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國慶在網上發了一段自己反思過去的視頻。李國慶表示,如果作為一個事業合作伙伴,我們巨大的分歧的根源是人家著急賣公司變現。為什么那些副總站在她那里?他們更想賣給海航或者誰誰誰,所以我跟他們站在了敵對面。我佩服馬云、劉強東,因為他們格局大,人家能夠把價值觀傳遞給管理層,甚至中層,跟著拓展疆野,而我這怎么著就……
雖然李國慶的反思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對于創業者來說價值連城。
因為李國慶向大家闡述了他在當當網時遇到的問題,也說出了自己缺少的東西。
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李國慶和俞渝能把公司做到國內知名企業,而且估值數百億,已經是一種成功。不過公司發展到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分歧,因為一部分高管已經不愿意再“打打殺殺”,只想實現財富自由后,直接退休。另一部分高管可能還想往前再沖一沖,就算現在已經不是阿里、京東的對手,至少能多成長一點就是進步。
如果你是公司的創始人,你該怎么平衡公司的這種局面呢?
說實話,還挺難的,因為這種事情需要創始人提前考慮到。如果等事情做成之后再去考慮高管的未來多少會顯得有點唐突,如果處理不好,公司內部還會有內訌產生。
李國慶表示,公司有相當一部分高管想要急著賣掉公司,自己則站在了高管的對立面上。因此高管就都支持俞渝,導致自己企業沒了,家也沒了!
李國慶為什么會佩服馬云和劉強東呢?因為這兩個企業家格局很大,他們可以把公司的價值觀傳遞給高層和中層,就算他們不在公司,這些人也可以繼續帶領著公司前進。
網友表示,能有今天的反思,又能說出來,你的格局也很大。
李國慶看到后還默默給這條評論點了一個贊,看來李國慶也是短視頻達人啊!
通過李國慶的反思,我也來跟大家聊聊格局這個詞。格局是一個很神奇的詞,觀察一個人有沒有格局,不要去看一個人說了什么,而要去看做了什么。
我最近幾年來,接觸了上百位創業者。其中不乏具有野心的創業者,他們充滿自信、侃侃而談,他們想要通過一套很牛的商業模式在5年之內打造出一家上市公司,我也很樂意見到這樣的創業者。
因為野心是創業必備的元素之一,如果沒有野心,你那不叫創業,只是做生意而已。
可是只有野心就夠了嗎?遠遠不夠,在野心的基礎之上,你必須要有足夠大的格局。
說得通俗一點,格局大指的是不要看重眼前的那點利益,而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點,把短期利益分給跟自己有關的人。只有讓所有跟你相關的人先賺到錢,那么他們接下來一定會幫你賺到大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京東跟當當網曾在2010年左右開始了正面競爭,京東進軍圖書音像領域。當當網能做的就是低價競爭,劉強東直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京東的圖書音像部門如果敢在5年之內有一分錢的凈利潤,直接把整個部門的人全部開掉,要玩就玩狠的。
京東雖然沒有徹底打敗當當網,但是京東也順利進入到了圖書音像領域,并且不斷蠶食當當網的市場份額。
可能也是通過這個事件,讓李國慶領略到了劉強東的格局。同理,馬云也干過類似的事情。
再來回歸到我遇到的某些創業者,他們想要快速擴張、想要通過市場融資,在有了基本需求之后,我就會給產品設計一套相應的商業模式。有時候商業模式推進的過于順利,創業者就開始變得貪心,忘記了格局兩個字。
舉個例子,有個創業者他的產品特別好,在市場上幾乎是獨一無二的,毛利率可以達到90%,媲美貴州茅臺。
由于缺乏知名度,我就建議創業者多給自己的經銷商分一點,比例為70%,只要自己的渠道賺到了足夠多的錢,公司自然可以名利雙收。公司上市之后,股票市值價值百億。
由于公司在前期擴展的過程中特別順利,公司營收達到了2億元。正是公司快速擴張的時候,創業者取消了其他城市渠道的招商工作,全部變成了直營模式,結果營收很快就被揮霍掉了,自己夢想的暴利全部成了過眼云煙。
一套有效的商業模式制定之后,公司需要做的就是貫徹實施。千萬不要有了一點小成就開始飄了,想要做大事,就要把格局徹底打開,讓規模再飛一會兒!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創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臺!
在新商業的世界里,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淘汰的產品和過時的商業模式,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創新能力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
關鍵詞: 李國慶我沒有馬云劉強東格局大網友不 你格局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