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
(相關資料圖)
說起馬云,我們很容易想起他在主持人面前說過的那些話。但你是否知道:“你窮,是因為你沒有野心。”同樣出自他口。而那個曾經“對錢沒有興趣”的馬云,近日突然現身歐洲,開著價值13億的游艇在西班牙揮起了高爾夫球桿。
50來歲的年紀選擇離場,回籠資金千億頻頻拿下游艇豪宅,讓人不禁懷疑,以前那個作風樸素但又野心勃勃,“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的馬云哪去了?
1 口碑一落千丈,回籠430億轉身離場
從一名普通的英語老師,成長為坐擁千億身家的國內首富,馬云花了20多年成就了如今的阿里。他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購物模式,推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支付工具。盡管如今眾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不得不承受,他確確實實影響了一個時代。
馬云敏銳地嗅到互聯網發展的信號,并且敢于投資嘗試,成為許多年輕人追捧的對象。金句頻出的他也成為了一代網紅企業家,各種場合下的“暢所欲言”,也被許多青年創業者奉為人生信條。
但就在馬云春風得意,迎來高光之時,事情卻好像有點不太對勁。隨著2020年螞蟻上市風波的出現,他的口碑一落千丈,也就在這一年,曾說自己“對錢沒有興趣”的他直接套現430億淡出舞臺。
之后的馬云就好像“原形畢露”,“退休”后頻頻拿下諸多海外資產,先是斥資1.5億買下香港半山住宅,然后花費10億拿下美國布蘭登自然公園,面積多達113平方千米;隨后還豪擲13億買下游艇用來開派對。
曾經的老馬好像變了,那個穿著布鞋、吃著泡面、說著豪言壯語的他突然就像變了一個人,變得熱衷于游玩享樂,跟普通的富豪和資本家沒什么兩樣。
2 離場只是掩人耳目?馬云終于不再偽裝
馬云終究還是變了,也終于不再執著于外在的偽裝。
可是對于馬云的套現來說,自從2014年阿里上市之后就已經開始。數據顯示,他基本上每一年都在套現,加起來已經超過1000個億。那個“對錢沒興趣,后悔創立阿里”的馬云,其實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只不過借著“退休”的名義來了一場撤退。
他顯然是聰明的,并不是一次性卷走所有財產,而是循序漸進地每天套一點,如此一來很少人發現他早已想好了自己的退路。等到馬云正式離場之時,他手持股份已經所剩無幾,而身上的資金卻越來越多。而且他在自己套現得差不多之時,還說出“996是福報”的這句話,終于將資本家的本性暴露無遺。
而這樣的結局其實在之前就窺見一二。在公司已經具備足夠實力的時候,馬云并未像馬斯克那樣去探索生命科技和太空,相反卻做起了“菜籃子”生意,比起專研技術,他更注重的是來錢快。
而2020年螞蟻上市事件的發生,曝出他以30億本金撬動3000億,高達百倍的杠桿率也讓銀行承擔了巨大的風險,一旦出現問題可能對我國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近期的“爛尾樓”事件就是明顯的例子。而監管部門也約談馬云等人,之后螞蟻上市失敗并被罰182億,曾經風光無限的馬云也被揭開偽裝,遭到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
3 沒有馬云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云
對于馬云的這些行為,人民日報就曾評論,不能只盯著菜籃子,科技創新才是星辰大海。沒有馬云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云。如今看來這些評論都很準確,馬云利用自身資本搶菜籃子與民爭利,玩高風險高桿將風險轉嫁給銀行和國人,這是在不是他應有的作風。
反觀近年來接連退休的張一鳴、黃崢等互聯網巨頭,沒有繼續執迷于互聯網這片領域,反而投向更高層次的生命科技。近年來老齡化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白發經濟”也將成為新的藍海,對于世界各國而言,誰能在這一領域捷足先登,誰就可以在相應的競爭中奪得主動權。
在這樣的形勢下,各國生科技術齊頭并進,美馬斯克研發腦機技術,想要實現人類意識的傳輸和保存。我國中科院花費7年時間發現KAT7這一變老“控制開關”,實驗中成功延伸四分之一壽命。曾流行于日美的人體健康變老WLife類科技,也已經在我國持續火熱。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WLife類前沿成果源自美科學家辛柯萊爾的試驗發現,其基于線粒體賦能等機制正向干預細胞的變老,從而將這一過程放緩甚至撥轉。其相關科研結論也頻頻登上《Cell》、《Nature》等知名學術期刊,國內清北、廣體等也展開相應的試驗,證實同樣適用于人類的變老指標。
如今,該物質已經在我國通過備案,在國內生科企萊特維健入局WLife后,國內亰-東、天錨等途徑大量出貨,同名產物使用門檻跌至千元后市場需求更加旺盛,收獲一大批中產擁躉。馬云曾經預見:下一個首富將出現在大健康領域;如今這句話看起來煞有介事。然而可惜的是,雖然馬云嗅覺敏銳,但他并未對生命科技產生過多的興趣,相比于回報周期更長的領域,他更傾向于來錢快。
如今的馬云坐擁千億現金突然現身歐洲,過上了瀟灑的度假生活。不知他是否會想起,自己曾說“最快樂的是一個月拿91塊錢,當老師的時候”,以及自己卸任時也表示退休后想成為鄉村教師。
往好的方面想:現在不給孩子們上課,反而跑到歐洲度假,是因為現在放暑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