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定名四周年,鳥瞰賽道發展全景概況

發布時間:2022-03-02 11:59:52  |  來源:騰訊網  

2018年2月,NFT市場數據追蹤平臺NonFungible.com整合了“非同質化”(non-fungible)一詞作為主要術語來描述新的資產類別,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說法由此確立。4年之后的今天,NFT世界早已天翻地覆,換了人間,讓我們回顧NFT賽道發展歷程,一覽當下NFT產業鏈全景概況。

NFT賽道發展歷程

1、1993-2014年:概念前身

NFT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加密交易卡”(Crypto Trading Cards),這一設想由哈爾芬尼于1993年提出,它是依托加密學和數學隨機排列組合形成的系列套卡,卡片可供收藏、展示與交易。這是數字資產第一次被賦予展示和收藏的功能。

2012 年,第一個類似 NFT 的通證彩色幣(Colored Coin)誕生。彩色幣其實是比特幣的一種,但彩色幣們具有一些特殊屬性,比如支持代理或聚集點等,人們可以由此將彩色幣與普通的比特幣區分開來。因此彩色幣擁有一定的非同質化特性,可以用作替代貨幣、商品證書、智能財產以及股票、債券等。彩色幣將虛擬貨幣與數字資產綁定的想法,為NFT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2014 年,Counterparty協議標準創立,同名的點對點交易平臺Counterparty也出現在了區塊鏈上,它支持用戶自行創建和發布、交易數字資產,這些數字資產已經和如今的NFT較為相似了。自此,比特幣鏈上開始出現用戶自行創建的代幣化資產。

2、2015-2016年:萌芽期

基于Counterparty協議標準和交易平臺,這一時期比特幣鏈上涌現了很多風靡一時的NFT應用。

2015年,有人將游戲和區塊鏈結合,制作出了一款集換式卡牌鏈游Spells of Genesis,玩家在游戲中收集到的卡牌、道具可以發布到Counterparty上販賣。

2016年,基于Counterparty協議的加密交易卡——“悲傷蛙”表情包(Rare Pepes)成為風靡一時的NFT應用。Rarepepe 的初衷就是收集悲傷蛙的全套表情包,任何人都可以主動提交自己找到的珍貴稀有的悲傷蛙,而且提交時,通過比特幣的CounterParty協議標準,每張表情包都跟一個不可替代的 token 綁定在一起。這樣每個人就能通過交換 token 來交換不同的表情包;每個獨一無二的表情包也就被賦予了價值,可以通過 token 進行交易、買賣和收藏,最終,就形成了一個表情包的市場。

3、2017-2020年:發展期

2017年6月,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NFT項目加密朋克(CryptoPunks)誕生,當時,任何擁有以太坊錢包的人都可以免費領取;時光荏苒,如今NFT與整個區塊鏈領域已經經歷了大爆發,當初有這樣的眼界和認知去申領CryptoPunks的人,已經成為了“加密先民”、早期貢獻者,承載著如此集體認同與身份象征的CryptoPunks,在二級市場炒出了天價。

2017年是NFT發展史上標志性的一年,這一年,ERC-721非同質化代幣標準,和ERC-1155半同質化代幣標準提出,NFT的重點和活動從比特幣鏈轉移到以太坊鏈,以太坊開始逐漸占據NFT領域基礎設施的絕對主導地位。10月,第一個實現ERC-721標準的去中心化應用迷戀貓(CryptoKitties)上線并成為爆款,曾占據以太坊網絡 16% 以上的交易流量,導致以太坊網絡出現嚴重擁堵,轉賬交易延遲、無法轉賬。

這一時期,也是NFT的各類基礎設施搭建的關鍵時期。NFT綜合性平臺OpenSea、SuperRare、MakersPlace、Rarible、NiftyGateway先后上線,NFT的鑄造、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交易日益活躍。各類NFT相關工具與數據網站也隨之創立,其中,NFT市場數據追蹤平臺NonFungible.com整合了“非同質化”一詞作為主要術語來描述新的資產類別,NFT(非同質化代幣)的說法由此確立。

此外,虛擬世界擴展、交易紙牌游戲、去中心化域名服務等協議層與應用層的實驗也在興起。2019年5月,以太坊域名服務(ENS)轉移到ERC-721 NFT代幣標準;元宇宙土地項目Decentraland于2017年推出,并在2020年初向公眾全面開放;2020年10月,現象級數字收藏品項目NBA Top Shot開啟公測;2020年11月,生成藝術鑄造交易平臺Art Blocks上線。在2020年,NFT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市值增長了三倍,達到2.5億美元。NFT賽道已經為隨后的爆發,做好了準備。

4、2021年至今:爆發期

2021年3月,NFT藝術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以6934萬美元的價格創紀錄拍賣,引爆了NFT市場。2021年至今,NFT在藝術/收藏品、元宇宙、游戲、創作者/粉絲經濟、策展/社區、金融、數字身份等多個領域都獲得了跨越式發展。這一時期,NFT概念不斷破圈,眾多名人、品牌的入局為NFT帶來明星效應。2021年全年,NFT總市值達到103.49億美元,較年初翻167.62倍,NFT的持有者數量為135.6萬,較年初翻7倍。NFT一詞當選柯林斯詞典2021年度詞匯。

頭像類NFT領域,2021年4月,無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發售,探索頭像類NFT頭像更深層次的故事性和實用性。2022年1月,Twitter開始支持用戶使用NFT作為個人資料圖片,其他社交媒體巨頭也陸續推出NFT相關功能,進一步打開頭像類NFT的想象空間。

