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響原創 · 作者|呂玥
雙減落地后,在線教育向死而生。
行業內各大上市公司快速調整方向,涌向了智能教育硬件、教育信息化、青少年素質教育、職業/成人教育等多個領域,甚至也有公司跳出了教育這一范圍,去嘗試全新賽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轉型自然是機遇和挑戰并存。成功與否,對內與公司自身的戰略、技術、內容、團隊能力等息息相關,對外還要看新賽道是否已有領先玩家,在線教育公司集中轉向后競爭格局如何等問題。
去年,在行業巨大變革下,掌門教育也經歷了快速的轉型調整。近日,掌門教育宣布更名為“掌門智能”,公司交易代碼也更改為ZMENY,正式轉型為智能科技公司。
棄舊迎新,不破不立。從教育到智能,掌門有何轉型思路?而面對轉型過程中的諸多挑戰,再出發后的掌門又將如何在新賽道上建立壁壘、探索新出路?
轉型兩大核心:看準賽道、實力支撐
良好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公司轉型的第一大關鍵點就在于要選對方向、看準賽道。并且公司要看準的不僅僅是當下這一賽道的規模、格局,同時還要從市場需求出發,理性預期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想象空間。
掌門從去年開始推進業務轉型,是將目光投向了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智能硬件這三個賽道。
素質教育不算是新概念,自從被提出以來國家相關的推進綱要、政策指導就從未停過,如今也已經從推進、落實走到了全面發展的階段。不過由于素質教育概念覆蓋的細分領域甚廣,市場整體較為分散,不少領域還處于萌芽和探索階段,這就給新入局的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據多鯨資本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23年,國內素質教育潛在市場規模可以達到4787.2億元。
圖源:多鯨資本《2022中國素質教育行業報告》
教育信息化是典型的TO B賽道,它瞄準的是“校內教育”,旨在為學校教育提質增效。而國內正處于從信息時代教育向智能時代教育變遷的過程,校園內的網絡、終端硬件大多都已具備,但軟件部分有欠缺,學校、老師在管理和教育教學等方面仍有痛點和需求,因此軟硬一體解決方案的商業潛能也相當大。
同樣,智能硬件領域也是政策、技術和市場需求都在正向驅動著行業的發展。如今上一代傳統教育硬件已逐漸退出舞臺,能夠實現多功能集成、多端聯動、更好滿足人們學習需求的新一代智能硬件也因此迎來了機會窗口。多鯨資本預計2024年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6%。
圖源:多鯨資本《2022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報告》
如此看來,掌門之所以會如此選擇和布局業務,并非是在行業變革后的慌亂轉向,而是對市場有足夠認知,踩中了市場廣闊、大有可為且未來有想象空間的賽道。
當然,選好賽道也只是第一步。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關鍵還需要自身基礎能力來支撐。轉型是一次“搶跑”,需要公司回到自己的能力圈范疇,抓緊自身的核心能力,而這也考驗著公司對自身能力資源的認知、發掘和運用水平。
掌門選擇成為智能科技公司是有一定底氣的,這首先來自于“人”。
一方面,是創始團隊有智能科技的基因。掌門的創始人兼CEO張翼以及其核心團隊均有電子信息工程背景,對轉型做SaaS、智能硬件都有基礎知識儲備、行業認知以及技術落地能力。因此在轉型的一眾公司中掌門不算是新手,而更像是“重操舊業”。
另一方面,掌門也組建起了技術團隊,2021年底成立的SaaS事業部已完成多個項目的資源和人才整合,團隊技術管理層均畢業于清北復交浙等知名院校,也有多年在國內外大廠任職經驗,在在線系統、數據平臺、云服務、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有足夠專業水平。
其次,掌門的底氣也來自于“資源”。
作為在線教育行業里的頭部公司,掌門所積累的能力和資源積累已形成了一大壁壘。比如在過去7年中,掌門在業務研發過程中已經沉淀出了大量的內外部系統,可以用于教育教學、組織管理等方面,同時兼顧學生、老師、家長多個角色的需求。這些系統和產品也經過了長期、千萬級用戶的實際使用驗證,并非需要掌門從零開始做研發。
與此同時,以往教育硬件升級點大多是續航、顯示效果,但現在消費者的需求轉向了功能、服務及體驗,新的盈利點在從硬件本身向配套內容和增值服務延伸。而包括教育內容資源、多年的教培服務經驗這些都是掌門的固有優勢,在更懂教育的背景下,往往更能夠實現“軟+硬“兩條腿走路。
