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區域要適應一個地區能否構建智能產業園區,關鍵要看它本區域或周邊區域智能化程度提供的市場需求以及人力資源、科技知識的支撐。
譬如,深圳適合發展智能產業園區。因為,深圳對高端人才的集聚力非常高,源頭創新能力非常強大,在將智能科技轉化為終端產品、轉化為硬件載體的過程里,又有東莞、惠州等城市強大的制造能力的支撐。 因此,從區位、生產要素、市場需求、產業基礎、政策規劃、創新能力等維度來衡量發展智能產業園區的適用性,都是滿分的。
規劃思維要系統產業園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生態系統,也是城市產業生態系統里面的子系統,因此,產業園區規劃需要有系統思維。
1、產業系統思維
園區如果占地空間比較大,適合引進多種產業,需要明確主導產業與關聯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布局在園區,關聯產業可以布局在園區里面或者周邊。一個園區,如果是引進一種產業的專業園區,則需要明確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
2、區域系統思維
園區的產業系統需要與周邊區域的產業系統協同發展:處于上中下游的同一縱向價值鏈的不同園區,考慮產業對接,共享資源與市場;處于橫向的相關聯產業的不同園區,考慮產業錯位發展,共享資源與市場。
3、戰略系統思維
產業園區是比較完整的產業生態,需要開發運營主體具有較大運營體量、足夠“自持運營”能力,這又需要園區開發運營主體制定很好的開發運營戰略。
可以將園區建設質量推進新層次,園區主題、招商方式、運營服務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都可以進行創新。
園區主題的提煉需要精簡,定位瞄準細分領域,實行差異化經營;園區招商需要與產業規劃無縫對接,需要對目標產業與企業深入了解,建立項目庫。
產業園區需要培育企業成長、培育園區未來的現金流。智能產業園區入駐企業的更多是新生企業,更需要各種培育服務,服務創新提高園區可持續競爭優勢。(圖文來源于網絡)
關鍵詞: 智能制造園區如何做好產業規劃 智能制造 系統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