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助力的美的集團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西門子

發布時間:2022-04-18 07:10:55  |  來源:騰訊網  

發展歷程

1. 初創期

1968年創辦美的前身“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并由何享健擔任組長,主要以生產塑料瓶蓋等簡易的小型塑料制品為主

1975年開始生產五金制品、橡膠配件和標準零件等,并更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塑料金屬制品廠”

1976年更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汽車配件廠”,開始生產汽車配件

1979年開始生產發電機

2. 成長期

1980年從電風扇配件供應商起步,正式跨入家電行業,

1981年啟用“美的”品牌

1984年推出全塑風扇替代金屬風扇,一炮而紅,并于當年更名為“順德縣美的家用電器公司”

1985年開始制造空調

1988年獲得直營進出口權,是國內首家獲此殊榮的鄉鎮企業

1992年順德縣由此開展股份制改革,搶抓股改試點, “廣東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3. 開拓期

1993年成立電機公司和電飯煲公司,與日本三洋合作,引進IH模糊邏輯電腦電飯煲

1997年收購清江電機,進入大型工業電機領域

1998年成立蕪湖制冷公司、工業設計公司,收購東芝萬家樂進入空調壓縮機領域

1999年成立信息技術公司、物流公司、電工材料公司

2000年與意大利梅洛尼合作,開展洗碗機業務

2001年新項目MDV、微波爐、飲水機、洗碗機、燃氣具等相繼投產,同年收購日本三洋的磁控管工廠,進入磁控管領域

2003年相繼收購云南、湖南客車企業,正式進軍汽車業,進入多元化發展

2003年前后跨界收購云南、湖南客車汽車,進軍汽車業

4. 成就期

2004年與東芝開利簽署合作協議,先后收購榮事達、華凌,制冷產業實力全面提升

2004年與重慶GE組建中央空調公司,進入中央空調領域

2005年收購江蘇春花

2007年第一個海外基地在越南建成投產

2008年4月收購江蘇小天鵝,并與榮事達進行全面整合,建立完善的洗衣機產業鏈

2010年收購開利埃及子公司Miraco32.5%股權,進入非洲市場

5. 帝國期

2011年收購開利拉美空調業務,成立美的-開利拉美空調合資公司,推進國際化

2012年8月25日,創始人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接任

2013年9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

2015年與日本安川電機合資,進軍機器人市場

2016年3月30日,31億元購東芝白家電業務80%股權,同年收購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高創

2018年推出高端品牌“COLMO”和互聯網品牌“布谷”,并重啟“WAHIN”

2020年12月11日收購菱王電梯,正式進軍電梯業務

2020年收購萬東醫療、合康新能29.09%和18.73%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布局醫療器械、工業自動化和新能源汽車領域

2021年11月23日,宣布擬全面收購德國庫卡股權

歷年營收數據

2015年,實現營收1384.41億,同比增長-2.28%,歸母凈利潤127.07億,同比增長20.99%

2016年,實現營收1590.44億,同比增長14.88%,歸母凈利潤146.84億,同比增長15.56%

2017年,實現營收2407.12億,同比增長51.35%,歸母凈利潤172.83億,同比增長17.70%

2018年,實現營收2596.64億,同比增長7.87%,歸母凈利潤202.31億,同比增長17.05%

2019年,實現營收2782.16億,同比增長7.14%,歸母凈利潤242.11億,同比增長19.68%

2020年,實現營收2842.21億,同比增長2.16%,歸母凈利潤272.23億,同比增長12.44%

2021年,預計實現營收約3267.07億,同比增長約18%,歸母凈利潤293.82億,同比增長約7.93%

暖通空調和消費電器營收占比約80%

內銷和外銷收入比例較為穩定,長年保持在57%和43%

研發體系

1. 四級研發體系

包括產品開發、個性技術研究、 共性技術研究、顛覆性研究

研究范圍涵蓋跨界融合、人工智能等33個研究領域

保證“研究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

2. “2 + 4 + N”全球化研發網絡

國內以順德總部全球創新中心和籌建中的上海全球創新園區為核心

海外以美國研發中心、德國研發中心、日本研發中心、意大利米蘭設計中心為主

全球 28 個研發中心和 34 個主要生產基地

數字變革路徑

1. 632項目 -- 6個運營系統、3個管理平臺和2個技術平臺

2. T+3模式 -- 變“以產定銷”為“以銷定產”,通過效率驅動,提高產品開發的成功率

3. 美云智數 -- 工業互聯網2.0數智驅動新平臺,實現了以數據應用驅動的全價值鏈運營,完整地覆蓋了研發能力、訂單預定、計劃能力、柔性制造、采購能力、品質跟蹤、物流能力、客服安裝等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

銷售渠道

1. 2005年以前,采取“代理商制度”,可以概括為“美的電器 - 一級代理商 - 二級代理商 - 經銷商”

