的創新過去更多由高校和中科院主導,因此從中國科研機構跑出來的量子計算硬件創業公司是很好的潛在優質投資標的。

2、量子計算是一門極其具備顛覆性的技術,但量子計算從有到無,從高成本到低成本是一個漫長的技術突破過程,需要至少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走向成熟,這不是一個快車道,需要極高的時間耐心和對這個賽道的投資情懷。

3、算力的提升向來不是為顛覆某一個行業的,量子計算將為產業帶來極大賦能價值。

01

后摩爾時代,量子計算登場?

基礎算力一直是我們長期關注的底層支撐技術,基礎算力的提升有很多種方式,有的是現有架構的改良,有的是全新的顛覆式創新。

量子計算利用的不是PN節,而是通過量子的疊加態和不同量子的相干來提高計算的效率,相比經典計算,量子計算在很多場景有巨大的理論優越性,毫無疑問是目前所有算力提升技術中最具顛覆式的方向。

盡管如此,量子計算還處于非常早期階段,量子計算的各種技術路線都在剛起步,遠沒有實現技術收斂,且10年之內肯定無法在普通商業環境中跟傳統計算抗衡。

既然如此,為什么投資機構還愿意看這個板塊?

另外,為什么過去量子計算領域一直沒有投資,而近兩年突然走向火熱?

首先,離不開量子計算技術0~1突破的實現。

單個量子比特的實現已經有近十年的歷史,目前量子比特的數量已經可以達到近百的數量。

IBM等巨頭經過長期已經驗證了量子計算的可行性,行業中逐漸開始關注量子計算從1到100、100到1000、到10000的突破。

也就是說,量子計算機已經進入了加速的階段。但量子計算領域的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認真地尋找量子計算領域的機會。

其次,我們需要對任何一個偉大的技術創新保持敬畏心。

量子計算是一門極其具備顛覆性的技術,能與之匹敵、稱得上“顛覆性技術”的或許只有生物工程學中的對于人類壽命方向的突破。這也是吸引投資人的重要原因,畢竟一旦技術突破回報將是驚人的。

最后,各國當下正在進行一場量子科技領域的軍備競賽、量子計算博弈,紛紛爭奪下一步的技術戰略制高點,布局量子計算具備極大的社會價值意義。

在政策的推導之下,量子計算被推向快車道。

02

資本如何評估量子計算給產業帶來的價值?

很多人問我,今天量子計算到底能為產業帶來多少價值。

實際上,目前這個階段投資量子計算,最重要的指標是量子基礎技術的突破,而不是過多思考所謂商業價值的回報,這個還太遠。

因為任何一項底層指標的突破,都可能對實際應用場景的效果有巨大提升。

如果簡單從快速商業回報的角度,量子計算幾乎沒法投,因為量子計算技術遠未成熟到可以大談“商業價值”的程度。

我們之所以敢投,是因為每個基金都有投入比例分布——一部分是保底賺錢的,一部分是高風險高回報的。高風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無數技術挑戰和不確定性。

今天我們投通用型量子計算技術,是具備極高壁壘的。不僅需要企業突破量子比特,還要保證運算穩定性。

因此,今天的量子計算機要大規模量產,是需要極強跨界能力的。

不僅要懂量子力學、懂量子物理,還需要懂材料、數學,懂計算機原理、算法等等。

要想把量子計算做成,人才是最稀缺的要素。

量子計算需要跨界的頂級人才,并且這些人才還要融會貫通、有全局意識。

實現了第一步,做出了一個優質的量子比特后,緊接著還有很多工程問題、成本問題需要解決。

量子計算從無到有,從高成本到低成本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硬件的迭代周期不像軟件,硬件要想實現大規模的通用和商用,需要至少10年至20年。

量子計算的商業價值是逐步拓展的,隨著技術的深入,場景會越來越多。

投量子計算的投資人沒有一個是盯著今年落地了多少個場景、企業賺了多少錢的。如果關注這些,投資的邏輯完全錯了。

不可否認,探索商業落地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只不過在當下這個階段這些探索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探索的意義在于結合行業,了解如何將算法的優越性進行實際結合。

