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播:270億,亞馬遜大舉進軍醫療

發布時間:2022-07-24 16:45:50  |  來源:騰訊網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

日前,科技巨頭亞馬遜宣布,計劃以每股18美元的全現金收購醫療保健提供商One Medical,交易總金額約為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70億元),其中包括One Medical的凈債務。該筆收購是亞馬遜進入醫療領域以來的最大單筆收購,這也意味著其在醫療服務領域的重大擴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One Medical 是一家醫療保健組織,專注于數字健康和吸引人、方便的辦公室初級保健,其199 美元年度套餐,可以提供 24/7 全天候遠程醫療服務、當日預約就診等。除此之外,該公司還與 8,000 多家企業達成合作,為合作公司員工提供One Medical 健康福利。

01

溢價77%收購

One Medical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綜合的數字化醫療服務提供商,致力于推動醫患關系和提高門診就診效率。其由醫生出身的湯姆·李(Tom Lee)創立,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是一個基于會員制的基層醫療平臺,同時具有線下診所和線上數字平臺。據公司官網顯示,目前其在美國17個地區設有服務點;包括亞特蘭大;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波士頓;芝加哥; 俄亥俄州哥倫布;達拉斯-沃思堡;休斯頓等等;更多地點即將在邁阿密和密爾沃基推出。

其提供的服務,使患者每年支付199美元的會員費,就可以通過遠程醫療咨詢為患者提供當日預約和7×24小時全天候數字化支持,使人們輕松獲得能夠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解決預約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環境嘈雜、費用昂貴等痛點。另外該公司還與 8,000 多家企業達成合作,如Airbnb、Twitter等;為其員工提供One Medical 的健康福利。

自成立以來,One Medical通過JPMorgan Chase(摩根大通)、The Carlyle Group(凱雷集團)、Google Ventures(谷歌風投)、BenchmarkCapital(基準資本)和Maverick等投資方,先后進行了A輪至F輪以及私募股權融資。

2018年8月,該公司從獲得The Carlyle Group私募公司的3.5億美元的融資,完成其歷史上最大的單筆融資。2020年1月3日,One Medical正式宣布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上市申請,并于1月31日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ONEM”。

2022 年 5 月 4 日,One Medical公布了其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業績。該公司Q1的會員總數為 767,000,同比增長 28%;最終的消費者和企業會員數為 728,000,風險會員數為 39,000。凈收入為 2.54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9%,截至第一季度的現金和有價證券為 4.285 億美元。另外其運營虧損為 9260 萬美元,占凈收入的 36%;凈虧損為 9090 萬美元,占凈收入的 36%。

此次亞馬遜宣布以約40億美元收購One Medical,是亞馬遜進入醫療領域以來的最大一筆收購。交易完成后,One Medical的首席執行官Amir Dan Rubin將繼續擔任該業務的首席執行官。根據One Medical母公司1Life Healthcare周三的收盤價,該交易價格標志著大約77%的溢價。

對于此次收購,亞馬遜健康服務高級副總裁 Neil Lindsay 表示:“我們認為醫療保健服務在需要重塑的體驗列表中名列前茅。預約,等待數周甚至數月就診,請假,開車去診所,尋找停車位,在候診室等待,然后在檢查室等待醫生,這往往是匆忙的幾分鐘,然后再次前往藥房——我們看到了很多機會,既可以提高體驗質量,又可以讓人們找回寶貴的時間。”

02

亞馬遜的醫療布局

亞馬遜作為一家電商和云計算巨頭,已涉足醫療領域多年。目前,亞馬遜在醫療領域的布局已經涉及從遠程醫療、醫藥電商、藥品研發、醫療智能硬件,到健康管理、醫療保險等。

早在1999年到2000年期間其就試圖通過向Drugstore.com進行投資,將其電子商務業務擴展到藥店領域。但最終因為中間商、監管機構等原因導致該計劃終止。

直到2017年左右,亞馬遜再度開始了其在醫療領域的征程,組建Business Professional Healthcare醫療用品平臺,從手術耗材到日常護理,該平臺可以提供超過10萬種醫療產品,并覆蓋全美50個州;僅一年,該平臺的采購服務就為亞馬遜創造了超10億美元的業績。

2018年,亞馬遜與J.P. Morgan(摩根大通)、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爾哈撒韋)達成合作,宣布合作成立合資公司Haven, 為員工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不過該公司已于2021 年 1 月 4 日宣布關停。

