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領軍企業翼菲自動化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的交割
近日,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領軍企業翼菲自動化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的交割。此次融資由春華資本領投,老股東清控銀杏、寬帶資本跟投,并引入知名產業資本,致遠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將助力翼菲自動化向世界級的中國機器人品牌加速邁進。
公司創始人和董事長張賽先生先后畢業于清華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現為清華大學首批創新領軍工程博士。張賽先生從美國學成回國后,在全球最大的注塑機生產企業、香港上市公司震雄集團工作五年,深刻理解和前瞻認識到自動化和智能化是中國制造業的未來,加之從年少時期就開始的對機器人的熱愛以及報效家鄉的情懷,回到濟南創立了翼菲自動化。
翼菲自動化成立于2012年,從并聯機器人切入工業機器人市場,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全球領先的輕工業全品類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提供商。
2014年,公司自主研發成功的迅翼系列高速并聯機器人填補了國內空白。作為高精度高速度的高端本體,不同于一般低端本體,其重復定位精度、額定負載下節拍時間等核心性能指標超越國外四大家族同類產品,2018年,翼菲并聯機器人出貨量成為全國第一。在此基礎上,翼菲自動化在研發上不斷創新、持續投入,逐步發展成為全品類的平臺型企業,擁有并聯、SCARA、小六軸、坐標機器人、晶圓搬運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視覺系統等全系列產品,并面向3C電子、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日化、新能源、物流等輕工行業的生產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對于翼菲自動化所在的工業機器人行業來說,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政策紅利和市場機遇。政策層面,2021年12月,工信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這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明確利好。市場層面,為數眾多的制造業客戶面臨轉型升級,無論是受益于全球疫情帶來的產能向中國集中,還是受困于人口紅利漸失帶來的招工難、用工貴問題,都在加速培養和釋放對于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
正因為如此,盡管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缺芯”、供電緊張等多重挑戰,根據MIR DATABANK的數據,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整體市場規模達25.6萬臺,在2020年的高基數上同比增長49.5%。2016-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年均增長達31%。同時,需要看到的是,行業高速發展的另外一面,是國產廠商之間、國產廠商和國外巨頭之間、現有公司和新入局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如何在百舸爭流中不落下風,甚至脫穎而出,繼而保持持續領先,是每一家志存高遠的國產機器人廠商都要嚴肅面對和認真回答的問題。
作為行業一員,翼菲自動化一路走來,靠著持之以恒地做正確而非容易的事情,從而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對于這一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持續投入基礎研發,掌握底層核心技術
填補國產并聯機器人的空白是張賽先生的創業初心,因此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從一開始就寫入了翼菲自動化的基因。公司為了實現成為世界級中國機器人品牌的愿景,始終著眼于長期見效、長遠受益的事情,在算法、控制器、本體技術、視覺、軟件等基礎領域,分團隊持續培養和吸引專業人才,常年保持了千萬級別的研發投入。
公司長期的投入換來了底層核心技術上的深厚積淀。翼菲有著行業領先的機器人控制算法技術,如 “貝塞爾曲線過渡軌跡規劃及速度規劃算法”解決了在多段微小線段連續運動中速度頻繁加速、速度不流暢的問題,實現節拍效率提升30%;翼菲自主研發的控制器可實現多機、多構型控制;公司功能強大的通用視覺平臺軟件VisionPower,支持不同種類的相機和數據類型,高度兼容和標準化,可實現實時視覺和實時數據通信、多相機線程的異步和同步處理等。目前,翼菲已獲得授權專利近兩百項,另有近百項專利在公示、申報中,2018年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21年入選工信部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直面復雜應用場景,創新提出解決方案
有了雄厚的技術積累,翼菲堅持客戶需求導向,樂于挑戰和善于解決客戶在復雜應用場景的痛點。2013年,公司將第一臺產品賣給了一家制藥企業,用來做輸液袋的擺盤。2014年,公司做出了第一個爆款產品濕紙巾粘蓋機,用并聯機器人將需要五個工人才能完成的涂膠流程實現自動化。大量濕巾生產廠商很快都將翼菲的濕巾粘蓋機作為生產線的標配。一個行業因此改變。在后續的業務拓展中,翼菲又連續首創了機器人理瓶、異形煙碼垛等復雜場景的解決方案。在此之前,這些應用場景還都是人力密集,屬于工業機器人應用的空白區域。翼菲通過直面挑戰和技術創新,成功解決了在這些場景用機器替代人工的可行性和經濟性難題,贏得源源不斷的訂單同時拓寬了整個行業的市場邊界。
深耕標桿客戶,鎖定規模化復制商機
伴隨著技術能力的積累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翼菲贏得了藍思科技、富士康、京東方、華熙生物、寧德時代、比亞迪、聯合利華、東阿阿膠等一系列客戶。這些大客戶是各自行業領域的絕對龍頭,進入門檻極高。對于每一個這樣的標桿客戶,翼菲從初步建立聯系、深入了解需求,到做樣機、試運行和調試,深入客戶現場、不斷打磨方案,實際解決客戶的問題和痛點,從而實現合作的從0到1。在這一過程中,翼菲深入了解客戶所處細分行業的特點,積累了大量的行業工藝know-how。這就帶來了從1到N的規模化復制業務機會。一方面是標桿客戶自身的業務增速超越行業平均水平,具有持續不斷的智能制造需求,為翼菲帶來復購訂單;另一方面,是行業內的廣大其他客戶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會自發地向標桿客戶看齊,對于翼菲通過服務標桿客戶反復打磨過的模塊化、標準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接受起來和增加采購要容易、快速得多。目前,翼菲的產品已遍布全國百余個城市,并成功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能夠堅持做這些正確而非容易的事情并獲得長期收益,除了戰略上的決心和定力,翼菲所憑借的是自身的一系列優勢。翼菲占總人數三分之一以上、兼有優秀教育背景和長年實戰經驗的工程師團隊,是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的人才基礎。翼菲通過持續優化生產、項目、交付團隊建設,深耕已有標桿客戶,所練就的超越競爭對手的交付能力和優異的客戶服務能力,所形成的極強的客戶粘性與良好的行業口碑,是拓展新的標桿客戶的品牌力量。翼菲管理團隊的自信和進取,追求長期價值、國內頂級的機構股東對公司的信賴和加持,業務本身帶來的持續現金流,是長年堅持投入研發的精神和財力保障。
越有優勢,就越有資本堅守初心,去做正確的事情;而長期地做正確而非容易的事情,這本身又在不斷地鞏固翼菲的優勢。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很難,必須一圈一圈地反復推,也就是潛心沉淀,形成過硬的技術、產品與服務,但是厚積薄發、功不唐捐,隨著一圈圈的努力推動,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輕快,公司的護城河會不斷地加深。這是屬于翼菲自動化的飛輪效應。
投資人觀點及致遠資本觀點
春華資本董事總經理郭劍威表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面臨制造業轉型升級、貿易戰和科技高地的爭奪壓力,過往憑借的人口紅利正加速轉向工程師紅利,兼有政策東風、市場空間和技術基礎,已經是孕育世界級智能制造企業的絕佳土壤。翼菲自動化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和良好的團隊、客戶基礎,在高速發展中展現出極強的研發和商業落地能力,我們看好其成為國際一流的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品牌。”
致遠資本創始人李悅表示:“工業機器人正向智能化、輕型化、柔性化發展,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國產份額不斷提高,翼菲自動化擁有研發+產業的行業頂配團隊,依托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憑借行業領先的規模化復制產業能力,有望成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的新領航者!致遠資本很榮幸陪伴翼菲自動化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