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炸雞,如何逆襲成下沉市場餐飲之王?
文丨華商韜略 陳夢迪
中國炸雞之王是誰?
不是麥當勞,也不是肯德基,而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五環外小吃”——正新雞排。
20多年,正新從浙南小鎮的一家街邊小吃變成全國2.5萬家連鎖店、年銷10億片雞排的“雞排之王”,門店數量比肯德基、麥當勞二者加起來的兩倍還要多,成為當之無愧的“下沉市場連鎖餐飲No.1”。
一塊雞排,衍生出如此龐大的業務網絡,它的創始人陳傳武做對了什么?
回過頭來看,陳傳武的成功有誤打誤撞的因素。
陳傳武是溫州人,自小在經商氛圍熏陶下長大。
九十年代,陳傳武毫不猶豫放下鐵飯碗,嘗試各種小生意。
摸爬滾打幾年后,陳傳武在溫州速凍界快速崛起,不僅自己生產速凍食品,還一度拿到和路雪冰激淋的代理權,創立了自己的冷鏈物流公司。
殊不知表面風光下,常年上游積壓庫存、下游拖欠貨款,公司瀕臨倒閉。陳傳武琢磨,“拓展維護銷售終端太難了,何不自己也做終端,掙現金流?”
為了消化庫存、回籠資金,2000年,陳傳武開了第一家正新小吃店,也就是正新雞排的前身。
當時臺灣小吃隨著臺灣偶像劇傳入內地,炸雞、奶茶、烤腸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陳傳武瞄準年輕客群,什么流行賣什么。不僅東西要好吃,為了回頭客多,原本內向的陳傳武學會和年輕人聊天說笑。
剛創業時,陳傳武處于行業鄙視鏈底端。正新都是小檔口,產品僅限雞排、烤串、軟飲。
陳傳武覺得,小吃毛利不宜過高。別人奶茶賣十幾元一杯,他賣幾元一杯,在20年前就走蜜雪冰城的極致性價比路線。
陳傳武表示:“到今天正新也只賺一個雞排的差價?!?/strong>
憑借低價美味,正新迅速包圍溫州,在步行街、學校、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能看到正新亮眼的招牌。
小吃店生意越來越好,陳傳武干脆關掉速凍食品廠專心做正新小吃。
2004年,他頗具前瞻性地選擇了進軍上海,以此為跳板,逐步擴張至華東、乃至全國。
但隨著公司發展,正新小吃品類猛增到上百個,從采購、物流到加工儲存等各環節流程都越來越復雜,公司再次陷入困境。
陳傳武帶著核心團隊去香港、廣州、河南、河北等地考察一圈后,最終確定公司必須再次轉型,聚焦“雞排+燒烤”的戰略。他悟出:“輕”才是正新小吃店能走出溫州、走向全國的關鍵。
2012年,陳傳武果斷砍掉90%的品類,菜單僅剩爆款雞排和幾種熱銷肉串,并將品牌更名為正新雞排,無異于一場豪賭,但銷量卻開始飛躍式提升。
公司進入第一輪擴張期。截至2013年禽流感來襲前,正新小吃在全國有近1000家直營店。
在創業初,陳傳武就有意識地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利用規模優勢不斷向供應商壓價,篩選優質供應商,目的是比對手更好更便宜更快拿到雞肉和配料。
2013年禽流感來襲,炸雞業首當其沖,同行因雞肉供應鏈斷裂,死傷無數。正新的供應鏈在陳傳武數十年鍛造下,不僅扛住波動,也沒有給經銷商和顧客漲價。
但正新的業績卻降至史上最低點,員工工作積極性也大受打擊。陳傳武一方面對內進行股改,把自己股份分給員工,邀請員工做店長,另一方面對外放開加盟,把自己十幾年的開店經驗和供應鏈能力分享出來,且加盟費僅11萬元,比同行低近一半。
陳傳武說:“老板股份變少,但企業發展了,賺得不見得比以前少。加盟不是為了賺快錢,正新穩扎穩打13年,雞排加燒烤戰略確定,有了核心產品、物流基地和生產基地,加盟時機已成熟。”
這兩招讓正新第二次起死回生,員工干勁高漲,加盟商蜂擁而至,正新開始急速擴張,進入第二輪擴張期。
從2017年開始,正新踏入萬店俱樂部。據正新披露,截至2021年3月,正新雞排店已突破2.5萬家,是肯德基的3倍、麥當勞的6倍,且三分之一仍是直營,此時距離其放開加盟還不到十年。
即使新冠疫情后,餐飲業哀鴻遍野,正新雞排在2020年3月份就復工,4月逆勢開店600家。
同年,陳傳武斥資十億在老家溫州鹿城開建正新供應鏈基地??偨ㄖ娣e超10萬平米,年產值預計超5億元。
在消費者心中,正新雞排最大的特點是便宜。去年正新上市9.9元的雞排,令網友感慨:“物價回到十年前?!?/p>
陳傳武牢牢鎖定吃不起肯德基的低消費人群,別人賣十幾元一片的雞排,在正新花10元就能吃一片雞排喝一杯飲料。
下沉市場也對正新投桃報李。據官方披露,正新2018年售出雞排計超過7.2億片。按照單價10元算,正新僅賣雞排一年收入就超過72億元。2019年,正新雞排店面超過2萬家,僅雞排單品年銷售額破百億元。
