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災難循環”

發布時間:2022-03-23 05:54:05  |  來源:騰訊網  

【文/觀察者網 呂棟】

北京時間3月21日,東航一架載有132人的客機失事,讓國內外都頗為震驚。這起事故不僅意味著中國民航4200余天的安全運行紀錄終結,更意味著將不少人將因此失去至親。目前搜救和事故調查工作已經展開,飛機墜毀原因尚待官方公布。

雖然這架失事客機不是在華停飛的737MAX,并且事故具體原因尚無法確定,但對于美國航空巨頭波音公司來說,這起悲劇事件無疑是兩起737MAX空難以來的又一個“動蕩時刻”。

美國知名財經媒體《巴倫周刊》評論稱,最新墜機事故的發生,只會讓人們更加相信,在波音試圖讓737MAX在華復飛之際,該公司存在一些長期問題。《紐約時報》則認為,東航墜機是波音面臨的最新危機,這起事故可能會引發新的監管審查,并使波音737MAX在華復飛產生新的變數。

737MAX對波音而言相當重要,有業內人士向觀察者網指出,737MAX是波音目前絕對的主力,也是能向中國交付的唯一機型。如果因為本次空難,737MAX再次推遲復飛,對波音業績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波音早已迫切希望737MAX能在華復飛,為此該公司曾公開敦促拜登“同中國搞好關系”。而在本次東航墜機發生前,已在中國停飛3年的737MAX似乎正處于能否復飛的關鍵階段。去年11月,中國民航局曾下發關于737MAX的適航指令征求意見。而今年以來,包括國航等在內的多家航司已對737MAX進行試飛飛行。

面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波音如果不能迅速靠737MAX拿到新訂單,未來的搶市場將不只有老對手空客,還將有中國國產飛機。2022年,國產大飛機C919計劃完成交付,中國商飛已表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把大飛機搞上去”。

原本就虧損嚴重的波音,迎來的似乎永遠都是壞消息,仿佛陷入了無盡的“災難循環”。

國產大飛機C919 圖源:中國商飛

安全紀錄優秀,但并非毫無瑕疵

本次東航失事航班并非之前已經停飛的波音737MAX機型,而是一架波音737-800(NG),于2015年6月交付,目前機齡6.8年。NG的意思是新世代(New Generation),這種機型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研發,目前有七種型號:-600、-700、-700C、-700ER、-800、-900和-900ER,并設有商務機型BBJ。

根據波音統計數據,25年來737NG系列全球范圍內共交付6301架,是目前為止波音產量最高的飛機,且安全記錄相當優秀。而737-800NG更被航空業視為主力機型,在目前全球近2.5萬客機中,約有4200架為737-800NG,占比約17%,中國市場運營有約1200架。本次東航空難是中國首起波音737NG空難事故。

觀察者網查詢波音公司《1959-2020商用噴氣式飛機事故統計報告》發現,從737的初代機型(-100 -200)到“經典型”的-300、-400和-500,再到本次東航客機所屬的737“新世代”型,事故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本次737-800NG每百萬次出發的全損事故率約為0.19,有傷亡率為0.09。作為對比,737MAX機型的每百萬次出發的全損事故率和有傷亡率均為7.12。

數據來源:波音

也正因為此,美國許多行業分析師和專家不愿得出結論,認為東航本次空難是由波音737NG的根本性設計缺陷造成的。盡管如此,考慮到安全問題以及空難原因尚未調查清楚,東航已宣布停飛所有737-800(NG)機型。受此影響,周一波音股價下跌3.6%,東方航空美股下跌6.3%,合資向波音737-800(NG)提供引擎的美國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集團股價分別下跌0.8%和2.8%。

雖然波音737NG從事故率來看表現優秀,但也并非毫無瑕疵。2019年9月底,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發布適航警告稱,一部分“較新”批次的737NG在改裝過程中發現連接機翼與機身的撥叉結構產生裂痕。作為連接機翼與機身的主要結構,該處發生裂痕意味著飛機主體承力結構發生疲勞損傷,而這種問題帶來的風險是絕對無法承擔的,當時全球數十架飛機由于該問題被停飛。目前,尚未有飛機因該問題出現事故。

黃色部分即為撥叉結構

“我認為了解這起特定事件(本次東航空難)的實際情況非常重要,因為這關系著波音的信譽問題。在具體的調查情況公布之前,投資者將在一定程度上暫停對波音的投資。”美國金融分析公司梅利烏斯研究(Melius Research)的董事總經理羅布·斯賓加恩(Rob Spingarn)表示。

作為美國航空業的代表,波音是美國最大的制造出口商,產品和服務包括民用和軍用飛機、衛星、武器、電子和防御系統、發射系統、先進信息和通訊系統等,該公司同時是美國政府最大的承包商之一,全球員工總數高達15.3萬人。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波音三年來銷量最好的一年,凈訂單量為535架飛機,這讓該公司CEO卡爾霍恩對2022年感到樂觀。但實際上新機型787夢想客機正讓波音感到頭疼。2021年四季度,由于零件缺陷,787機型延遲交付和補償航空公司給波音帶來的支出達到35億美元,導致該公司在當季虧損達42億美元。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737MAX在華復飛關鍵時刻

