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集智攻關打造預報“利器”

發(fā)布時間:2022-03-24 10:45:00  |  來源:騰訊網  

“能經得起預報員考驗的產品才是好產品,STNF預報(國家級精細化單點預報)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征服’了我們!”

“MOAP(氣象開放應用平臺)冬奧專項服務保障平臺,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支撐作用,效果很好!”

北京冬奧會背后,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yōu)槎瑠W氣象保障研發(fā)了高質量、無縫隙、精細化的氣象要素產品;他們開發(fā)了方便快捷的顯示分析平臺,并持續(xù)保障安全穩(wěn)定運行。他們就是中央氣象臺冬奧預報技術和平臺保障團隊。

精準研發(fā) 立起“科研拳頭”標桿

對于團隊成員而言,參與冬奧預報技術和平臺研發(fā),是榮耀,更是責任與擔當。

2月4日,隨著煙花綻放在“鳥巢”(國家體育場)上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圓滿舉行。那一刻,千萬人為此激動,其中就包括冬奧預報技術團隊負責人代刊。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代刊的心情依舊激動:“看到團隊研發(fā)的STNF預報產品,成功運用到‘鳥巢’區(qū)域的天氣預報、支撐開幕式服務保障,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代刊表示,整個冬奧會周期,團隊所有人員都憋著一口氣,都期待著研發(fā)的預報產品投入實戰(zhàn),并有完美表現。

“向世界預報難題發(fā)起沖鋒”也成為冬奧預報技術和平臺保障團隊成員們的共同目標。這邊,預報技術團隊憋著一股勁;那邊,平臺保障團隊同樣在為冬奧貢獻著自己的“微光”。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恰逢北方冬春兩季轉換時期,天氣多變。為確保預報產品及時上線,團隊成員主動請纓,連續(xù)多日加班到深夜,最終在冬奧開幕前一周,完成了新產品上線工作。平臺保障組團隊負責人薛峰表示:“MOAP冬奧專項服務保障平臺欄目建立以來,訪問量達到1.9萬次,為中央氣象臺冬奧氣象服務專家組和各賽區(qū)開展預報與服務提供了預報資料支撐和操作平臺保障。”

預報技術團隊正在對接前后方專家需求,做好北京冬奧會氣象服務保障的技術支撐工作。中央氣象臺供圖

敢于擔當 打出“科研鐵軍”品牌

冬奧支持技術和平臺的成功應用,離不開團隊的合作與付出。如同醫(yī)生會診一樣,團隊成員每天都會和預報員一同參加天氣會商,會商后,常會出現新的預報需求。

薛峰表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開幕式保障服務,當天,為了讓預報更精準、服務更精細,中央氣象臺進行了多達6次的會商連線,最長的單次時長超過了7個小時。

為更好滿足中國代表團駐場服務首席的需求,技術支持團隊采用敏捷開發(fā)機制,進行針對性開發(fā)工作,不斷升級產品。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內,技術支持團隊和專家充分溝通了解預報支撐難點痛點,進行有效合作。團隊成員聚在一起,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從冬奧歷史和實況觀測分析、冬奧中長期預報支撐、冬奧站點逐小時快速滾動FDP預報分析角度開展封閉敏捷開發(fā),從數據工程、算法開發(fā)、系統部署、檢驗評估等多方面不斷改進預報產品,為前方提供量身定制的“貼身”服務。

面對高壓力、高強度的工作節(jié)奏,冬奧預報技術和平臺保障團隊行勝于言,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研發(fā)出一項項硬核成果。隊員們一開始接到任務時的緊張,如今也已化作一份從容。代刊說:“我們在實戰(zhàn)中充分踐行了中央氣象臺的‘鐵軍’精神,不畏挑戰(zhàn),敢啃硬骨頭,造就了一只能打仗、打勝仗的隊伍。”

如今,對氣象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團隊將持之以恒,飽含深情與擔當,朝著專業(yè)化方向堅定前行,交出精準預報的高分答卷。

平臺保障團隊技術骨干為前方預報員提供技術支持。中央氣象臺供圖

【來源:中國日報網】

關鍵詞: 集智攻關打造預報利器 敏捷開發(fā) 北京冬奧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