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丁當
編輯|管丟丟
4月22日,網絡問答社區知乎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開盤即破發,跌幅一度超25%。
赴港上市前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的最新一批《外國公司問責法》“預摘牌”名單中,知乎在列。
去年3月26日,知乎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以每股ADS(美國存托證券)9.5美元的發行價,發行5500萬股ADS(行使超額配售權前),并同步進行2.5億美元的私募配售(CPP)。通過IPO和私募配售,知乎共募資8.5億美元(全額行使超額配售權后)。
此次登陸港股,知乎采用了雙重上市的方式,成為首家以雙重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股互聯網公司。據悉,知乎共發售來自早期投資者的2600萬股公司A類普通股,售股股東將收到全球發售的全部所得款項凈額近8億港幣,與此同時不增發新股。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知乎的營收主要來源于在線廣告、付費會員、內容商業化解決方案和其他業務(主要包括職業培訓和電商服務)。
作為一家以優質問答內容起家的線上社區平臺,知乎的主要營收源于廣告,這種方式并不利于用戶粘性的建立。雖然2019年至2021年,三年來知乎廣告收入的占比在連年下降,分別為86.1%、62.4%和39.2%,但內容商業化解決方案(為品牌和商戶提供完美融合于社區的線上內容營銷方案)占比卻連年增加,分別為0.1%、10.0%和32.9%。三年來知乎的平均月活用戶雖然在連續增長,分別為4800萬、6850萬、9590萬人,但平均每月用戶訂閱的付費率增長卻并不明顯,分別為1.2%、3.4%和5.3%。
在眾多答主紛紛出走后,知乎開始面臨內容質量下降、用戶活躍度下降、營收增長不足、變現困難等諸多問題。此前,知乎視頻曾被爆裁員,這是2月以來,知乎視頻第3次傳出裁員消息。對此,知乎三次否認裁員,并稱,視頻是知乎內容生態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近期,知乎又宣布將“想法”功能重新調回首頁,取代了“視頻”入口。推進了兩年的“視頻化”再次面臨新的調整。
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知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7億元、13.52億元和29.59億元人民幣,凈虧損分別為10.04億元、5.18億元和12.99億元,可見三年來知乎的營收雖然在增加,但凈虧損也在增加。
成立11年的知乎,在商業化探索的道路上似乎并未找到答案。面對現在的知乎,是走還是留,投資人們的抉擇變得搖擺不定。幾家原始股東選擇撤離,但知乎背靠的一眾互聯網資本依然選擇相信它,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和莉莉絲游戲在美股上市前就通過私募配售(CPP)的方式合計認購了知乎2.5億美元的等值股份,招股書顯示,騰訊目前仍持股12.02%,超過知乎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源11.64%的持股比例。
2017年,今日資本領投知乎1億美元D輪融資,今日資本創始合伙人、總裁徐新表示,C輪時錯過知乎非常遺憾,這次終于等到機會。“現今的知乎已經不僅只代表問與答,當它能夠進一步圍繞知識的供需解決有所突破時,就有可能成為滿足用戶多場景內容消費和更多需求的偉大公司。”當時的徐新說。
然而,在參投了知乎的E輪融資后,今日資本的身影并未出現在知乎后續幾輪融資的資方名單中。據悉,美股IPO上市前,今日資本持有知乎1629.44萬股,而在港股IPO前,今日資本持有知乎1533.19萬股。知乎在港股成功上市后,今日資本的持股數量將變為333.19萬股,這就意味著今日資本將通過此次港股IPO減持1200萬股,占其總持股數量的78%,可謂是“清倉式”減持。
除了徐新的今日資本,其他幾個原始股東也進行了減持。此次港股上市,創新工場、啟明創投、賽富分別賣出750萬股、316.58萬股、325.018萬股。
關鍵詞: 知乎二次上市 曾經看好知乎的投資人選擇撤退 今日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