同年6月,亞馬遜再度花費近10億美元收購了在線藥房PillPack,邁入在線藥房和醫藥分銷領域。在收購完成兩年多后,其推出了在線和移動處方藥訂購平臺AmazonPharmacy。

另外其AWS云計算平臺,在2018年10月加入了NI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STRIDES(發現、實驗和可持續性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基礎設施)計劃,利用AWS云端的先進技術促進生物醫學的創新研究。

去年8月,GE醫療、百特等醫療科技巨頭還與亞馬遜達成合作,開發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服務。例如,GE醫療將與 AWS 合作,為醫院和醫療保健提供商提供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成像解決方案、集成數據以及臨床和運營洞察力。另外GE 醫療還計劃在 AWS 上提供其 Edison 數據聚合和 AI 分析平臺,以幫助開發人員訪問它并構建、測試和驗證新的 AI 模型。

另外,2020年8月,亞馬遜發布了名為“Halo”的智能手環,這是亞馬遜旗下第一款可穿戴設備,主要用于健康和健身追蹤。2021年6月其子公司STS Lab Holdco 還獲得了 FDA 緊急使用授權( EUA ),可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其 COVID-19測試。

除此之外,亞馬遜還在今年年初宣布,將在全美范圍內推出名為Amazon Care的遠程醫療服務,該服務平臺于2019 年 9 月推出。這個項目提供虛擬問診、免費的遠程醫療咨詢,以及收費的護士上門檢測和疫苗接種服務。隨后,Amazon Care還逐步納入了更多的初級醫療保健服務。

03

科技巨頭相繼大額收購,跨界醫療

科技巨頭跨界進軍醫療健康領域早已不是新鮮事兒。手握海量科技人才、充足資金、龐大流量,甚至強勢的渠道等資源的互聯網巨頭們在醫療科技賽道,毫不不掩飾自己的野心,無論是國內的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字節跳動,還是國外的谷歌、微軟,以及亞馬遜無不對醫療科技領域抱有極大的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科技巨頭相繼傳來在醫療領域的大舉進軍,包括此次亞馬遜以40億美元收購One Medical公司。在此前甲骨文、微軟、谷歌等都有收購;希望利用自己的老本行例如大數據、云計算等來開拓醫療行業市場。

去年12月21日,軟件巨頭甲骨文公司(Oracle)宣布將以每股 95 美元收購電子病例公司 Cerner(塞納),交易總規模約為28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803億)。該公司的一款知名產品為Cerner Millennium 1997年首次推出,作為對醫療網絡架構的升級。Millennium 的推出促進了公司的顯著增長,將收入從1997年的2.451億美元提升到2005年的11億美元。

2021年12月22日,歐盟在反壟斷審查中無條件批準微軟以197億美元現金(約合人民幣1289億)收購語音技術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為微軟歷史上的第二大收購(金額僅次于收購領英)掃清了最后一個主要障礙。

Nuance是當之無愧的全球語音技術巨頭,曾為著名的語音AI——蘋果SIRI提供語音技術支持。據《全球語音助手應用程序市場研究報告 2021-2027》報告顯示,全球語音助手應用程序市場中排名前 5 名的公司是:Nuance、亞馬遜、谷歌、微軟和蘋果。

從以上來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數字化醫療將是行業趨勢之一。該領域主要包括移動健康(MHealth)、健康信息技術、遠程健康和服務以及健康分析。移動健康是由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字助理和無線基礎設施等移動設備支持的醫藥和公共衛生服務。

在COVID - 19大流行期間其需求更是呈現成倍增長。預計將從2020年的180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2012.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9.79%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數字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數字醫療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增。2020年,北美是數字健康市場上最大的地區;亞太地區預計將是預測期內增長最快的地區。

不過,目前在數字醫療領域的生意并不好做,大部分企業尚未實現盈利,商業模式可持續性仍待驗證。至今互聯網醫療上市公司與頭部的幾家未上市企業,都尚未在醫療服務上獲得持續盈利,營收不錯的幾家上市公司,其主要營收也多來自于在線售藥。至于未來醫療保健服務是否會被科技巨頭革新?未來數字醫療又將如何發展?器械之家將持續關注。

END

關鍵詞: 270億 亞馬遜大舉進軍醫療 medical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