在本次東航飛機失事前,波音面對的最大難題來自737MAX。這款主力機型因兩起重大空難在全球停飛,加上疫情對民航業的沖擊,波音2020年僅交付157架飛機(2018年806架,2019年380架),產量跌至近50年來最低,最大飛機制造商地位連續兩年被歐洲空客取代。

737MAX連續發生重大空難,也給波音帶來了全球監管機構的指責、幾起訴訟以及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和解和訂單損失。整個2021年,波音凈虧損43億美元,已是該公司連續第三年出現虧損,同期空客凈利潤為48.65億歐元。雖然相比最糟糕的2020年,波音已將虧損縮減一半。但對經營現金流的巨大窟窿而言,仍舊是杯水車薪。財報顯示,波音2021年凈現金流為-43.96億美元。

2020年底,美國在要求波音進行某些改動后,批準737MAX復航,隨后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也做出類似決定,但中國一直沒有亮綠燈。

2021年11月,中國民航局下發關于737MAX的《適航指令征求意見通知》。其中提到,中國民航局在對波音提交的飛行控制系統軟件設計更改、顯示系統設計更改、飛機飛行手冊修訂、水平安定面配平線束敷設改裝等相關改正措施開展全面的評估后,確認相關改正措施能消除上述不安全狀態。

中國民航局《適航指令征求意見通知》

在外媒和和行業人士看來,這份通知意味著737MAX即將在華復飛。公開報道顯示,2022年1月以來,國內已有海航、南航、國航、九元等多家航司的737MAX進行試飛飛行。3月14日,一架737MAX從美國西雅圖啟程,飛往位于中國舟山的波音完工和交付中心。有境外網友拍攝到,此次來華的飛機噴涂上海航空的涂裝。

上海航空737MAX飛機

這些信息意味著,波音737MAX在華復飛已進入關鍵階段。

但隨著東航最新悲劇的發生,美國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將給737MAX在華復飛增添變數,并可能與最新的空難調查交織在一起,因為中國對是否允許波音737MAX復飛“猶豫不決”。

事實上,對于是否允許波音737MAX復飛,中國民航局一直有明確的三個原則:必須確認飛機的適航性得到重新核準、需要的飛機改裝和飛行員訓練得到有效貫徹、事故調查結論指出的安全問題得到相應解決。在確保飛行安全萬無一失之后,才會恢復波音737MAX機型的商業運行。

737MAX發生的兩起空難,都與被稱作“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的飛行控制軟件直接有關,而737MAX是唯一使用該軟件的機型。《紐約時報》指出,MCAS被引入第四代737也就是737MAX,用以和上一代的737NG系列進行區別。

在本次東航空難發生數小時后,波音在中國社交媒體發文稱,該公司正與東航開展合作以提供支持。同時,波音正與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保持聯系,該公司的技術專家也為協助中國民航局開展調查做好了準備。而NTSB方面稱,已任命一名高級航空安全調查員作為美國授權代表,來華參與調查。

波音微博截圖

對波音來說,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國僅次于美國是波音的第二大市場。該公司在官網上寫道,中國目前擁有的民用飛機數量占全球的15%,預計2037年將達到18%。未來20年,中國將需要7690架新飛機,總價值達1.2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唯一一個萬億級美元的民用飛機市場。

盡管中國市場很重要,但在美國發動華貿易戰后,波音一直處于“劣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底,波音來自中國的客機訂單僅15架。而在2019年4月,中國和空客達成300架客機的大訂單。

2021年4月,在波音連續第六個季度虧損后,該公司CEO卡爾霍恩公開敦促拜登恢復與中國的經貿關系,并強調來自中國的飛機訂單將是該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鑒于中國市場對我們近期交貨的重要性,以及影響未來產量的未來訂單,我們將繼續與兩國領導人進行接觸,以推動富有成效的對話。”卡爾霍恩稱。

《福克斯新聞》報道截圖

對于來自歐洲的空客,中國市場更加重要。2021年,空客向中國交付142架商用飛機,占該公司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中國是空客最大的單一市場。目前,空客在中國天津擁有一條裝配產線,主要生產A320單通道飛機和A330寬體客機。空客許多零部件采購自中國企業,并與中國航空公司和直升機運營商建立合作。

空客之外,波音737的競爭對手還有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干線民用飛機,又稱“國產大飛機”,座級為158至168座,對標波音737和空客A320。2017年5月,C919成功首飛,并于2020年12月進入中國民航局適航審定階段。

“2022年,大飛機項目將由研制階段逐步轉入產業化階段。”在今年2月7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中國商飛董事長賀東風稱,當前任務疊加、矛盾交織、形勢緊迫,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把大飛機搞上去,要保持戰略定力,用戰略上的堅定性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

圖源:中國商飛

在具體交付時點上,在2022年上海兩會期間,中國商飛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吳永良曾表示,國產C919項目目前仍處于適航取證階段,預計將于2022年完成交付,具體的交付將等到取證完成后才具備條件。

東航或成為國產大飛機的全球首家啟動用戶。2021年3月,東方航空與中國商飛公司簽署C919大型客機購機合同,首批引進5架。根據C919負責團隊介紹,截至2022年初,該公司累計拿下國內和國外850架飛機訂單。國內主要訂購方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航空公司,以及國銀租賃、工銀租賃、交銀租賃等租賃公司。

關鍵詞: 波音的災難循環 中國民航局 美國_軍事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