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服務報道 有困難我幫忙】
“消費者:實際課程與宣傳內容不符”
近日,劉女士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自己在喜馬拉雅APP購買的有聲主播學習套餐涉嫌虛假宣傳,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劉女士向特搜記者表示,去年12月18日她在喜馬拉雅APP購買了一套名為《有聲主播暢學套餐》的網絡課程,一共支付了8980元。之所以被該課程吸引,劉女士稱是因為當時該課程在推廣期間聲稱這是套無憂課程,可以讓小白通過學習成為成熟主播,還能借此用聲音賺錢。但是在購買了該課程后,劉女士發覺自己被騙了。
據劉女士介紹,當時喜馬拉雅宣稱該套餐包含127節錄播課、11次大咖直播課、4位老師全方位陪伴式指導以及一對一輔導。但實際上課后,劉女士發現錄播課其實在其他網絡平臺都能找到免費視頻。
此外,3000多人的大咖直播中連麥只能連到幾名學員,一對一指導則更是無從談起。另外劉女士還告訴特搜記者,該學習套餐中還包含一套價值3200元的錄音設備。不過使用該設備錄出來的聲音不僅小還很悶,有時還會出現雜音,劉女士多次聯系售后調試依然沒有變化,最后在課程中詢問老師才得知該設備只能提供娛樂直播,達不到錄有聲書的標準。
基于課程和硬件均與宣傳不符,劉女士希望喜馬拉雅可以退還購買該套餐的8980元,其本人也會將收到的設備退回給喜馬拉雅。不過這一要求,一直沒有得到喜馬拉雅平臺的回應。
針對劉女士反饋的問題,隨后特搜記者聯系了喜馬拉雅官方客服。客服人員表示確實收到了劉女士提出退款的請求,目前已經有專員在跟劉女士對接處理,后期也會與她保持聯系。
在黑貓投訴平臺,特搜記者發現關于喜馬拉雅配音培訓的投訴并不少見,甚者有消費者還在投訴平臺上發起了集體投訴,希望喜馬拉雅能夠退還相關的培訓費用。
由于課程宣傳與實際上課有較大的出入,那么這種情況是否被定性為虛假宣傳呢?特搜記者也咨詢了北京繼來(深圳)律師事務所的王堇律師。
王堇律師認為,如果商家提供的服務或商品與其承諾的情況不符,且夸大其課程效果,則商家可能涉嫌虛假宣傳。因此而導致消費者無法實現其合同目的,消費者可要求商家按照約定提供服務,也可向商家要求退貨退款。協商不成的,消費者可向行政管理機關提起投訴。仍無法解決問題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訴處理。
據了解,喜馬拉雅是一個音頻分享平臺,項目所屬公司為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另外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喜馬拉雅目前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最近一次融資為2018年8月13日,由騰訊 春華資本 泛大西洋投資等領投,融資金額為9億美元。
(注:本報道截稿日期為2022年3月15日,因審稿流程會適當延遲發布)
關鍵詞: 喜馬拉雅推銷聲音培訓課程 消費者買完直呼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