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碼具有商品流通“身份證”和全球貿易的“通行證”作用,“浙食鏈”在賦碼信息的升級工作上面,一直都走在全國前列。昨天,省市場監管局與國際物品編碼組織、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簽署三方聯合聲明,進一步深度參與全球數字規則的制定。
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國率先運用二維碼打造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研究制定了二維碼的編碼規則、標準和技術方案。
通過此次三方聲明的簽署,將推動浙江省率先建設全球二維碼遷移計劃示范區,共同推進“浙食鏈”成為GM2D在全球的首個推廣應用項目。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 潘欣
經過我們一年多的時間跟努力以后,得到了國際物品編碼組織的高度認可。他們認為我們“浙食鏈”現在的很多的做法、標準、技術解決方案跟國際物品編碼組織提出來的GM2D(全球二維碼遷移計劃),很多的理念規則、標準的解決技術方案都是高度一致的。
潘欣表示,浙江市場監管局計劃到2025年以前,分三個階段率先在全球完成在食品行業的二維碼遷移工作,比全球提前兩年完成。
浙江在條碼研究與應用領域,取得過許多里程碑式的突破,從1992年杭州解百成為中國首個POS系統結算的商場,到2015年以阿里巴巴為首的40多家大型電商企業發出應用商品條碼聯合倡議,每一步變革都提升了商品數字化水平,促進了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 潘欣
在浙江我們先動,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們就可以占據先發的優勢。我們作為浙江的相關機構也好、相關的生產經營主體也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地去積累經驗,然后參與國際標準相關的制修訂工作。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充分地、深度地參與到國際數字規則的制定過程當中,提高我們浙江的話語權。
截至目前,全省系統注冊用戶18.7萬家,日活躍用戶6.1萬家,上鏈食品達8.7萬種,二維碼賦碼2335.37萬批次,出庫流轉流通3183.3萬批次,基本覆蓋省內主要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
來源:經視新聞
記者:武恒、何倫
編輯:徐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