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中元宇宙,設10億北交所定向基金,這家券商圍獵“專精特新”

發布時間:2022-03-07 10:18:02  |  來源:騰訊網  

“特別是對于一些完全依賴元宇宙概念的游戲類公司,我們會直接pass。”

文丨馬慕杰

來源丨投中網

2021年12月28日,國內元宇宙場景應用層供應商飛天云動遞表港交所。如若順利,飛天云動將成為“國內元宇宙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飛天云動背后的投資方列表中,除了市場化機構外,還有一家券商背景的私募基金,即開源證券旗下的開源思創。作為一家券商系私募機構,開源思創前瞻性提前布局踩準了“元宇宙”的風口。

實際上,一向低調的開源思創這兩年大動作不少。2020年底,開源思創與央視及騰訊的合資子公司未來電視發起設立了央視體系內的首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未來科技基金,一期規模為1億元,主要投資互聯網電視產業鏈的科技類企業。其中,飛天云動這個項目,就是這支基金的第一筆出手。

截至目前,未來科技基金已陸續投出了4個項目,包括飛天云動、第四代聲音技術全景聲國際標準的制定者之一,國內唯一具備全景聲整體解決方案的全景聲科技、康佳旗下OTT大屏精細化運營領域的頭部企業易平方科技等,投資金額達到基金規模的55%。

2021年底,開源思創又與陜西煤業發起成立了定向投資北交所的開源雛鷹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主要投資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工業物聯網等。

短短兩個月時間,開源雛鷹基金已投出了5家企業。其中,浙江綠農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及菲特(天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均有望在2025年之前實現上市。

拋掉“元宇宙”概念,瞄準底層技術基礎

2019年,飛天云動創始人汪磊在做客新華社《中國新三板》欄目時表示,從2008年成立以來,公司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2015年之前為1.0階段,這一時期主要以游戲業務為主;2015年之后則開啟了2.0時代,公司從一個純手游公司轉變成了一家聚焦AR/VR應用的互動內容營銷企業。

2020年,剛剛成立的未來科技基金投資了飛天云動,出手邏輯正是看中了后者可場景化應用的AR/VR底層技術。

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作為國內元宇宙領軍企業,飛天云動在后一輪融資中實現了估值翻倍,并有望成為國內元宇宙第一股。與此同時,提前布局其中的未來科技基金也恰逢踩中了元宇宙的大風口。

但事實上,在未來科技基金的判斷體系中,項目是否搭有“元宇宙”業務并非重要考量點。反而,在投資之前,未來科技基金會拋開元宇宙的概念,將目光直接瞄向底層的技術基礎。

開源思創總經理王軼對投中網表示,在看元宇宙相關項目時,其團隊通常會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即如果該項目和元宇宙不沾邊,還會不會投?“如果仍然會投,那我們就敢去投。如果不敢投,那這大概率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項目。”

全景聲科技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全景聲科技是中國數字音頻技術的專家企業,主要業務方向是開發創新音頻技術和產品,為影院、汽車、XR設備、投影儀、藍牙耳機等終端設備提供領先的專業音頻解決方案。

王軼說,全景聲科技的全景聲技術未來即使不應用在元宇宙相關場景,但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技術及文明的進步,且在電影、家庭等其他領域也會有廣泛的使用,市場空間巨大。

因此,圍繞元宇宙,未來科技基金的投資方向主要為底層技術基礎+內容,包括5G通訊、4K/8K超高清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在王軼看來,技術是元宇宙的基底支撐,而內容創作則為技術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元宇宙相關的標的,未來科技基金同時也保持著相對克制的節奏,絕不盲目出手。“特別是對于一些完全依賴元宇宙概念的游戲類公司,我們會直接pass。”王軼補充道。

錨定北交所,深度挖掘“專精特新”

2021年9月,北交所正式官宣設立。相較于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等硬科技企業的科創板與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深度融合的創業板,北交所重點定位于專業化、有特色的、精細化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這也意味著,作為投資者和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效靈活的互聯互通平臺,北交所不僅為許多中小型創投企業帶來了歷史性的成長機遇,也為具備優質產業資源的創投機構提供了更直接的“進退道路”。

