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新詞不斷冒出Web 3.0、元宇宙、Tokenisation、NFT、DeFi、DAO等等。這些年卦哥家做新聞工作,對所有與新流行科技相關的主題都有自然的好奇心,但這些新技術詞匯的技術內容似乎太高,我認為我們的非技術人員只要知道就行,不需要知道具體技術,直到技術創新的應用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大家再去學習這些東西就可以。
最近,這些新詞開始大量出現在我面前,這讓我有點焦慮,因為它們都與未來有關。如果我不掌握這些知識,似乎就沒有未來。
如果任何技術都能引發一種趨勢,這通常是因為它可以在某一領域創造巨大的利益,在戰爭期間用于新武器的研發,非戰爭期間就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隨著比特幣和以太坊的誕生,這一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變化在過去10年里一直存在,讓到處找賺錢機會的國際熱錢都蜂擁進去,然后就被當作是一場讓金融體系改變的的革命。
在這些年經濟發展中,中國一直想當國際金融服務的中心,即使我們沒有成為這次新金融的全球領導者,但也跟上了這一波的新金融革命發展。隨著數字經濟導致的這10年的金融行業變化,中國也持續的完善了一系列的相關監管體系,有了完善的監管體系其實就是官方已經允許在合法中尋找數字經濟下的金融體系新模式。
在歷次的新金融變化中,政府是不能作為限制創新的一方,是不能使用昨日的舊模式來管理金融的新模式。中國官方在今年已經多次對金融數字化發表了看法,高層也多次撰寫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觀點文章,都是在闡述中國在數字經濟中的政府觀點,這都是表現中國允許新金融創新的信號。Web 3.0和去中心化金融已經走進了所有重要經濟體,官方在引導發展之余也已經在做好風險防范。
由此可見,中國的立場是對區塊鏈金融持謹慎接納的態度,國資金融機構都在發展這方面的整體實力。因此,在過去的一年里,疫情中的數字經濟新企業越來越多。
因為卦哥家是研究金融的,所以我熟悉一些,但我也很好奇區塊鏈的分布式概念,畢竟它與反權威時代的趨勢有一定的共同點。如果不梳理這一技術主導的思潮,它也可能對治理構成一定的挑戰。
2014年以太坊共同創辦人伍德在2014年提出Web3.0概念,利用區塊鏈技術消除人們信任各大平臺的必要,甚至讓整個社會不必再依靠對體制和政府的信任來運作。
與用戶只能在網上看網站文章,不能自己創造和參與的Web 1.0,還有以網絡社交為特點的Web2.0,Web3.0的出現靠的是更democratic的概念吸引關注,它靠的是去中心化。Web3.0符合想徹底告別大政府管理下的新世代思潮,說直接一點就是對現行模式的改變。
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社會大量資本和對連帶金錢的控制帶來的權力全部聚集在上一代手中,他們掌握著社會最多的核心資源。年輕人擁有的是未來,強調新興概念,包括圍繞去中心化的各種應用,是實現未來發展的途徑之一。
去中心化真的是一個很誘惑基層和社會新人類的模式,區塊鏈技術讓互聯網式每一個行為,都記錄在分布于全世界的終端上,最后記錄在整個區塊鏈中,誰也別想隨意篡改,也沒有像淘寶騰訊和抖音這樣的平臺可以記錄用戶資料。
用戶使用區塊鏈是基于對區塊鏈算法的信任,而不是對公司或人的信任。卦哥家認為這是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但它也是一種營銷方式。事實上,由人類組成的社會是否可能純粹相信計算機計算而忽視人類的操作呢?
任何技術都應該是人類的共同資產,是整個人類社會都有權使用的公共場所。有了新的公共場所,人類社會必須建立新的共識,以保護每個人的權益。近年來,各國政府一直強調須建立新的社會合作模式,這是對區塊、人工智能、環境保護等新一代技術和概念的回應。這就是為什么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必須了解區塊鏈、Web3.0的最終原因。
誕生了新的公共場所,就可能發生一些新的公共事件悲劇。在沒有中心管理和自由使用的公共土地上,每個人都會試圖擴大他們可用的資源,但資源消耗的成本轉移給所有可以使用資源的人,這是人性中無法改變的貪婪。
穩定幣TerraUSD和Luna代幣最近的大跌,換個角度來說其實也算一次公共事件悲劇,給這一新興領域敲響了警鐘。隨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再次呼吁國會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會上授權監管穩定幣。
繞了一圈,區塊鏈技術在應用上有優勢,但卦哥家覺得去中心化并不是去監管化。無論在哪個領域,一個合理的監管中心,或高度信任的政府及其法律法規,仍然是普通人的可靠保障。
關鍵詞: 去中心化并非去監管化 到底Web3 0是什么意思 區塊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