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佬張朝陽憑借教物理課再次走紅之后,人們也翻出了他之前接受采訪的視頻。張朝陽表示,年輕人的確很不容易,因此不要過度努力。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就算你努力了,也不一定能行,不一定有機會,這反而會對你的身心造成傷害。
他的這番話被網友評為“人間清醒接地氣”。
那么年輕人該怎么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張朝陽也給出了建議:面對現實,認真研究適合自己的機會到底在哪?
張朝陽的這段話看似是一個長輩對年輕人的叮囑,實際上可能正是他年輕的時候踩過的坑。
張朝陽的成功有必然原因,也有偶然原因。
必然原因主要表現在了他不拘一格的學霸精神上面。很多人的印象里,學霸應該是一個沉默寡言,樣子呆呆,只會做題的機器。張朝陽打破了人們對于學霸的印象。
1981年,17歲的張朝陽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這里張朝陽也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繼續拿第一。至于為什么要拿第一,并不清楚,可能是高中時期就一直是第一。
請注意張朝陽上大學的時間點,上世紀80年代初,更何況還是清華大學,當時畢業是包分配的。就算張朝陽沒有出國,前途已經十分光明。
不過張朝陽趕上了出國留學熱,1986年,張朝陽拿到了李政道獎學金,繼續到麻省理工大學深造。
到了美國之后,張朝陽開始釋放自己的青春,戴著墨鏡,穿著Polo杉,留著馬尾辮,開著敞篷跑車,這是張朝陽想要的青春。
1993年,29歲的張朝陽博士畢業。他并沒有立馬回國,而是選擇在麻省理工繼續博士后研究,張朝陽也成了麻省理工亞太地區中國地區的聯絡負責人。
由于當時的中國在快速發展,張朝陽也會陪著麻省理工的領導到中國訪問。張朝陽回國后發現一切變化太快,美國發生過的事情也會在中國發生,互聯網將是最大的風口。
1995年,張朝陽就拿著導師的風險投資回國創立了愛特信公司。不過一開始并不知道干什么,只是與當時美國同學合作,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業務。
在摸索了3年之后,張朝陽才決定成立門戶網站搜狐,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網易的啟發。
俗話說:“趕上了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張朝陽突然就趕上了第一波互聯網的門戶網站熱潮。搜狐成立兩年之后,就成功上市了,張朝陽也成為了一個非常年輕的億萬富翁。
再來回看一下時間節點,當時的人們能夠一個月賺1000塊錢就不錯了,非常厲害的人一個月可以賺到1萬塊錢。可是張朝陽直接是億萬富翁,簡直是人生巔峰的表率。
當時大學的年輕人都會羨慕張朝陽,以張朝陽為榜樣。地位跟前幾年的馬云不相上下。
張朝陽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馬云、馬化騰還在為公司的下一輪融資頭疼。
不過風水輪流轉,張朝陽的巔峰也沒有待太長時間,畢竟門戶網站太過依賴于廣告收入,很難有其他方面的收入。不管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他們都沒有急著變現,而是先讓用戶不斷上漲,用戶多了,變現的方式也有很多。
張朝陽難道沒有意識到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崛起嗎?
肯定也看到了,可是后面不管搜狐再怎么補救,張朝陽再怎么努力,依然于事無補。這就是選擇的重要性。
假設張朝陽當時看到了美國的亞馬遜,回國之后也來創立一家類似于亞馬遜之類的購物網站,堅持到現在,說不定它才是阿里巴巴,張朝陽依然是互聯網最頂級的大佬。
只是生活沒有假設,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選擇永遠是大于努力的。
我也跟很多年輕人聊過天,他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自己只是看到別人在加班,自己也就不自覺加班了,當你問他想要什么樣的人生時,他會告訴你不知道。
明明只有30歲,可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看起來就像是40歲以上,雙眼渾濁,目光呆滯。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狀態,也許是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了,我們接下來到底該選擇一個什么樣的事業?
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事業要符合三個特點:趨勢向上、全力以赴、敢于堅持。
這個時代有各種各樣的機會來誘惑著我們,可是有很多并不適合我們的個性。我們只能選擇跟自己性格相符的行業,而且這個行業未來是一個朝陽行業。這是一個大的方向,只有這個大方向對了,你才可以真正做到全力以赴和堅持。
當然,也一定要給自己留出休息的時間,不要逼自己太狠。每個人的節奏是不一樣的,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創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臺!
在新商業的世界里,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淘汰的產品和過時的商業模式,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創新能力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
關鍵詞: 張朝陽年輕人不要太努力 不一定成功 還會傷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