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這尊屹立不倒的“大佛”,一直都是互聯網行業的標桿。
但英雄遲暮,阿里也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互聯網行業作為上一個時代的風口,阿里從中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革新了固有的傳統線下銷售模式。
與此同時,國人的支付方式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2020年時,阿里的市值更是一舉突破了8000萬億(美元)。
不過從這以后,阿里的市值又開始走向了下坡路,2021年市值降到4000億,2022年市值又降到2914億,再次回到了初始水平。
其實不難發現,不僅是阿里,似乎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走下坡路。
不過在互聯網發展的20多年里,阿里僅憑一己之力就改變了國人的購物習慣與支付方式。
說實話的確有些不可思議。也正因為如此,阿里也漸漸成了互聯網行業中的龍頭。
阿里創始人馬云的奮斗史激勵著每一個人,在阿里20周年慶典上,所有國人一同見證了馬云的光榮退休。
所謂時勢造英雄,馬云趕上了好時候,成了受人敬仰的企業家功成身退。
與此同時,互聯網行業也開始走向下坡。
說白了,互聯網行業的迅速崛起其實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雖然互聯網行業的馬云退休了,但是在時代的重新選擇下,在其他行業還會涌現出像馬云一樣的企業家。
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還是房地產行業,都有一個興衰的周期。
例如房地產行業,過去房價看漲20年,可2021年下半年以后,樓市步入下半場,房地產的紅利戛然而止。
其實互聯網行業也是這樣,紅利消失成本增加,與此同時還有政策導向與疫時代影響,這些因素不得不讓已經飽和的互聯網走向下坡。
再想通過下沉式挖掘客戶量已經不現實。
所以,即便是目前的阿里、騰訊等龍頭企業也在面臨這樣的難題。現在唯一能夠拓展新客戶的渠道可能就只有國外了,但國外成本高且轉化率低又將會成為新的問題。
說實話,阿里也是點背,2020年阿里風頭正盛正準備大步流星地向前發展時,卻收到了監管部門的罰款通知。
因為根據部分商家舉報,阿里存在京東淘寶二選一的霸王條款,阿里被罰了182億。
而這件事也成了阿里發展的轉折點,由于負面消息不斷,阿里的許多用戶都轉去了其他平臺。
與此同時,在質量與物流方面有來自京東的沖擊,在價格方面又受到了拼多多的沖擊。
所以淘寶的市場已經越來越不占優勢,至于線上帶貨的直播平臺更是受到了短視頻行業的沖擊。
據統計,2021年阿里最后一個季度的凈利潤縮水近75%,股價更是一跌再跌,回到了最初水平。
自此,阿里正式從神壇上走下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阿里的市場份額在被擠占的同時,螞蟻集團的上市也以失敗告終。
2020年阿里市值達到8000億,主要是因為在當時螞蟻集團正準備上市,而許多股民都在申購股票,等待上市后能夠迎來大漲。
但事與愿違,螞蟻集團的上市最終以失敗告終,再加上后來壟斷這件事,阿里的股票也因此一落千丈。
截止目前阿里已經從市值第一降到了第三。
現在看來,與2020年相比,阿里的市值已經蒸發近半數以上。反觀馬化騰騰訊這邊,市值一路上升目前已經達到了3萬億(港元)。
阿里的市值走低,也讓馬云中國首富的位置易主,根據2022年中國富豪榜單顯示,馬云已經下滑到第10位。
不過讓人最意想不到的是,在阿里市值最高的時候,馬云卻在不斷減持自己手中的股票。
截止到2022年,馬云的持股比例已經不足5%,這或許真的印證了馬云的那句話“我對錢并不感興趣”。
阿里市值下滑,損失最大的無疑是它的股東們,其中持股比例24%的軟銀集團可謂損失慘重,與馬云不斷減持股權相比,真的有些相形見絀。
不過在外灘事件之后,馬云的口碑也大不如前,從進入2021年以后已經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互聯網行業享受了20年的市場紅利,造就了馬云、馬化騰這一批有為的企業家,說實話這一切都要歸結于這個時代的功勞。
而互聯網逐漸走向下坡,也基本順應了這個時代的趨勢。
俗話說盛極必衰,對于阿里跌落神壇,股價下跌以及市值縮水,你怎么看?
關鍵詞: 市值蒸發3 8萬億 阿里又重新回到了原點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