GameFi領域,2021年7月,P2E鏈游Axie Infinity日活超越王者榮耀,助推NFT與GameFi市場火爆發展;到2022年2月,Axie Infinity成為首個銷售額突破40億美元的NFT系列。此外,2021年第四季度,元宇宙熱潮之下,虛擬土地NFT價格屢破新高,用NFT錨定價值的鏈上世界似乎已經有了雛形。

DeFi領域,2021年5月,Uniswap V3將LP Token以NFT表示,NFT成為贖回流動性的憑證,并在DeFi領域解鎖更多用例。2021年8月,有用戶將狗狗幣頭像原型Feisty Doge NFT的所有權進行分割,最高以1.26億美元的價格成為當時業內最貴的NFT,NFT碎片化也在這段時間火熱。

公鏈領域,NFT爆火之下,以太坊的性能問題愈發凸顯,各類高性能公鏈、專注于NFT細分賽道的公鏈,以及側鏈、Layer2等多樣化替代性方案隨之崛起,NFT基礎設施發展如火如荼。

NFT產業鏈

縱向回顧 NFT 波瀾壯闊的30年后,讓我們聚焦當下,橫向梳理目前的NFT產業鏈發展情況。

NFT 產業鏈按照 NFT 流動可以分成三層,由下至上依次為:基礎設施層、協議層、應用層。三個層面共同發力,造就了今天 NFT 蓬勃的市場現狀。

1、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為NFT產業運行提供必備技術支撐,主要涵蓋公鏈、側鏈 /Layer2、開發工具、代幣標準、存儲以及錢包等。

這一層的價值捕獲基于 NFT 的鑄造,比如底層公鏈和側鏈 /Layer 2 捕獲了鑄造NFT產生的 Gas Fee。NFT 數量越多,這一層捕獲價值越大。

以太坊的NFT生態發展較早,形成了ECR721、ECR1155等非同質化通證協議標準,是目前NFT領域基礎設施的絕對霸主。然而,數據顯示,從2021年初到2022年初,也就是NFT市場大規模擴張的時期,以太坊網絡在NFT領域的市場份額已從約95%降至約80%,這表明由于擁堵和高額Gas費,以太坊在NFT領域的主導地位正在下降。這也給了一些新興高性能公鏈(如Solana)、專注于NFT細分賽道的公鏈(如FLOW),以及側鏈、Layer2解決方案(如MATIC、FTM)市場切入點和新的發展機會。

基礎設施層還包括開發工具(如Pixura、Stardust)、存儲(如AR、FIL)、錢包(如Metamask、MetaX)等,負責價值的記錄與結算。NFT是架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加密數字產權證明,其發展空間受限于上游NFT基礎設施層的性能、安全性及互操作性。

2、協議層

協議層通過構筑協議來創造NFT資產。以藝術收藏品、游戲為代表,協議層是如今最為活躍的板塊,也是眾多新興區塊鏈項目熱衷的領域。具體應用有如下幾類:

NFT 鑄造協議與一級流通市場。這類協議大多吸引用戶鑄造后留在平臺交易,以便進一步捕獲價值,例如 Mintable、SuperRare 等,它們幫助普通人輕松地創建和交易自己的 NFT。

NFT收藏品,包括基于區塊鏈的生成藝術(如ArtBlocks)、各類NFT頭像(如CryptoPunks、BAYC),以及collections(如NBA Top Shot、冰墩墩NFT)等。這部分項目依賴meme與社區文化,借助明星效應成為了最為破圈的NFT類別。

NFT游戲,即GameFi,DeFi+游戲+NFT 的結合。GameFi將金融機制游戲化,將游戲道具衍生品NFT化,實現了資產確權,賦予了游戲恰當的變現方式—— Play to Earn(邊玩邊賺)。P2E 游戲中的任何數字資產都是玩家自己的,玩家可以在交易市場中自由交易NFT裝備,獲得真實的收益。代表性項目有 Axie Infinity、Farmers World 等。

流動性協議,主要用于對 NFT 進行價值發現。這一類協議并不鑄造 NFT,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對 NFT 進行定價,價值捕獲基于提供流動性基礎金融服務。

DeFi +NFT,主要是DeFi活動鑄造的NFT,與其他鑄造協議不同,主要通過鑄造活動捕獲價值。

3、應用層

應用層各個項目是基于NFT資產的運用。其價值捕獲主要基于流量和需求變現,比如社交和策展,如何聚集流量以及變現是核心的價值點。

應用層主要由基于協議層而產生的代幣而衍生出來的應用為主,包括基于NFT資產面向市場的流通渠道/泛二級市場(如 OpenSea);以及各個垂直領域,包括數據網站(如 Cryptoart.io、Nonfungible、NFTGuru、CryptoSlam! )、策展社區(如 Whale DAO、Flamingo)、社交( 如 Nifty’s、Showtime)、域名(如 Unstoppable Domains、ENS、Namebase )等其它分支。

策展社區方面,近兩年來不少新生DAO專注于NFT收藏與投資,通過社區力量來培養和壯大NFT的價值領地。此外,一些碎片化競價協議,可以將購得的NFT進行分拆、借貸、策展,或在其他DeFi平臺抵押。

社交方面,NFT 為主的社交平臺為 NFT 持有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還有一些社交代幣項目讓內容創造者們有了自由推廣和分享的渠道,讓他們能夠跳過中間人與粉絲建立更加直接、透明的交流。

NFT的各項應用不勝枚舉,在此只對部分領域進行了簡單盤點,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NFT應用場景等待我們發掘!

關鍵詞: NFT定名四周年 鳥瞰賽道發展全景概況 同質化代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