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之父:連虧14年,燒光3000億終于超越三星,如今年賺千億

發布時間:2022-03-17 05:46:46  |  來源:騰訊網  

01:困境

“憑什么要我留下來?”

1992年,王東升根本不愿接774廠的爛攤子,準備離職時,看到同事來挽留,毫不留情地朝對方嗆聲。

而774廠,也就是京東方的前身。

王東升是浙江人,出生于1968年。

在上大學前,他參加過三線建設,也做過木工,直到77年國內恢復高考制度,重新撿起書本,考上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財務專業。

畢業時,恰逢電子工業部來學院挑選10名優秀學生,王東升被選中,分配到了北京的774廠。

王東升無疑是一個上進、且有能力的人,僅1年時間就被提拔為副科,5年赴港進修,6年晉升為副總會計師,成為廠里最年輕的副總師級領導。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774廠卻江河日下,漸漸有些“配不上”不斷成長的王東升。

說起774廠,在計劃經濟體系下,它是當之無愧的共和國功臣,最巔峰時,曾是整個亞洲最大的電子管工廠。

然而等到改革開放,工廠跟不上時代步伐,逐漸沒落下去。

等到1992年,王東升就任廠長時,他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

賬面虧損近3000萬、年輕員工寧肯當售貨員也不愿留下、老員工窮到去酒仙橋附近的菜場撿白菜幫子過活、老干部思想陳舊……

王東升也不是白眼狼,也試圖過挽救這個培養他的工廠。

他曾絞盡腦汁,花費3個月時間拿出一套改革方案,領導看過后說“好,我把廠里副總師以上的干部都叫一起,你來給大伙上上課。”

王東升于是很興奮地站上講臺,但開講才3分鐘,臺下就已是鼾聲一片。

極度失望、又深感迷茫下,終于升起了跳槽的念頭,當時,作為一個優秀人才的他,有不少想挖他的企業,條件最好的直接許諾:

“入職就送兩套兩居室”。

可就在調離報告都找領導簽好后,一位老同事,卻匆匆趕來勸他,王東升嗆了一句“憑什么要我留下?”,那老同事也頗為激動:“就憑讓那些老師傅不用再去撿白菜幫子!”

這一句話,讓王東升當場沉默。

最后,還是選擇留了下來。

02:掙扎

如何拯救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世界級的管理學難題,而彼時的774廠,對王東升而言就是這樣的難題:沒錢、沒人、主業垮塌、資不抵債、遭逢經濟周期……

幾乎一家企業能夠遭遇到的所有管理問題,774廠都有。

王東升明白,倘若不拿出真正意義上的“大刀闊斧”,是絕對挽救不了這家工廠的,因此他第一刀,就狠狠砍在了根基上。

1993年,他與2600多名職工(約占全體員工的20%),累計籌集現金670萬,進行股份制改組,正式成立了北京東方電子集團,由王東升擔任總裁及董事長。

不過即便完成債轉股后,工廠依舊難以維持,于是王東升深思熟慮下,又做出了兩項新決策:

第一、將權利下放到子公司,讓子公司自負盈虧;

第二、裁撤冗員,精簡機構;

這兩個決策看起來簡單,但真正實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好一段時間中,下轄子公司為了盈利各顯神通,各種各樣的奇怪項目都敢往上報;

而裁撤冗員更是招致很多沖突,畢竟此前的774廠可是鐵飯碗,不少被裁的老員工跑到廠里哭天搶地,為防止矛盾擴大,王東升被迫請來老人坐鎮局面。

所幸的是,京東方的改革終究是推行了下去,并且效果甚佳,還于1997年成功上市,于B股中融資3.5億。

毫無疑問,王東升僅用5年時間,就實現了從瀕臨破產到敲鐘上市的華麗轉變,上市當年還盈利超4000萬,絕對堪稱一個商業奇跡。

值得一提的是,此后由于股票增發,京東方賬戶中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多,一度高達30億。

當時地產行業十分熱門,于是有人就建議用來進軍房地產,王東升聽到后,回答道:

“京東方是靠工業起家,如果連我們都想著買地賺錢,誰來發展工業?”

最終在2003年,京東方還是將錢花在了工業上,斥資3.8億美元收購韓國企業HYDIS的液晶顯示業務,填補了大陸在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的空白,終結了中國大陸“無自主液晶顯示屏時代”

03:榮光

可以這樣說,京東方從1993到2003的第一個十年,實現了國內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從無到有”,而第二個十年,則實現了企業的“從弱到強”。

2013年,是京東方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不僅達成了“毛利潤業內第一”的成就,技術上也站在全球前列。

2017年,京東方超越三星,液晶面板出貨量躍居世界第一。

2018年,京東方又超越韓國LG,擁有全球最高的LED屏幕市場份額。

而根據IHS Markit平臺統計,彼時的京東方在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五大主流產品領域中均摘得桂冠,風頭無兩。

在財報上,王東升也交出了一份令股東極為滿意的成績,從2016-2019年,企業年營業額分別為688億、938億、971億、1160億,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

2019年6月,“中國液晶顯示之父”王東升,作為創始人功成身退,卸任京東方董事長,由陳炎順接班。

回望過去,王東升在1992年接手時,面臨的是一家連虧七年、瀕臨倒閉的電子管廠,歷時27年后,這家工廠已發展成力撼三星、營收千億的工業巨頭,同時,更是國內高新科技產業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梁。

2021年,京東方更是發出喜報,僅上半年就營收1072億,凈利潤更是超127億,同比增長1023%!

很難想象,這樣一家企業,曾經被稱為“業界賠錢貨”,連虧14年、燒光3000億,飽受公眾質疑。

但當時的王東升沒有被輿論擊垮,在他的領導下,京東方堅持搞技術研發,最后付出慘重的代價,硬生生在國外壟斷下“撕開”了局面。

“你沒有核心技術,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技術好不一定成功,但技術差就必將一敗涂地。”

毫無疑問,京東方的崛起,成功秘訣就是死磕技術。

王東升一直都明白,在自己這個高科技產業,根本沒有沒有和平共處的空間,要么被敵人打壓得無力還手、流血至死,要么就橫掃業內、獨吞利潤。

殘酷的競爭下,是真正的你死我活,所有跟不上腳步的企業,只會得到一個結局——在行業周期低谷中徹底消亡。

一旦落后,唯一的選擇是全力發展技術,硬剛到底,可以說,正是這種剛強的信念,讓京東方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并最終成為業內翹楚。如今,這種剛強,也同樣成為了國內高科技工業的信念。

時代成就了京東方,而京東方也塑造了這個時代!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作者:向楠

關鍵詞: 中國液晶之父連虧14年 燒光3000億終于超越三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