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狐公司創始人兼CEO 陳冉
一年前,2021年3月,曾經幫助Evernote落地為印象筆記的紅杉寬帶宣布,將GitLab“帶到”中國本土,成立了極狐公司。如今,再來回顧過去的一年,極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冉用“風雨兼程、痛并快樂”來總結極狐公司的初創感受。
在開源的世界里,GitLab可以說是鼎鼎大名。這個2011年推出的開源項目,主要提供的是一個覆蓋DevOps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平臺。其價值是為IT工程師提供整個DevOps生命周期內的單一數據存儲、用戶界面和權限模型,從而幫助IT工程師通過更高效的協作和更高的專注度來縮短軟件開發周期時間。到目前為止,GitLab社區已擁有數千名開發者與數百萬用戶,以及來自68個國家的1300余名團隊成員:從初創企業到全球企業,全球有10萬多家企業或機構正采用GitLab進行高質量的軟件開發與交付。
極狐公司創立之時,開源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用戶認可,也開始涌現出眾多本地開源平臺。因此要在中國運營一個開源項目——一個與以往所有的IT軟件、硬件、技術和服務都不相同的IT技術服務機構——面臨的挑戰還是相當多的。
首先,極狐公司必須有明確的自身定位:商業化一直都是都是開源項目繞不開的問題,而作為中國本土的公司,應該與GitLab之間建立怎樣關系?這決定了其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掌控制定本土市場技術、市場、服務、商業模式等相關政策的權利,直接關系到在中國本地市場的商業化能否更現實有效。
其次,作為從技術到應用的中間環節,開源項目的核心價值依然是解決用戶的現實問題。而GitLab作為一家已經相當成熟的國際化開源社區,極狐公司是否能夠通過制定相關的技術推廣策略和服務應用模式,使其真正解決本土用戶的現實問題和真實需求,將是決定其能否獲得更大市場的關鍵。
最后,身處一個最活躍的IT領域,開源理念強調社區的貢獻和生態的完整,在一個充分開放的市場中,極狐公司該如何一邊豐富自己的朋友圈,一邊又能根據技術發展制定自身未來的發展軌跡,將成為市場對極狐公司成長性判斷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一,極狐公司擁有獨家且不可撤銷的GitLab產品技術和IP授權。第二,基本獨立自主的研發能力,我們不單單基于GitLab,甚至可以自主研發、孵化超越GitLab本地化技術和產品。第三,國內公司自主運營、獨立運營,是完全百分之百的本土公司自主運營,這能最終確保服務好本土市場,同時也更好實現公司的本土商業化進程。”陳冉強調,實際上在極狐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經開始著手解決上述問題,而其中最根本的方法,是利用“中外合資3.0”模式,從公司股權架構上明確極狐公司的定位。
所謂“中外合資3.0”模式,實際上是紅杉寬帶提出的一種全新向中國本土引進海外科技企業的模式。與以往合資企業1.0和2.0模式最大的區別,是中外合資3.0模式徹底解決了以往海外科技企業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都是以銷售為主要目的、且不會給予中國本地管理層充分授權,最終導致中國本地管理團隊沒有本地決策權和產品研發能力的通病。中外合資3.0模式強調合資公司由國外科技企業、紅杉寬帶和中國本土管理層三方共同參與的方式建立,且各自分工明確,界限清晰:國外科技企業提供先進的技術、產品和品牌;紅杉寬帶提供資金和豐富的本地資源;中國本土管理團隊百分之百掌握對新成立公司的“本地決策權”,從而使得創立的公司能夠真正主導在中國市場建立一個“具備產品研發、銷售與服務全功能”的本土企業。
因此對于極狐公司并不是GitLab在中國市場的代理公司,而是掌握GitLab技術的中國本土開源技術提供者。這實際上是給了極狐公司最大的自由度,使其能夠更專注于對中國本土開源市場的發掘。
“極狐公司一直秉持Upstream First——上游優先的開源貢獻理念:去年,我們已經成為除GitLab以外,GitLab項目的全球第一大開源貢獻組織,在全球排在第二位——這是我們的研發團隊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實現了。”在總結過去一年的成績時,陳冉認為極狐的成長速度是相當可觀的:除了在技術上對開源社區的貢獻,在社區運營上,極狐公司在過去一年時間里,通過成立“開源GitOps產業聯盟”(OGA聯盟),已經匯聚了近百家DevOps、GitOps領域的技術專家和行業領先實踐者;而在2021年12月通過中國信通院DevOps相關的能力評測,以及在2022年2月9日推出極狐GitLab SaaS,則證明其擁有服務中國本土企業用戶的能力。
