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創原毫無疑問是目前陜西科技創新的最大風口。
站在風口上,各地區在積極布局參與建設平臺同時,亦在借道秦創原這個目前國內科技創新最活躍的新經濟區,找自身的發展機遇和位置。
作為秦創原總窗口所在地和核心承載區,粉巷財經(ID:nbdfxcj)發現,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打法是,集中火力攻破基礎研究和應用,用新技術突破來做新產業,直接錨定科創策源地。
科創策源:從0到1
所謂科創策源力是指從0 到1的原創性突破,特別是基礎研究的原創能力,以及在基礎理論成果之上應用技術的研發能力,從長遠來看,則是形成新技術造就新產業的能力。
諸如硅谷、東京筑波全球科創中心等,科創策源力被認為是比科技創新要求更高的一種能力,是衡量頂級科創中心的核心指標。
粉巷財經注意到,在探索科技創新和承載秦創原建設上,灃西新城選擇的路徑正是通過錨定科創策源力來孵化科創項目和企業。
(西部云谷一期)
首先是合作頂級高校,做產學研一體,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成果交易來實現關鍵技術的原創性突破。
如斯坦福大學對于硅谷的支撐,灃西新城則和西安交大、西北工業大學合作,以及推動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整體搬遷至灃西新城,實現了諸多從0 到1的原創性突破。
和西交大的合作,雙方共挖掘交大低軌衛星微小功率等離子體推進、微型光鑷儀開發與產業化等科技種子項目195個,其中二氧化硅氣凝膠絕熱復合材料、高性能壓電陶瓷等項目65個已實現產業化。
以高性能壓電陶瓷為例,壓電材料是一種智能材料,能夠實現機械信號與電信號的轉換,以及產生電驅動的聲波發射和功率輸出,壓電材料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醫用B超、艦船聲吶等機電系統的性能。
所以,科研突破一直在追求具有更高壓電性能的新材料,高性能壓電陶瓷項目的成功,實現了壓電材料性能的進一步突破,且新技術直接在秦創原平臺上落地轉化,帶來頗具想象的新產業空間。
(秦創原國企創新中心)
其次,灃西新城的科創策源力亦來自于內生孵化的能力,即通過政府主導的創新載體,建立科學的企業梯隊培育體系,來孵化培育科創種子企業和項目。
數據統計,灃西新城2021年新增瞪羚企業2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2家,較2020年累計高企數量實現翻番,全年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320家,位列西咸新區第一。
此外,粉巷財經注意到,灃西新城亦借助本土創新引領型頭部國企的力量,通過大型龍頭國企的示范帶領及創新,來驅動平臺的策源力。
目前,陜投、陜煤、延長石油、省供銷社等16家省屬國企分別入駐國企創新中心和西部云谷,在灃西新城建設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這些平臺均是圍繞所在行業的最新技術或者是關鍵技術做研究突破。
比如水務集團與西安交大合作共建的“水循環與碳中和技術研究院”,盯準碳中和賽道,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目的為突破一直由國外壟斷的高端機床技術,構建高端數控機床集團化產業集群。
毛細效應:做優創新載體
事實上,灃西新城策源力的動力之一,與內生孵化能力密不可分,即灃西新城在布局創新載體和搭建創業體系上的發力。
眾所周知,創新平臺載體是培養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資源的重要抓手,是推動科技創新的基礎支撐,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作為秦創原總窗口所在地和核心承載區,我們發現其在布局創新載體上有幾個特點。
首先,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主要以政府主導,創新平臺載體不僅有科創孵化能力,亦為產城融合的科創新城。
“灃西新城最初定位就是科技城,天然具有科創基因,成為秦創原總窗口所在地和核心承載區后,灃西在原有創新載體上進一步布局和擴容,眾多產城市融合的創新載體,讓秦創原形成強大的毛細效應。”地方財經觀察人士表示
據了解,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目前啟動了西部創新港二期、秦創原西部云谷四至八期建設。
上述創新載體中,西部科技創新港二期是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核心組成部分,規劃建設8個相對獨立、相互支撐、錯位發展的科創小鎮。
其中秦創原生態科創島占地面積2266畝,劃分為14個開發單元。按照規劃,秦創原生態科創島項目以科技服務和技術轉化為主導,布局企業辦公、科技服務與轉化、公共配套、人才住房等,打造科技產業孵化中心。同時,亦是一座以科創為特色的產業新城和創新城市發展為理念的生態新城。
(秦創原生態科創島)
另一項目秦創原創新生態城占地面積506畝,項目以構建“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創新生態為核心,布局“科學家+工程師”工程中心、科技研發平臺聚集區、產業鏈創新驅動器、科創輻射帶動區、產研綜合服務區、生活配套區等6個功能分區。同樣兼具科創載體和產業新城功能。目前,上述兩個項目已全面開工。
此外,據粉巷財經觀察,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已經建立了較完整的創業服務體系,創新載體囊括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等全生態平臺,為不同科創項目和企業,提供不同階段,不同功能需求的載體服務。
舉個例子,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引進小米生態鏈數字經濟創新基地、清控科創西北創新加速中心、陜西省人工智能暨硬科技加速基地、西安交通大學“6352”工程孵化器,旨在強化種子項目孵化能力。
再比如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科創王牌秦創原西部云谷硬科技小鎮,西工大翱翔小鎮等。
這些差異定位,功能齊全,承載力強的創新載體,已經形成強大的毛細效應,進而讓秦創原形成科創要素聚集的滾雪球效應,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灃西新城簽約項目8個總投資額134.4億元,交出不錯的開年成績。
資金子彈:政府基金矩陣
具備科創策源力,在基礎研究上要想從0 到1的原創性突破,且最終技術突破要實現應用及落地產業化,背后必然少不了科技金融的支撐。
我們發現,在秦創原科技金融的較力上,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動作尤為迅速,且干得相當不錯,可以說為金融如何支撐科創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鑒的灃西經驗。
從政府層面,灃西新城組建了以政府為主導的科創基金矩陣,其聯合陜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設立陜西省首批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之一—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種子基金,由灃西投資公司全資子公司——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該基金規模1億元,主要投向區域內富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科研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及其他具有發展潛力的早期項目,為種子期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以及幫助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解決初期資金需求,打響了秦創原科技金融第一槍。
目前,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種子基金已為六環傳動等2個項目投資2000萬元。其中六環傳動是灃西新城內的明星種子項目,主要產品為“機器人精密減速器”,其的突破在于“國產代替進口”。
除此之外,灃西基金管理的“灃西新城投資引導基金”在去年11月在首輪投入了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國內第一家柔性AMOLED薄膜封裝膠水量產企業。
據了解,后續基金矩陣中,灃西新城正在推進聯合陜金資設立“雙鏈融合基金”“雙碳”基金等8只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管理規模達30億元。
除了建立政府的基金矩陣,灃西新城亦對接國內知名創投機構的方式,為區內科創項目和企業提供資金子彈,如與陜創投、中科創星和西高投等20余家創投機構對接,開展成果轉化項目路演活動10多場次推介項目58個。
同時,積極匹配項目基金,目前在創新港20號巨構注冊的電磁脈沖成型加工、多模腦功能監測儀等43個項目已獲得春種基金投資,投資總金額3000多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