另外,算力的提升從來都不是顛覆某一個行業的,永遠都是賦能某一個行業的。

顛覆式技術能夠替代老的技術,產生新的商業價值,也就是說,并不是把原有的商業價值去掉,而是輔助讓商業更好地產生價值、提高效率。

有一些專有的場景中,已經驗證了量子計算的優越性。對算力要求高的場景,算力顛覆產生的回報是巨大的。

比如算力搜索排序的能力用到生物醫藥、基因工程中,就會變成一個正向的價值。

預測應用場景,最先會落地在金融行業。這類對算力有極大要求和實時性要求的行業,能夠快速實現實質性的超大數據規模計算。

其次是在生物醫藥,應用于需要大量、多次實驗的場景中。

03

海內外量子計算賽道差異到底有多大?

量子計算國內外投資火熱,全球全年相關的投資額為27億美金左右,其中美國接近17億美金,中國接近7億美金,美國等海外市場的確領先。

全球80%的投資都投在量子計算機硬件本身,硬件是當下的投資重點,軟件生態可能占據不到20%。

美國和中國代表著全世界最頂尖的水平,中國可能稍微落后于美國,但二者均屬于全球第一梯隊。

中美之間的明顯反差是什么?

美國量子計算產業的主導者不是美國政府,而是如IBM、谷歌、微軟、英特爾等美國科技公司。基本上呈現融資主導,以領先的科技公司為主導的現象。

中國的領先部隊則是科研機構和高校。其中尤其是以中科大、中科院、浙大、清華等高校為主。

這側面說明,國家政府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和認知是非常有遠見的。

雖然國內巨頭企業也參與量子計算,但更多“偏軟”。

硬件投入時間長,不確定性高,可能砸了幾十億美金還會打水漂,所以他們沒有那么大的決心去攻克、投入到硬件中。

也就是說,頭部企業在硬件上的投入決心和規模,都無法與美國企業比。

這個現象帶來的機會是——中國科研機構跑出來的創業公司成為了國內市場中比較好的選擇。

04

走出實驗室,中國量子計算如何突圍?

量子科技科研成果轉化的路上的阻礙是什么?最大的阻礙還是技術本身。

我們現在最大的瓶頸是武器太差。要從小米加步槍到要造出機關槍、重機槍,進而造出精準的導彈。

如果在武器很差的階段就能打勝仗、能產生價值,那么未來技術、量子計算質量到達一定水準以后,才可能在一些高凈值的產業進行初步落地嘗試,再向商業化靠攏。

在初級突破階段,探索商業價值和鉆研技術提升之間不矛盾。

但探索商業價值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還是要實現底層的技術突破。

未來5年,量子計算更多的還是在于硬件本身的技術突破,具體就是量子比特的數量和質量,量子門電路質量,量子比特間聯通性等關鍵性指標。

達標后的再下一步是關注成本優化,系統性地提高綜合性。

對于中國初創企業來說,提升綜合指標、搶占巨大先機是最重要的。

政府的支持和大市場、產業鏈都是當下中國量子計算企業的優勢。

在初步商業合作探索及產業鏈相關的配套中,如果能比別人走得更快一點,技術突破更多一些,利用算力進行商業化嘗試,直接產生社會價值,都是非常好的優勢。

當然,一切的前提都是能融到足夠多的錢,企業一定要有融資能力。

量子科學是長期的探索,如果子彈不夠充沛,可能走到一半就沒有機會了。

總的來說,量子計算仍是非常早期的行業,做量子科學的人,真的先不要想回報,現在還不是大談談商業價值、應用商業價值的時候,而是要做真正有情懷的科學家,踏踏實實探索最核心的研發基礎突破。

關鍵詞: 華映資本章高男為什么我敢投一個10年才能成的高風險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