如果說商業化模式、產品和服務、社區建設是一個成功開源項目的三大核心支撐,那么在筆者看來,產品和服務實際上是這三者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個開源項目能否取得商業價值的起點。
“商業化成功的考核標準是什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其是否能夠解決供需關系。”在回答筆者關于商業化的問題時,陳冉強調,所謂商業化,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了解用戶想要什么,用戶的痛點是什么”。因為,“一旦了解客戶的痛點,就會發覺消費者上下級的關系,找到真正的供需關系:有了供需關系,才能產生現金流動;有了現金流,才能產生公司成功的模式。”
陳冉強調:“極狐真正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從去年到現在,我們都在不斷地了解和發掘客戶的需求、痛點,通過提供方法論和具體的工具、服務,真正成就客戶,幫助他成功。客戶成功了,才能說我們的商業模式成功。所以商業模式要做什么?是要構建一個閉環:持續的發現客戶問題和痛點,不斷地加速我們的產品迭代,與此同時,再反饋給客戶。”
說到解決客戶痛點,極狐公司剛剛推出的極狐GitLab SaaS版本在陳冉看來,就是要解決企業在應用開源技術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痛點。
“在SaaS版本發布之前,極狐嘗試過一個線下(私有化)部署的版本,那個版本支持企業把應用部署在自己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上,這是一種比較通常做法。”在陳冉看來,這種做法始終存在幾個關鍵“痛點”:首先,私有化部署需要相當專業的IT工程師,因為無論是安裝、部署,或者是跟蹤開源技術的持續版本迭代,持續升級、維護開源代碼平臺,對于企業用戶而言都是相當專業的工作,非專業人才難以勝任;其次,由于開源平臺不斷迭代的優勢,對于私有化部署的企業用戶而言,就會成為一個劣勢:“企業如果在使用過程中,不能持續更新迭代,就會導致版本固化——現實中使用3年前、5年前版本的企業并不鮮見,而使用越早版本的開源平臺,應用的問題就會越多,到最后,企業只能把平臺拆掉,重新再建立一套新的系統。因此,對于企業而言,線下部署方式會使得其開源軟件隨著企業自身業務的復雜度增高,越來越復雜、僵化,最終使得其失去了運維的可能性。”最后,硬件的采購和擴容,以及如何做到全技術棧支持等,對于企業用戶而言,也都是難以逾越的應用屏障。
而此次推出的極狐GitLab SaaS版本針對的就是這些應用痛點:“SaaS可以幫助用戶把平臺搭建好了,運維、升級的工作不需要企業去做,而是極狐去做;云的資源,包括承接平臺的資源不是用戶自行提供,也是極狐提供;包括技術服務,也是極狐提供DevOps的服務支持。所有這些,剛好把以上的應用痛點都解決掉了。”張乾,極狐公司研發副總裁兼聯合創始人強調,對于極狐公司而言,線下部署和線上SaaS有兩個“一致性”:一是用戶體驗的一致性;二是代碼的一致性。“從技術上講,不管是SaaS還是自部署(私有部署)安裝的模式,產品代碼都是同一套,因此對于用戶而言,從線下部署到SaaS,功能和應用體驗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包括很多核心的數據、項目和組織架構都可以很方便地導出、導入到SaaS平臺上。”
4月11日,成立滿一年的極狐公司正式宣布A輪融資簽約完成,融資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根據其新聞稿資料:本輪融資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淡馬錫領投,Alpha Prime、紀源資本、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和諾基亞成長基金跟投;第二階段由泰康人壽領投,干杯基金和聯想創投跟投。而本輪融資獲得創始股東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和高成資本持續增持。
“融資后干什么?主要是幾個方向,我從第一天就提出,極狐公司是基于GitLab,也要做到超越GitLab的產品。所以我們會不斷地在產品和研發做投入。因此融資完成后,我們首先要繼續保持住GitLab項目全球第二大的貢獻者排名,加大研發投入;第二是極狐自研項目的孵化和產品投入。與此同時,把好的孵化案例——100多個應用案例——分享給更多的用戶,能夠讓大家了解這邊的最佳實踐。極狐公司也會在開源生態,包括知識產權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我們還會擴大在中國開源社區,包括生態方面的影響力。”陳冉說。
關鍵詞: 極狐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