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Avanci

發布時間:2022-06-08 05:46:49  |  來源:騰訊網  

作者:吳征

不知不覺,我們對汽車專利池Avanci相關的文章已經累積到50篇左右。

相比于美國,德國是Avanci更早拿下的市場,這也符合中國兵法中的擒賊先擒王。

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美國人亨利·福特則在T型車實現了流水線作業,兩個對汽車行業的重大貢獻,奠定了這兩個國家在汽車百年發展史上的統治地位。

Avanci能夠先后拿下德國和美國,就相當于有了最穩的基本盤。

巧合的是,在此過程中,正是上述美、德兩國對汽車產業重大革新具有顛覆性影響的兩家公司:戴姆勒和福特,成為抵制Avanci專利池的中堅力量。

也正是因為有抵抗,才讓公眾發現了更多的有關Avanci專利池運行鮮為人知的“秘密”。

通過Avanci在德國和美國的操作手法, 已經基本勾勒出這個專利池從成立到促成交易所使用的各種策略。對于剩下的美歐其它車企,以及日韓車企,只需要“復制-粘貼”這種經驗就可以了。

唯一要費點勁的是中國市場,中國與其它各國在汽車產業上有很大差異,因此前述經驗中的很大一部分對中國是缺乏效果的,那應該如何讓中國車企接受專利池這個事務,我們后續會持續輸出一些觀點。

而另一個值得去復盤Avanci的動機,就是將其作為學習的一個樣板,為中國企業日后運作自己的專利池,總結經驗。

Avanci能走到今天,與其背后凝結了全球最會玩專利的一撥人對過去幾十年專利貨幣化經驗的總結分不開,必須要承認,我們國內在這方面的差距還是非常大。

實際上,專利池并不是簡單的把專利投入進去,組個局就能運轉起來的。這背后融合了法律、技術、經濟、管理、政策、學術、媒體和政治等多種因素于一體。

通過Avanci的經歷,我們從以下一些角度試著做些分析。

1. 長線

成立于2016年的Avanci專利池,可以說足足等了五年,才與戴姆勒這場硬仗中,勝利完結

戴姆勒案從發起糾紛到最后接受許可,前后花了近三年,但是這場訴訟卻成功吸引了全球的關注,在持續的宣傳中,實際上為Avanci在車企和公眾面前做足了廣告。

所以在隨后與福特的斗爭中,從去年10月到今年5月,僅用時8個月,就拿下了美國市場最難纏的一家車企。不得不說這或許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當然每家談判的背后,有可能是更早的四五年前,就已經在接觸許可談判事宜了。

這也說明了,要想做一個成功的專利池,耐心是必備的,不甘寂寞、何來成功。

2. 策略

從2016年成立伊始,或許Avanci和主要許可方就在謀劃如何才能讓汽車行業對于專利許可并不敏感的行業能夠接受這個新鮮事物。

也就是讓汽車行業的“學習曲線”盡可能短一些。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局面,很有可能就是四五年前,Avanci戰略參謀部制定好的作戰方針。

例如,先拿下德國市場,再拿下美國市場,這一點應該就是四五年前的共識,因為無論從汽車行業地位,還是司法禁令救濟的情況,這兩個國家都是目前最理想的專利執法地點。

這一點,在福特身上,如出一轍。福特比戴姆勒更明顯的一點,就是群狼戰術的訴訟消耗戰,用成本消耗讓車企認清加入專利池是最優解。

也就是說,這些策略在對待歐美其它車企,日、韓、中車企時,依然會用到。

在實際操作中,或許也會有些不同,但是所有的計劃應該也是在幾年前就出爐的,目前只是實施階段。

這一點其實從福特與Avanci達成許可協議后,立馬就放出了菲亞特克萊斯勒和尼桑已經被Avanci成員起訴的消息,就能夠看的出來。

這背后應該都是策劃過的。

3. 時機

Avanci在組織各國車企達成許可的努力上,很像是在玩一級方程式賽車,德國站賽完,去美國,美國站賽完,下一站就是日本。

其實,與各個國家企業的談判或許是并行開展的,但是實際放出消息確是串序進行的。

就像去年6月戴姆勒與諾基亞達成和解后,德國大局已定,Avanci就在籌劃著針對福特的收網動作了,在10月傳出福特被起訴的消息。

一直到今年5月31日,Avanci與福特達成許可后,第二天就由FOSSPATENT放出了下一波Avanci成員起訴菲亞特克萊斯勒和尼桑的消息。

雖然早在5月23日,德國媒體Juve Patent就已經模糊的提示到Avanci成員正在起訴一家日本車企和一家法國車企,但是并沒有明確指明企業名稱,或許現在看來,就是在等福特與Avanci達成和解的消息出來之后,才好串行進入下一波的輿論攻勢。

可以看到,公眾想要何時看到怎樣的訴訟信息,非常有可能都是已經事先安排好的。

不出意外的話,下一波輿論攻勢,甚至是訴訟重點,都會向菲亞特克萊斯勒和尼桑轉移。

如果這一切都是按計劃行事,恐怕未來一兩個月,這兩家企業在德國和美國還會陸續收到一系列新的專利侵權指控。

集中活力,炒作日本車企,或就是下一波工作的重點。

4. 陣型

在作戰的陣型上,除了對陣戴姆勒,諾基亞親自出場外,在拿下福特的過程中,甚至沒有一家SEP專利TOP 10的企業出場,僅憑一群類似NPE的實體,就讓福特最后招架不住了。

