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奈雪的茶再獲業內關注。有消息稱,奈雪的茶因即飲產品銷量大增,急需收購RTD(即飲飲品,Ready To Drink)產線,預計投資規模5到10億元。對于市場傳聞,奈雪的茶方面表示,公司確實在大力發展瓶裝飲料業務,2021年已成立了奈雪飲料科技公司,目前已向市場推出7款瓶裝茶產品。
事實上,瓶裝飲賽道早已是紅海,前有老牌瓶裝飲企業農夫山泉、娃哈哈、怡寶、康師傅等巨頭深耕多年,現有諸如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等新茶飲公司發力布局。新晉玩家能在群雄逐鹿的瓶裝飲賽道分一杯羹嗎?
一、新式茶飲品牌紛紛布局瓶裝茶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國內軟飲料市場發展40余年以來,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軟飲料市場之一,市場規模約6000億元。從細分市場來看,2020年中國軟飲料行業最大細分市場為包裝飲用水,占軟飲料37.64%的市場份額;即飲茶(瓶裝茶)緊隨其后,占比為19.64%,市場規模達千億。
廣闊的市場也孕育了“瓶裝水第一股”農夫山泉(09633.HK),以及近日傳出赴港上市的華潤怡寶等實力派選手。此外,近年來崛起的新消費品牌元氣森林也表現不俗。在過去的三年里,元氣森林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速增長,在2019-2021年間,完成了6.6億元、30億元和70億元銷售額的爆炸式增長。
千億的市場規模和元氣森林的成功,吸引了不少新式茶飲公司入局。除了奈雪的茶外,喜茶、蜜雪冰城、樂樂茶等品牌也在近兩年開始布局瓶裝飲賽道。
譬如,樂樂茶母公司上海茶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年底申請了“快樂茶”“瓶瓶茶”相關商標;茶顏悅色也在過去兩年里注冊了多家飲品公司,其經營范圍均包括飲料、冷飲和餐飲服務等;喜茶旗下子品牌喜小茶早在2020年6月18日就宣布推出第二個廠牌“喜小茶瓶裝廠”,截至目前,喜茶已先后推出了果汁茶、氣泡水、輕乳茶、暴檸茶4大系列瓶裝飲品。
此外,蜜雪冰城也于2021年9月28日得了“瓶子(雪王愛喝水)”外觀專利授權。 該外觀設計產品用于飲品包裝,包裝顯示瓶內為飲用純凈水。這意味著,蜜雪冰城也要開始進軍瓶裝飲料市場了。
還有許多跨界玩家推出功能性的瓶裝飲,欲分一杯羹。譬如,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推出宣稱“0糖、0脂、輕負擔”的玻尿酸飲用水,同仁堂推出“朋克養生”熬夜水等等。
二、瓶裝飲能成為新式茶飲品牌的新掘金賽道嗎?
有分析指出,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品牌選擇布局毛利相對較高的瓶裝飲賽道,一方面是為了對沖疫情影響,緩解員工和租金成本壓力;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多樣化的產品布局,拓展收入來源。
根據2021年財報,2021年奈雪的茶實現收入43.0億元,較去年上漲約40.5%;經調整后凈利潤虧損為1.45億元,盈利并未顯著改善,這也是奈雪的茶上市后連續四年虧損。并且,由于材料成本以及租金等各項剛性成本逐漸上升,加之線上訂單占比高達71.8%,奈雪的茶迫切需要開拓多樣化產品市場來提振業績。
進一步縱觀新式茶飲行業,有些品牌選擇出海,譬如以coco、老虎堂為代表的珍珠奶茶們,從2012年開始就已經進軍北美大陸,蜜雪冰城“下沉”越南市場,有些品牌不斷完善線下渠道的搭建,其實都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新的增長點。
但是,在瓶裝茶飲行業中,農夫山泉、怡寶、娃哈哈等老牌飲料巨頭尚在前方駐守,且業績增長顯著。據農夫山泉2021年財報顯示,2021年農夫山泉總收入為296.96億元,同比上升29.8%,并且其整體毛利率高達59.5%。其中,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為170.58億元,較2020年增長22.1%,包裝飲用水產品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為57.4%;茶飲料產品的全年收入為45.79億元,較2020年增長48.3%。
據觀研天下數據,截至2021年,農夫山泉市場占有率達到26.5%,位居第一;緊隨其后是華潤怡寶,市場占率為21.3%;康師傅、娃哈哈、百歲山、冰露品牌,市占率分別為10.1%、9.9%、7.4%、5.3%。
業內人士認為,不管是新消費品牌還是老牌飲料巨頭,開拓多樣化的產品市場是當下迫切需要的。但傳統的瓶裝飲料巨頭在渠道布局方面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并形成了一定壁壘,新入局的新式茶飲品牌短期內想在此賽道掘金并不容易。
對于新茶飲品牌來說,做到產品創新、優化全品類布局和降本增效的同時,還需在產業鏈、供應鏈搭建厚實壁壘,才能在這場眾多具有品牌影響力的群雄混戰中走得更長遠。
2010年,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曾公開表示,“飲料行業不過時,永遠是朝陽產業。”但新式茶飲品牌能否順利掘金這一賽道,打造自身的第二增長曲線,還要看各自的實力比拼,亟待時間來驗證。
關鍵詞: 永遠是朝陽產業的飲料行業迎來新的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