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Web3.0正成為創投機構最希望搶占的新風口。在海外市場,橋水基金、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大舉入場投資Web3.0,多支專注投資Web3.0領域的新基金也在今年紛紛成立。
比如3月7日,風險投資公司Griffin Gaming Partners宣布新基金成立,規模7.5億美元,該基金將投資游戲內容、軟件基礎設施和社交平臺以及與游戲相關的Web3.0公司。
3月11日,風險投資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承諾從現有基金中投資2.5億美元,用于投資三個核心領域的Web3.0項目:消費者去中心化金融(DeFi)、基礎設施和其他“支持技術”。3月23日,a16z前合伙人Katie Haun領導的風投機構Haun Ventures宣布已籌集了15億美元資金,來支持 Web3.0的發展。
在國內市場,創投機構對Web3.0的關注也逐步升溫。“現在討論Web3.0就像1998年時討論互聯網一樣,它的興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位一線創投機構的合伙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他表示,跟共享經濟、小程序、社區團購等過去出現的創業風口不同,Web3.0不是階段性某個行業的興起,而是長期一代生產關系的升級。他目前非常關注Web3.0領域,并且在全球范圍內參投了多家一線的Web3.0基金。
“Web2.0基礎設施的鋪墊,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的發展,共同帶來了Web3.0的興起。它是一場很大的社會化變革,這種變革會出現在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馳星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郭浩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郭浩然透露,馳星創投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在海外募集Web3.0基金,以便在全球范圍內系統化投資及孵化Web3.0創新公司。另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國內投資機構如華映資本等也正在長期跟蹤Web3.0的最新進展和投資機會,并計劃在2022年開始對Web3.0相關領域開展投資布局。
相比以往的Web1.0、Web2.0,Web3.0時代將帶來哪些創新?海內外風投機構空前關注背后,意味著怎樣的投資機會,又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Web3.0行業爆發式增長,紅杉、a16z等跑步入場
從Web1.0到Web2.0、Web3.0的不斷演變,是互聯網形態的逐漸進化。具體來說,2004年以前可以看做是Web1.0時代,當時的互聯網是“只讀”的互聯網,代表性企業包括雅虎、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但隨著用戶越來越多,Web1.0的瓶頸也愈發明顯,用戶無法與頁面的內容進行良好的交互。
由此Web2.0應運而生,在2004年至今的Web2.0時代,不再完全由門戶網站決定內容的生產和展示,各大互聯網平臺產生了大量PGC、UGC內容。用戶能夠跟網絡產生交互,這個階段的互聯網可以稱之為“交互”互聯網,代表性企業包括Google、 Facebook、BAT等諸多平臺型互聯網企業。
近年來,當Web2.0發展日趨完善,同樣也出現了新的瓶頸。從平臺角度來說,互聯網應用變得越來越封閉和壟斷,權力過于集中。從用戶角度來說,用戶的大量數據被互聯網平臺把控,隱私泄露問題頻繁出現。
Web3.0的出現打破了Web2.0的局限性,其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4年,以太網聯合創始人、Polkadot創始人Gavin Wood,在博客《Insights into a Modern World》中首次明確提出Web3.0:信息將由用戶自己發布、 保管、不可追溯且永遠不會泄露,用戶的任何行為將不需要任何中間機構來幫助傳遞,用戶不再需要在不同中心化平臺創建多重身份,而是有一個去中心化的通用數字身份體系。
在Gavin Wood最早提出Web3.0概念時,并沒有在業內引起普遍共識。近年來,由于區塊鏈、邊緣計算、AI等底層技術的不斷成熟,加密數字貨幣的體量不斷增大,以及NFT、元宇宙概念的普及等因素,Web3.0行業規模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鏈游、DAO、DEFI、NFT、socialfi等諸多細分賽道都充滿投資機會。
由此,諸多海外VC機構聞風而動,多支專注投資Web3.0領域的新基金紛紛成立。在這場對Web3.0領域的攻城略地中,最讓惹人矚目的當屬知名機構紅杉資本。去年,它曾打破VC界傳統的10年周期制度,成立常青基金激進轉型,這讓其在所看好領域的投資獲得更高的靈活度。
如今,紅杉資本正為Web3.0和加密貨幣的投資備足彈藥。2月18日,紅杉資本宣布推出一支專注于加密貨幣的投資基金,資金規模在5億至6億美元之間。這支加密基金將主要投資加密項目,包括已經在加密交易所上市和尚未上市的代幣。
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1月到4月,紅杉資本正以每周一家的投資速度,共投資了17家Web3.0公司。例如在今年3月7日,紅杉資本參與了Web3.0應用程序擴展和隱私系統Espresso Systems的3200萬美元融資。3月9日,Web3.0基礎設施公司、電子協議簽署平臺EthSign完成1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Sequoia Capital India(紅杉資本印度)和Mirana Ventures領投。
另外,投資過Facebook、Twitter等明星企業的風投機構a16z,也是Web3.0領域最篤定的投資者。據了解,a16z成功投資了Coinbase、OpenSea等區塊鏈頭部項目。其管理著總計192億美元資金,其中圍繞Web3.0領域的基金推出過3期,總額30億美元。基金所針對投資方向包括:加密支付方式、加密價值存儲、DeFi(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內容平臺、高性能可編程的區塊鏈。
國內投資人密切關注Web3.0,呼吁創業者具備全球化視角
相比海外VC對Web3.0投資的如火如荼,國內創投機構對Web3.0表現出強烈的關注和興趣,但出手投資的尚在少數。一位長期關注Web3.0領域的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這背后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在國內市場,Web3.0領域在監管合規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未知性。
第二,Web3.0項目更多還是需要用美元或者加密貨幣去投資,人民幣基金很難參與其中,這也過濾掉了很多機構。同時,對Web3.0的投資需要機構有更高的風險容忍度,并且精通股票市場、加密交易所市場等多種退出方式,對傳統VC在投資決策上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第三,由于Web3.0是當下的風口,行業里頭部項目估值很高。同時行業也魚龍混雜,一些創業者懷有不同目的入場,甚至存在團隊跑路和作惡的風險,需要投資機構花更多時間進行甄別。
“國內的Web3.0投資還在布道的階段,炒概念、看熱鬧的很多。國內是否會出現合法合規的類似以太坊的‘Web3.0’生態,以什么方式出現?傳統產業如何圍繞‘產業鏈數據化’進行價值升級?很多投資人在這些方面想得不夠透徹。”郭浩然說。
據了解,馳星創投成立于2016年,由元禾母基金及思必馳等聯合發起,專注于投資人工智能行業早期項目。“我們長期關注人工智能和數據,積累的行業認知跟全球保持同步。Web3.0構建在數據價值化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基礎上,近兩年我們非常關注該領域的項目。”郭浩然說。
據了解,近兩年,馳星創投天使投資了多家Web3.0領域相關的初創項目,包括數字人公司FACEGOOD (量子動力)、數字服裝公司心咚科技等。郭浩然透露,FACEGOOD與心咚科技后續都拿到了國內或國外知名機構的投資。
郭浩然表示,團隊目前的投資策略是,在國內市場,馳星創投將繼續在人工智能和數據領域進行投資,并尋求與Web3.0發展的協同性。在海外市場,馳星創投計劃全球范圍內系統化投資孵化Web3.0創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