因此猜測在應對不同車企時,背后應該是有統一調度,以及策略安排的。其中,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的SEP專利也都發揮了作用。

這更像是一種集團作戰的打法,但是從車企角度而言,很少聽到有人去質疑,這背后是不是存在權利人“共謀”或是“劫持”的問題。

這也說明了,與權利人更擅長抱團相比,散裝實施人確實更像一盤散沙,聚不起來。不光想聚聚不起來,反而還會被權利人陣營倒打一耙,指責實施人要搞“小團體”,搞許可談判組織LNG,并被認為這是違反反壟斷法的,被不時警告。典型的倒打一耙。

5. 嘗鮮

如果讓一個從來沒交過許可費的人來交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其自己算賬。哪個合適就自然會選擇哪一個。

因此,Avanci給出的4G以下15美元的價格就成為一個很好的“嘗鮮價”。這對于一個幾萬美元的汽車來說,占比不大,很容易,汽車企業就接受了。

實際上,這更像是訓練一個行業從無到有的體驗機會,因為誰也不知道在未來5G價格出來時,整體費用是高還是低。

Avanci從去年底就在宣傳要推出5G的許可費率,可是后來跳票的今年年中,現在又跳票到今年年底,屢次推遲,我想其背后應該是有一定邏輯的。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在15美元相對低廉的價格吸引更多的人進來,并配合Avanci的折扣規則,這樣的話依靠擁有龐大的被許可人團體,即使未來5G許可費率要高一些,可能大部分也會依然續約的。

6. 防守

Avanci在進攻的同時,其實也在抓緊防守。

目前來看,能攻破Avanci合理性的唯一武器就是反壟斷。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一些歐洲企業,反對Avanci模式的,都在以反壟斷和反競爭在歐盟和美國起訴Avanci。

Avanci自己對于壟斷其實研究的更深,早在2019年就以5G項目向美國司法部申請了商業審查,并獲得了美國司法部的商業審查函BRL,成為很好的背書。

除此之外,Avanci成員還通過各種渠道,包括汽車IP會議,通過高通副總裁之口,警告大眾等試圖組織許可談判組織LNG的企業,小心觸犯反壟斷法。典型的倒打一耙+1。

就在昨天,Avanci還向美國聯邦第五巡回法院提交了一份有關大陸集團對其反壟斷指控的簡報,對大陸集團的理由進行了反駁。

這些都可以看出來,只要Avanci的模式能夠“抗住”各國的反壟斷審查,基本上就是一個“不敗金身”。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Avanci也是在通過多種渠道在實施滲透或是找代言人的方式,在降低風險和宣傳理念。

7. 滲透

明面上,Avanci要塑造成一個中立的角色,但是對于汽車這個根本就沒有交專利保護費習慣的行業,如果不通過示范效應和就很難促成交易,于是如何通過輿論的宣導,給汽車行業“洗腦”,甚至是降低反壟斷的風險。也是一塊非常重要的工作。

業內人是可以看到一些對Avanci模式的支持聲音的,像最近發生在歐盟對SEP新框架的證據征集反饋中,可以看到不少看似中立的機構在聲援Avanci模式。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研究機構、大學甚至SEP專家。

在美國,其實圍繞2021年政策聲明,也是能夠看到一些輿論傾向的。

甚至在中國,清華大學的專利聯營課題成果,依稀可以看到像是復刻了Avanci專利池的規則,我在后面會逐條分析。所以,不能排除在這背后是不是有Avanci做的各種滲透。如果是的話,我們看到的將是外國專利池試圖滲透影響中國知識產權反壟斷立法和執法的規則。

8. 世人皆醉,要有人獨醒

如果客觀的評價Avanci,絕對是專利池領域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但是在認可其成功的一方面之外,還要清醒的看到事物背后的另一面。

就像愛立信知識產權政策副總裁對歐盟SEP專家組表達的不滿,過去兩年,對Avanci已經達到的成功模式并沒有給予分析、采訪。

但眾所周知,歐盟一直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專利池。這也就意味著歐盟SEP專家組更像是一個相對中立的組織,并不會被哪一方所左右,至于歐盟理想的專利池與Avanci專利池之間,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關系,至少現在是看不到歐盟的態度的。

Avanci專利池早期制定規則的“三人組”,是否能夠保證專利池對于歐洲企業的利益,或許也是歐盟要考慮的一點。目前來看,Avanci專利池中,高通依然是拿走了大頭,這或許也并不是歐盟想看到的。

所以,中國在這一問題上更應理性思考,如果你加、我加、大家都加入的池子,擁有著全球三成的SEP專利,能不能做到擁有三成的話語權,這或將是中國SEP到底值不值錢的一個很好的“試金石”。

歡迎掃碼加入知識產權精英社區

關鍵詞: 復盤Avanci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