管理學中有一個“資源依賴理論”,強調公司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能夠保障轉型的順利進行。掌門也正是如此——當資源和能力具備差異化優勢,對于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作用顯著,就可以更快建立公司與行業環境之間的匹配,驅動創新,實現轉型落地。
轉型并非口號:抓住“真需求”,成果落實處
事實上在推進轉型后,掌門憑借多元業務在2021年Q4就已首次實現了盈利:財報顯示公司凈收入為5.06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1.46億元,凈利率由上年同期-63%增至29%,實現大幅扭虧為盈。
這在行業中并不多見。2021年Q4除了網易有道、高途和掌門等個別公司之外,國內大多數上市在線教育企業依然處于虧損狀態。因此這也能夠表明,掌門的轉型早已不是在喊口號階段,而是初見成效,能夠逐步去印證其選擇轉型之路的正確性。而且當下,眾多在線教育企業都在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智能硬件這幾個新賽道里,競爭相當激烈,也只有具備一定優勢才能夠快速突圍。
掌門的能力及優勢,也已經通過新產品的陸續推出而呈現。比如素質教育業務方面,掌門陸續推出了更多元化的課程,可以覆蓋語言培養、藝術教育、科學啟蒙等領域。
而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掌門是從校內多方的“真需求”出發,推出了能夠涵蓋智能教學、智慧校園和智慧課堂等多個應用場景的服務,智慧教育服務、課程內容進入課后延時服務等已在全國多個區域落地。
同時依托大數據、AI等技術,掌門還攜手華東師范大學團隊共同打造了“個性化智能教育平臺”。該平臺一方面是以更完整的教育智能化體系路徑來完善優化智能化教學鏈條,目的是解決老師重復低效工作痛點,并精準摸清學生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平臺還為學生建立了相應的學習檔案,記錄其成長足跡,讓校內的個性化教育、“千人千面”教學逐步實現落地。
智能硬件業務方面,掌門在今年也密集上新了不少產品。相比傳統教育硬件,其軟硬一體的特點更為明顯,補足了以往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部分,也更具針對性的走進了不同的學習場景,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今年2月,掌門推出了首款智能學習機,旨在輔助家庭教育。學習機內置了全學段10門學科的教輔資源和綜合素養內容,同時還有利用AI、大數據等技術所做得精準學習系統,支持智能搭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4月,掌門推出了一款“小貍智能學習機”,主要針對啟蒙教育所用。學習機的內容是上百本、多類型的獲獎英國繪本,技術方面是搭載了AR體感核心技術和語音識別,可以讓使用者與學習機創建虛擬互動的學習場景。同時家長還可以遠程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報告。
5月,掌門又推出一款“掌門掃描學習筆S6”,可為全學齡段學生的英語學習所用。學習筆內含優質精品大師課視頻資源,可通過3.5英寸高清大屏直接學習也可以無線投屏;掃描翻譯的識別準確率已達99%,翻譯速度達0.5秒;此外還有智能答疑、課本掃讀、口語評測等多種功能,能充分滿足外語學習人群的不同需求。
據官方數據,掌門智能硬件類產品在上市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已累計銷售超5萬臺,市場表現快速增長。
總結來看,如今的掌門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與其他玩家區隔開來且思路清晰明確的打法:不論是TO B的平臺系統還是TO C的硬件,都是在結合自身的頭部優質內容資源基礎上,通過技術去覆蓋各類教育場景,貼近用戶不同的需求。好的產品,以硬件本身+技術創新+優質內容資源來支持使用者實現理想學習效果,自然也會隨之成為公司留住消費者的關鍵。
做內容+做技術,軟硬兼備兩條腿走路的商業邏輯,其實在許多行業里都是通行的。但教育公司經歷的變革和轉型確實是前所未有,這考驗著一家公司面對逆境時的理性狀態、行動魄力,也是對過往公司是否實力積累的一種檢驗。
如今有成果、能盈利的掌門順利轉軌,新發展道路已經非常清晰。瞄準市場中的“真需求”,未來進一步加碼Saas 、智能科技方向雖任重道遠,但可以預見的是,掌門以及整個教育行業都會持續向光明邁進。
關鍵詞: 掌門教育正式更名掌門智能 教育轉型挺進新賽道 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