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回港IPO 雙重上市的考量

發布時間:2022-04-16 19:47:46  |  來源:騰訊網  

本報記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報道

在美股上市一年后,4月8日,香港交易所(以下簡稱“港交所”)官網顯示,中國最大問答式在線社區知乎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在香港雙重上市。4月11日,知乎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據港交所披露,知乎本次發售2600萬股,于香港公開發售260萬股股份,每股發售價不超過51.80港元,全部來自于創新工場、啟明創投、賽富投資、今日資本等知乎早期投資者,由售股股東獲得全部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而據彭博社4月14日消息,知乎在香港IPO申購中以每股32.06港元的價格籌資1.06億美元。

知乎方面公告稱,預期股份將于2022年4月22日于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這也意味著,知乎有望成為首家以雙重主要上市方式(簡稱“雙重上市”)回港的中概股互聯網公司。

雙重上市

許多中概股回港上市,被業界稱為二次上市,但知乎到港交所IPO被稱為雙重上市。據公開資料,目前采取雙重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股公司僅有四家,來自汽車和醫藥行業。

二次上市是指公司在兩地上市相同類型的股票,通過托管機構和經紀商實現股份跨市場流通。雙重上市指公司已在美國市場上市的情況下,在香港市場按照當地市場規則發行上市,兩個資本市場均為第一上市地。

談及知乎此時選擇赴港上市的緣由,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知乎主要是考慮到當前在美股面對當地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存在退市風險,當前知乎尚未實現盈利,經營流水還沒有回正,需要資本市場融資來維持運行。在港交所融資上市,一方面是為了規避美股退市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是保留一個融資渠道,為日后發展提供后續動力。”記者就相關問題求證知乎方面,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應。

業內認為,知乎尋求香港上市背后,也在于中概股當前遭遇的危機。2019年,美國就聯合起草《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2021年11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確定實施細則,要求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遵守美國審計標準,否則將面臨退市。

實際上,自2019年以來,已經有包括阿里、京東、百度、攜程等眾多中概股選擇在香港二次上市。然而知乎卻不走尋常路,選擇了雙重上市的方式,知乎這么做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本報記者,“首先,知難而上的知乎目的是為了具有更強的應對能力。二次上市其實從上市的方式方法來說是一種比較取巧的方法。美股市場環境日益錯綜復雜,存在潛在風險,但知乎知難而上選擇了一個其中最難的(雙重)上市方式,卻是后遺癥最小的方式。只要努力把這次上市的難關都闖過去,未來即使知乎在美股選擇了離開,港股的上市也絲毫不受影響,這樣的上市方式無疑是把隱患都提前解決了。”

江瀚稱,其次,采用雙重上市之后,知乎無疑給自己的業務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加健全的融資渠道。雙重上市的路徑一旦跑通,知乎無疑將會成為港股市場上重要的上市公司,取得完全的市場上市地位將讓知乎未來的融資更加便捷,特別是當前知乎處于大發展的關鍵時期,融資渠道對于知乎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自不必說,知乎采用雙重上市的方式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尚未盈利

知乎與美國在線問答網站Quora相似,但并未體驗到美股資本市場的友好,在中概股遭遇集體滑鐵盧背景下,知乎也沒能幸免,上市一年以來,知乎美股從發行價每股9.5美元降至不到3美元,跌幅超7成。

資料顯示,知乎營業收入由2019年的6.71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9.59億元,實現翻倍增長,然而卻未實現盈利。

聆訊資料顯示,2019~2021年,知乎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6.71億元、13.52億元和29.59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10.04億元、5.18億元和12.99億元,累計虧損超28億元;調整后凈虧損分別約為8.25億元、3.38億元、7.50億元。

對于虧損情況,知乎方面表示,為了繼續戰略性地產生支出以建立和擴展內容生態系統,提高知乎的內容質量及內容組合,促進社區文化及用戶互動,將會繼續產生凈虧損。

知乎虧損與高昂的運營成本有關。其中,營銷和銷售開支占比較高。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知乎的總運營開支分別約為13.71億元、13.61億元和29.45億元,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204.4%、100.6%、99.5%;營銷和銷售開支分別約為7.66億元、7.35億元及16.35億元,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114.3%、54.3%和55.2%。

在盤和林看來,知乎的發展其實還是比較順利的,但知乎當前主要是缺少變現方式,其獲得了比較多的流量,這是過去互聯網模式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知乎的變現商業化程度還不高。

“知乎是可以實現盈利的,但是現階段知乎的注意力可能依然在吸收用戶流量方面。從搜索結果來看,當前知乎搜索結果實際上還是比較理想的,大多數人進行搜索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如果其他搜索引擎不能達到效果,那么像知乎這樣具備一定知識性的搜索引擎可能是不錯的替代產品。其可以定位為一種知識型搜索。而這些知識型搜索,無論是通過廣告變現,還是通過金融功能嵌入后變現,都是可以實現流量向現金轉化。但如果知乎著急轉向商業流量變現,則用戶增長速度會減緩,所以現階段知乎還不急于變現。做大用戶流量,能夠讓知乎搜索引擎在用戶中形成使用習慣,是當下知乎的目標。”上述人士說。

高昂的運營支出也給知乎帶來了高速增長的用戶數量。港交所聆訊資料集顯示,知乎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由2019年的0.48億增加至2021年的0.996億,平均每月瀏覽人次達5億,平均每月用戶互動達3.9億次。截至2021年12月末,知乎的內容創作者累計共有0.55億;內容累計達4.9億則,同比增長39%,其中涵蓋4.2億條問答,同比增長34%,涉及1000多種垂直領域。

談及未來發展,盤和林認為,“知乎的發展很簡單,其實就是積累足夠多的知識性回答,這些知識性回答要保持一定的專業度,要達到這個目標,知乎需要保持社區氛圍,吸引那些有專業知識的用戶長期駐扎在知乎,并適當限制娛樂內容,多沉淀知識。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則優化搜索結果,從而讓用戶能夠找到想要的內容。這樣知乎未來就可以牢牢地掌握知識搜索的市場,成為一家知識搜索公司。”

關鍵詞: 知乎回港IPO 雙重上市的考量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