但低價必須加上品牌才是王炸。
為了與競品進一步區隔,陳傳武斥巨資做廣告投放和請明星代言。金馬影帝黃渤是草根逆襲的明星代表,能夠與正新雞排的消費群體產生共情。
2015年,黃渤代言了正新雞排,在綜藝里對著鏡頭啃雞排上了熱搜。此外,陳傳武在多個城市投放千萬元地鐵廣告,進一步拉近與下沉市場的情感距離。
這樣做除了能吸引消費者和加盟商,當一個經濟拮據的年輕人吃正新雞排,看到黃渤的笑容,他會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鼓勵感,而不是吃廉價小吃的淪落感。
炸雞品牌數不清,對于競品,正新真正的殺傷力來自其底層強大的供應鏈。
陳傳武說,正新之所以能成為拓店之王,因為工廠、物流、裝修等各個環節均已打通。前端做大帶動后端發展,后端發展支持前端。
正新不是一個雞排店,而是一個以雞排為連接的產業平臺。除了興建中的溫州正新基地,諸城和宿州的正新自有加工基地已運轉超過6年。
正新不僅賣雞排,還賣門店和供應鏈解決方案。為了讓加盟商好上手,陳傳武讓雞排生產高度標準化。從選址裝修到原料供應,細化到雞胸重量、油溫、油炸時間、自制灶具等。
此外,正新供應鏈除了服務自己,還能服務其他餐飲企業,如意餛飩、小蹄大作、劉一手火鍋等都是正新客戶,僅供應鏈業務年銷售額上百億。
陳傳武說,正新的下一個目標是“十萬家店,千億產值”。堅定擴張的背后,是陳傳武對趨勢的判斷和優化供應鏈的剛需。
據美團發布的《中國餐飲大數據2021》,萬店以上規模的餐飲連鎖門店數占比從2018年的0.7%增長至2020年的1.4%。
陳傳武說:“未來餐飲連鎖化比例會越來越高。真正的連鎖不是開一兩家店,而是需要撬動供應鏈資源。正新要用規模來解決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的供應鏈問題。”
以正新的2.5萬家店看,如果每家店每天消耗100只雞,整個供應鏈就每天消耗250萬只雞,這是一條左右中國雞肉價格的供應鏈。正新一天能供應250萬只雞以及配料的供應鏈能力,才是它立足的根基,所以陳傳武必須不斷夯實。以規模效應疊加品牌效應,支撐正新這頭龐然大物繼續生長。
但這樣是不是盲目擴張?
知名投資人衛哲分析:門店高速擴張是對組織進行壓力測試。壓力測試就是為了一次性把組織問題全部壓出來,哪里掉鏈子,卡在哪里怎么解決。在巨大壓力下你只會全神貫注盯著生死攸關的東西,而組織能力一旦提升就不會再退回去了。
當然萬店模式也有副作用。如今在瘋狂的加盟廣告攻勢下,正新在國內已經發展到25000家店,極度飽和,新店選址非常困難。
業內人士稱:“好地段通常正新就做直營,不會給加盟商?!?/strong>
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擴張背后,加盟商過于分散且良莠不齊,且受限于加盟的種種“霸王條款”。
此外,正新屢屢被曝食品安全問題,售賣垃圾食品的負面印象也長期存在。黑貓投訴中,不少用戶都吃出了“異物”和“毛發”。
由于做炸雞門檻低,盈利模式單一且毛利低,非常容易被模仿,是絕對的紅海。在網紅新消費餐飲沖擊下,正新雞排也面臨品牌老化的問題。當肯德基和麥當勞花樣翻新的聯名IP明星廣告的攻勢下,正新雞排明顯跟不上節奏。
雖然正新雞排門店數量超過肯德基和麥當勞總和,但單店收入低業務單一,與兩大巨頭相比,收入體量差距明顯。
如今疫情尚未徹底平復,陳傳武重倉實體店的壓力可想而知。
陳傳武曾表示,“每場大災難對于正新都是一個大機會,來一次就擴張一次?!钡@一次不一樣了,雞排市場已經逼近天花板,而十萬家店的“小目標”似乎遙不可及。
為此,陳傳武開始突破邊界,于4年前推出了“森林計劃”,“如果正新雞排能在螺螄粉、烘焙或者是其它品類再開出來一萬家,我們的故事就成功了。”
未來,還有多少加盟商,會繼續為陳傳武的夢想全力以赴呢?
【參考資料】
[1]《上世紀90年代 為何掀起“下海潮”》河南商報 程國昌 李肖肖
[2]《打敗肯德基,靠一塊雞排賣70億》饅頭商學院 MS
[3]《一塊雞排開出2萬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場》36氪 楊亞飛
[4]《正新雞排、華萊士、絕味鴨脖、蜜雪冰城……萬店餐飲連鎖門店占比3年翻番背后》川觀新聞 孫琪 鐘莉
[5]《正新集團陳傳武:近期不考慮上市,未來計劃開10萬家門店?》新京報 王萍 秦勝南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這個溫州人 是中國開店最多的炸雞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