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世界掰彎”的夢想或將破滅 柔宇科技獨董發文呼吁“拯救柔宇”

發布時間:2022-04-13 21:29:38  |  來源: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朱寧

4月13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在個人社交媒體賬號發布文章《拯救柔宇》。據了解,劉姝威自2020年6月開始擔任柔宇科技獨立董事。

柔性屏獨角獸遭遇現金流困境

公開資料顯示,柔宇科技于2012年5月在深圳創立,曾是深圳明星企業,被視為柔性屏“獨角獸”,是全球柔性科技行業的領航者,同時,其備受投資機構青睞,曾獲IDG資本、深創投、中信資本、越秀產業基金等投資。

在這篇題為《拯救柔宇》的文章中,劉姝威詳細介紹了柔宇科技的資金情況,同時表示,在2021年第四季度,深圳市政府聘請多家專業機構對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投片生產線進行現場考核,考核投片良率達81.6%。

但由于柔性屏產線2018年投產,部分應用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近一兩年才完成,所以柔宇科技還沒來得及開拓市場,創造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時,公司已經出現資金短缺,導致柔性屏產線無法正常運轉,無法完成法國空中客車等產品訂單,也無法進行持續的研發工作。

劉姝威稱“柔宇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均畢業于清華大學,他們掌握國際領先的柔性技術,但對于如何開拓市場,創造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保障公司的持續運營,缺乏經驗。這也是我國大多數高科技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劉姝威還提到,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短缺,幫助柔宇科技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便開拓我國柔性技術的應用市場。

技術路線與主流技術不同

作為柔宇的獨立董事,劉姝威對柔宇大加稱贊,她在文章中寫道:柔宇公司創立10年來,在柔性電子技術領域,實現了核心技術從0到1、從1到N、從N到N+,即技術創新、產業化創新和應用創新三個階段的跨越。

劉姝威稱目前全球柔性顯示領域有兩大技術路線,分別就是韓國三星主導和中國柔宇科技主導。她認為柔宇科技主導的技術路線可以使我國在全柔性顯示產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擺脫依賴國外主導技術路線的局面。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目前全球最主流的制造柔性屏的技術路線,是基于三星研發的低溫多晶硅技術(LTPS),這項技術降低了對基板的溫度要求,易于制取,同時還具有低功耗,低電磁干擾等特點,系統集成度大幅提升。

而讓柔宇科技倍感驕傲的,是他們自主研發的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在官方介紹中,這項技術的制程溫度比LTPS低200-300度,使用非硅材料,無需高溫脫氫,激光退火,離子注入等工藝環節,不僅縮短了制備流程,且大大節約了產線的設備投資額。

但需要指出的是,面板屬于“重資金型”賽道。柔宇科技的第六代柔性AMOLED產線耗資110億,數額貌似不小,但相較于其他主流面板廠商的投資,這種體量的投資規模明顯偏小。

其次,有業內人士指出,ULT-NSSP的技術路線過于封閉,其技術細節并不被業內完全了解,這導致了柔宇的顯示屏,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之中,制約了柔宇技術的普及度;哪怕ULT-NSSP真的是一種有領先優勢的技術,在這樣的模式下,親力親為地開拓客戶,甚至向下游延伸做手機,也會遇到不小的推廣難度。

有高新技術產業鏈創業經歷人士曾告訴記者,現在的創新和創業是補齊和升級原有生態鏈的過程,你與他人的結合點越多,活下去的幾率才更高,獲取的利益才可能越多。

換言之,在面板這個賽道中,如果全世界只有柔宇科技一家用ULT-NSSP技術,或許并非什么值得慶幸的事情,它可能導致供應鏈成本的高企,獲客難度劇增。

兩度沖刺IPO失敗

雖然目前柔宇墜入低谷,但亦曾擁有自己的高光時刻。2014年8月,柔宇科技發布了世界上最薄的彩色柔性顯示器,厚度僅為0.01毫米。憑借這項未來感極強的技術,柔宇科技8年時間累累計得超過86億元人民幣融資。彼時,柔宇科技CEO劉自鴻曾說出一句豪言“我的夢想是將世界掰彎”。

但隨著后期投資陸續減少,缺錢的問題就擺在了柔宇面前。此前,“缺錢”的柔宇曾于2020年年初考慮赴美上市,擬籌集約10億美元,已經提交了相關材料,不過這一計劃最終擱置。對此,柔宇科技CEO劉自鴻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疫情沖擊。

2020年年末,柔宇又轉戰國內的科創板,招股書顯示其擬募集高達144.34億元的資金。但短短兩個月后,柔宇又突然向上交所撤回了IPO申請。

但是記者注意到,此次柔宇撤回IPO申請的節點很有意思。今年1月31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最新一批受理的科創板及創業板企業抽檢名單,柔宇和其余19家企業被抽中。被抽中要檢查的柔宇主動放棄了申請,這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思考。

三年連續虧損 政府早已支援

記者查閱招股書顯示,作為硬科技企業,2017年至2019年卻以企業解決方案為主要收入來源;不過好在從2018年開始,消費級產品營收貢獻占比逐漸提升,2020年上半年,占比突破至77.98%,成為主營收入項,主要原因是2017年底發布了智能手寫本柔記和2018年首發可折疊柔性屏手機柔派。

但遺憾的是,公司盈利速度遠遠填不上虧損的窟窿,三年半累計虧損31.95億元;更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投資機構總額超過百億元的融資支持,在招股書的另一項里寫道,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公司其他收益為760.31萬元、1,122.48萬元、2,706.42萬元和2,379.09萬元,主要為政府補助。也就是說,此前政府并非毫無作為,而是已經屢次出手支持其發展和經營。

實際上,柔宇在2021年12月就開始傳出欠薪的傳聞,當時創始人、CEO劉自鴻曾在個人朋友圈分享過一篇有關馬斯克創業的文章,并附言說:“其實,誰都有過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時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堅持到底,永不言棄。”

如今柔宇科技獨董劉姝威發聲“求救”,也能顯示出柔宇科技已經到了萬分緊急的階段。劉自鴻和他的創業團隊很大可能已經無法獨立解決自身的資金問題了。

至于柔宇科技是否會被拯救?誰來拯救?目前仍然是個未知數,封面新聞記者將持續關注。

關鍵詞: 將世界掰彎的夢想或將破滅 柔宇科技獨董發文呼吁拯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