2. 2005-2011年,建立區域營銷分公司,2009年,成立中國營銷總部

3. 2011-2012年,冰洗及日電集團重回代理商制度,空調仍沿用區域營銷分公司制度

4. 2013 - 至今,一方面大力發展電商,推動O2O新零售;另一方面推行“T+3”模式,驅動渠道流程重塑

事業群

ToC

1. 智慧家居事業群:提供智能家電、智能家居及服務,下轄品牌美的、小天鵝、東芝等,集團第二大收入來源

產品主要分為三類

(1)空調(家用和中央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為代表的白色家電

(2)洗碗機、抽油煙機和燃氣灶為代表的廚電

(3)電飯煲、電磁爐、電烤箱等小家電

ToB -- 業務相互關聯,具有更強的協同效應

2. 美的工業技術:為家電、汽車、工控及3C業務提供核心部件,擁有美芝、威靈、東芝、高創等多個品牌

3. 暖通與樓宇事業群:為樓宇服務提供整體方案,包括菱王電梯、美智光電、美的暖通與樓宇等品牌,暖通空調業務是集團主要收入來源

4. 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群:基于機器人的解決方案,包括工業機器人、物流自動化等解決方案,包括庫卡、安得智聯、瑞士格等品牌

5. 數字化創新業務:在數字化轉型中孵化的新業務,如各種軟件服務、無人零售解決方案,品牌包括美云智數、美智科技等

品牌管理

美的 -- 主打國內消費市場,覆蓋多個品類

COLMO -- 主打國內高端市場,主要面向在科技、功能方面有需求的高消費人群

小天鵝 -- 主要為國內中高端市場,以洗衣機為主

東芝 -- 全品類覆蓋東南亞、日本、美國等地區中高端產品

美芝 -- 全球壓縮機龍頭企業,累計銷量突破5億,在旋轉式壓縮機和往復式壓縮機市場的全球市占率分別達到32%和12%

Comfee -- 布局歐洲、美國、拉美市場,主打廚電

Clivet -- 商用中央空調為主

Master Kitchen -- 主打意大利和國內市場的高端廚電

Eureka -- 主打北美市場的清潔電器類

華凌 -- 主打國內年輕市場,包括空調、冰箱、廚電等產品

布谷 -- 主打國內年輕和大眾化市場,覆蓋各類小電器

菱王電梯 -- 國內電梯市場被外資品牌壟斷,國產替代化前景巨大

威靈電機 —— 全球白色家電核心機電部件制造商之一,空調電機和洗衣機電機全球市占率分別達到28%和15%,借力新組件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

合康新能 —— 在高壓變頻器領域中,合康市場份額占比位于前列,助力集團提升工業自動化產業鏈協同

萬東醫療 —— 國內DR、MRI領域穩居行業第一

iBuilding -- 樓宇數字化平臺,M—BMS智慧樓系統,利用數字化管理對樓宇進行成本、能源、系統、設備全方位提效

庫卡 -- 與美的產生協同效應,可以幫助集團提高整體制造水平,反之集團可以幫助庫卡拓展全球機器人市場

美云智數 -- 工業互聯網平臺 M.IoT,客戶包括長安汽車、比亞迪、古井貢酒、中糧集團、蒙娜麗莎、萬科、東方航空等300多個行業領先企業

Swisslog -- 瑞仕格,全球領先的物流自動化系統集成商

近幾年估值變化情況

1. 2013年到2016年上半年:10倍估值中樞上下波動

空調行業由于連續兩年的涼夏和競爭對手格力每年增長200億營收目標下大舉壓貨,導致行業庫存高企,行業競爭慘烈

隨著2015下半年牛市結束,美的估值一度下跌至8倍左右

2. 2016下半年到2018年初:估值一路修復,上升至20多倍

估值修復,市場偏好演繹到極致,“消費升級”成為熱門詞匯

QFII對家電板塊的配置偏好也使得板塊估值得到了有利支撐

2016下半年隨著空調銷售數據的好轉以及去庫存結束,估值開始逐步提升

3. 2018年初到2019年年初:估值下跌

外部環境看,2018年在貿易戰、內需疲弱等外部因素刺激

部分房企銷售期房但是因為資金緊張遲遲未竣工交付,導致地產后周期的家電行業景氣度陷于低谷,估值從20倍以上一度又跌至接近10 倍的區間

4. 2019一季度到2021年2月:穩定在15-20倍之間,機構抱團下一度突破25倍

地產邊際放松,地產政策看逐步由壓制轉穩

家電消費刺激政策發布,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

5. 2021年的2月到21年7月份下降,最終穩定在15倍左右

抱團的消費品板塊調整

營收體量越來越大,市場對于未來的增長空間存在較大疑慮

關鍵詞: B端助力的美的集團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西門子 德國庫卡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