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對他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在描述他的時候都很容易聯想到“狂人”或是“瘋子”之類的詞匯。
當然,至于帶不帶貶義,就因人而異。
認為馬斯克仗著“鈔能力”肆意妄為的人不少,但覺得他敢作敢為的人也很多,他的一言一行在各種語言的社交媒體上都能引起大量的爭議。
這幾天,一場推特收購案,又讓這位自帶“熱搜”的富豪在全球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上個月,馬斯克突然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個問卷調查,詢問他的關注者們,有沒有覺得,號稱維護“言論自由”的推特,其實言論并不自由?
這一投票的結果呈現出一面倒的態勢:認為推特嚴格遵守了“言論自由原則”的投票網民比例不到三成(29.6%),而持相反觀點的則高達70.4%。
結果并不令人意外,最近幾年來,推特“捂嘴”的事實在干得太多了,包括但不限于:
美國大選中對拜登次子“電腦門”事件限流、刪帖,一度為自己贏得了“推特勒”(指推特像希特勒一樣)的“美名”;
“封殺”前總統特朗普的推特賬號,為此特朗普還出品了自己的社交媒體App;
俄烏沖突之后阻止俄羅斯媒體發聲,卻允許對支持俄羅斯的言論發起攻擊甚至威脅;
更多不利于美國、不利于現政府的聲音消失與無形之中,我們甚至不可能會知道。
馬斯克隨后宣布,出于對推特“言論自由”的不滿,將出資收購推特。
推特對此如臨大敵,想方設法阻止馬斯克的全面收購,甚至拋出了“毒丸計劃”。
但最終,在4月25日,馬斯克嫻熟地發動了自己的“鈔能力”,以每股54.20美元(整體440億美元)的價格,將推特收入囊中。
推特高層沉默了,這是一個無法拒絕的高價格,他們現在只能全體起立,鼓掌歡迎馬斯克成為推特老板。
收購之后,馬斯克難掩興奮,在推特上表示,希望推特能夠成為繼續為人們提供表達不同意見的平臺,并將在未來公開推特公司的算法,以透明化內容推薦和屏蔽的具體邏輯。
“言論自由是民主政治運行的基石,而推特正是一個數字化的城鎮廣場,人們在此辯論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事務。”
收購推特,可能只是個開始。
28日,馬斯克又在推特上發出新的震撼信息:“接下來我要收購可口可樂公司,再把可卡因重新加進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止因為可口可樂的影響力,更因為馬斯克口中的“重新加入可卡因”。
早期,可口可樂開發的初衷就是藥用,配方里含有可卡因和咖啡因,“Coca”的名字也是從古柯葉(CoCa)和可樂果(Cola)兩種成分中來的。因為一個意外,配制藥劑的藥劑師發現,加入蘇打和糖水的“Coca”味道還不錯。
從此以后,去掉了可卡因、加入蔗糖和大量的可口可樂,才作為一種大眾飲品開始販售。
馬斯克準備讓可卡因“重回”配方表中,這話嚴格說來沒問題,但前提是,他得收購可口可樂。
至今已經有136年歷史的可口可樂,上市都已經有將近一百年,股權結構比推特更合理,馬斯克想“復刻”收購推特的手段,恐怕很難。
并且,盡管馬斯克是全球首富,但在可口可樂面前還是少了點。
可口可樂公司剛剛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財報,最新總市值為2839億美元。而彭博富豪榜4月27日最新數據,馬斯克的個人財富為2520億美元。
除此之外,馬斯克收購推特可能還有別的理由。
外界已經有不少分析認為,馬斯克之所以對推特如此感興趣,可能是因為發現了推特的“政治效用”。畢竟在商業上,他已經大獲成功,下一步想進軍政界,也不是不可能。
而這時候,推特就成為了他最好的幫手。
至于可口可樂,大概對從政是不會有什么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