基于這個市場背景,加之母公司開源證券在新三板領域的深厚積累,開源思創順勢設立的北交所定向基金——開源雛鷹基金,可以說把產業資源直接轉化成了優勢特色。

據悉,在開源雛鷹基金正式成立之前,依托開源證券的渠道和資源優勢,開源思創就在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領域提前布局,在高端制造、工業互聯網和新材料等幾個細分賽道儲備了不少優質項目。

成立以來,雛鷹基金邁著穩健的投資步伐,3個月相繼走訪了30多家項目,其中7家企業目前已進入深度調研階段。據王軼透露,在基金備案之前,開源思創就開始針對專精特新領域看項目了。“很多項目是基金成立一個月就簽合同,所以流程比較快。”

眾所周知,專精特新企業的特征是“小而尖”、“小而專”,往往深耕在某個細分領域,創新能力超強。對于投資機構而言,不僅要能精準識別真正有價值的“專精特新”,還要耐得住寂寞,致力于挖掘中長期機會。

在優質項目篩選上,開源雛鷹基金的目光聚焦點在于標的本身的原發性科技創新,而非北交所上市的相關數據指標。王軼表示,公司的核心投資團隊始終堅持以對市場環境和所投行業的充分盡調研究作為投資的基礎,研判未來發展趨勢,對符合投資偏好的標的做到快速、精準出擊。

與此同時,相比于市場上的財務投資人,開源雛鷹基金的第一訴求并非套利賺快錢,而是要發掘出對社會發展有助力的好項目,與其共同創造價值,因此眼光也相對更長遠。“只要公司技術好,哪怕是五年、七年甚至十年的孕育,我們仍然愿意參與進去。哪怕現在的財務狀況不是特別好,我們仍然愿意出手。”王軼稱。

投資非賭博,要能“幫得上忙”

不管是定位于“科技+文化”方向的未來科技基金還是投向北交所專精特新的開源雛鷹基金,在開源思創的投資理念中,判斷是否出手不僅只有項目本身質地好壞這一個指標,還要考慮投進去之后能否幫得上忙。

“如果投進去對企業有幫助,我們才會果斷下手。不然投資更像是賭博,把錢交給企業了,后期發展完全看企業的能力和心情,這樣我們覺得風險更大。”王軼表示。

換句話說,相比于投得進去,開源思創更強調投后的賦能。當然,這也是開源思創天然的資源稟賦。特別是在企業后續融資及上市輔導上,依托券商背景,開源思創從開始就可幫助企業規范股權結構、財務等,為企業解決了許多后顧之憂。

以菲特檢測這個項目為例。2021年底,開源思創投資了這家AI視覺檢測應用在汽車領域內的頭部公司。在投資完成后,開源思創快速聯系到投行團隊進行介入,幫企業在內控、財務、后續資本市場節奏上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給企業形成了一整套資本市場解決方案,實現了投資和投行的無縫對接。

除了“錦上添花”,開源思創也重視雪中送炭式的投后服務。此前,開源思創談好了一家擬投企業,金額較大,估值也不低。這個期間,由于疫情的影響,這家企業的的經營利潤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盡管公司發展未達到預期,但開源思創彼時依然堅定投了進去,并且也沒有要求相應的估值調整。

據王軼透露,到現在,這家企業與開源思創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企業對我們也非常認可”。

在王軼眼中,投后講究硬實力,實際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在協助被投企業把握商業化及融資戰略規劃外,開源思創還會有意識地選擇具備產業背景的基金合作方,將行業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上市公司等豐富的資源導入基金投資體系,實現對企業的全方位賦能。

而在北交所這個大方向上,開源思創更是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與開源證券投行團隊的高效聯動,開源思創可對企業進行投資+保薦的綜合賦能,同時提供資本市場的一站式服務。

當下北交所拉動專精特新投資大熱,深厚的賦能增值服務也讓開源思創有了捕捉優質項目的底氣。王軼表示,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帶來的新機遇,開源思創要保持初心不浮躁,揚長補短,在創新科技方向上做專做深。

關鍵詞: 踩中元宇宙 設10億北交所定向基金 這家券商圍獵專精特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