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入股 資本搶“吃” 蘭州牛肉面迎來機遇還是挑戰?

發布時間:2022-03-07 10:00:27  |  來源:騰訊網  

蘭州人的一天

是從一碗牛肉面開始的

在蘭州的大街上

向任意一個方向行走

不出10分鐘

大概率會找到一家牛肉面館

這就是蘭州!

但誰也想不到

在距離蘭州2000多公里外的上海

吃牛肉面和在蘭州一樣方便

近日,一則“騰訊入局蘭州牛肉面”的消息在朋友圈迅速傳開,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互聯網大咖入局,蘭州牛肉面未來可期;憂的是資本從互聯網領域轉戰牛肉面,并迅速占領一線市場,蘭州本土的牛肉面企業還能走出去開拓省外市場嗎?對蘭州牛肉面行業來說到底是機會來了還是狼來了?

感受:在上海吃牛肉面和在蘭州一樣方便

作為在蘭州工作過10年的人,于杰總忘不了蘭州牛肉面的那口味道。到上海打拼的這些年,打卡不同的蘭州牛肉面館是他樂此不疲的愛好。

“我住在軌道交通9號線松江大學城站附近,剛來上海的時候吃碗地道的牛肉面要去上海地鐵三號線鎮坪路站的敦煌樓;后來知道人民廣場南京東路附近開了家敦煌樓,每次去市區都會去那里吃牛肉面、釀皮、牛奶雞蛋醪糟等蘭州美食;再后來聽說楊浦區五角場附近開了家唏嘛香牛肉面,也去過幾次,但是路途比較遠,坐地鐵要兩個小時左右。2020年疫情過后,松江的牛肉面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就在春節過后,我們小區附近又開了一家馬記永、一家張拉拉。現在,在上海吃牛肉面和在蘭州一樣方便。”于杰說,在他的帶動下,他們一家三口都是牛肉面的忠實粉絲,每周至少要吃三、四次。兒子從毛細、細的、三細、二細、韭葉、三棱子、寬的、大寬,挨個嘗了個遍,媳婦喜歡吃牛肉面館里的釀皮子,兒子除了牛肉面,也酷愛羊肉串、烤餅。

對于蘭州牛肉面的品牌,于杰如數家珍,但近年來在上海的商圈、商場、辦公樓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隨處可見的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的招牌,對他這個把蘭州作為第二故鄉的人來說很陌生;但對上海人來說,不管從名字還是裝修,第一感覺就是他們來自遙遠的蘭州。更重要的是,這三家品牌把蘭州牛肉面從街邊小店帶進了城市綜合體,讓蘭州牛肉面在上海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實現了提檔升級。

熱點:騰訊要“拉”牛肉面

于杰不但喜歡吃牛肉面,也曾經有過一個夢想,在上海開一家正宗的蘭州牛肉面館。但最終因為選址不易、加盟品牌設限等原因作罷。等到后來,突然發現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帶著蘭州牛肉面“攻城略地”,占領了一個又一個城市綜合體。他不得不嘆服,把一碗面“拉”進城市綜合體,這是大手筆,背后定有大投資!這個猜測很快被上海媒體證實。

據《解放日報》2021年8月報道,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這三個品牌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制造。

2019年7月,上海花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馬記永品牌正式開始運營。一年后,上海陳香貴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誕生。一個月后,張拉拉所屬的上海張啦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開張。

三個上海品牌在蘭州牛肉面這條賽道上,開始飛速擴張。

“兩天6店,為運營部打CALL。2021年12月38家,2022年1月31家,感謝馬記永團隊所有部門的緊密合作,謝謝業主方的支持。2022年我們將不負中華第一面而繼續努力。”這是馬記永創始人洪磊在朋友圈發的一條信息。這開店速度,讓蘭州本土企業望塵莫及。

馬記永創始人洪磊在朋友圈發的一條信息

啟信寶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馬記永多次獲得融資,投資機構包括挑戰者資本、險峰資本、凱輝資本、高榕資本等。近日,馬記永又獲得騰訊投資:其關聯公司上海花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注冊資本增至約160.44萬元人民幣,增幅約13.48%。

無獨有偶,同是新生牛肉面品牌的陳香貴、張拉拉,也都在最近一兩年獲得多輪投資。2021年7月,自稱正宗蘭州味道的陳香貴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投資,估值近10億元,由正心谷資本領投,云九資本、源碼資本和天使投資人宋歡平跟投。去年年底,主打“手撕牛肉”的張拉拉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中金文化消費基金領投,金沙江創投與盛景嘉成跟投。本次融資也是張拉拉在一年多時間內獲得的第3次融資。

分析:品類成熟 市場廣闊 讓資本愛上蘭州牛肉面

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背后,是更加熱氣騰騰的資本之爭。蘭州牛肉面有何魔力,讓資本如此寵愛?

秦偉,1997年接觸餐飲,2006年進入牛肉面行業,從最初的拉面學徒干起,到后來負責牛肉面連鎖品牌的全國加盟業務,4年的時間有一半在出差,累計有一年的時間在上海,跑遍了上海的牛肉面館。在他隨身攜帶的本子上,記錄著60多個上海開店的牛肉面品牌。在秦偉看來,蘭州牛肉面本身具有極高的市場辨識度,讓新入局者不需要再花費精力和資金進行消費者教育。飲食習慣致使吃面在中國部分消費者眼中是“剛需”。

艾媒咨詢《2021年新中式面館行業趨勢及消費者行為洞察報告》顯示,26.8%的中國消費者每天都吃面,42.1%的中國消費者2-3天吃一次面,且普遍喜好多種面。面館消費具備穩定的消費者群體,未來面館行業的發展持續性強,發展空間大。品類成熟、市場廣闊,這對于資本和創業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

而供應鏈的不斷完善,則讓面館迅速擴張。秦偉表示,牛肉面產品本身和門店日常需要的食材調料并不復雜,很多業務模塊已經可以外包,通過中央廚房集中供應的模式,能夠實現不同店鋪的味道幾近相同。因標準化程度高,使得成本相對低廉,投資成本回收周期短,單店盈利能力有優勢。

以馬記永為例,湯底和食材均為中央廚房生產,運輸倉儲和人力管理均采用海底撈體系的蜀海供應鏈和微海沃才人才認證管理系統,餐品受原材料和廚師手藝的影響越來越小。

1999年,蘭州牛肉面被國家確定為中式三大快餐之一,被譽為“中華第一面”;2010年,蘭州牛肉拉面商標在國家商標局正式注冊;同年中國烹飪協會確定蘭州市為“中國牛肉拉面之鄉”。

值得關注的是,資本搶“吃”的蘭州牛肉面,都沒有選擇蘭州本土品牌。作為蘭州牛肉面的故鄉,如何搭乘這次資本投資的東風,把蘭州牛肉面做大做強。

來源: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蔚霞

未經蘭州日報社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其它任何第三方均不得轉載,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關鍵詞: 騰訊入股 資本搶吃 蘭州牛肉面迎來機遇還是挑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