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大齡員工,老牌科技公司似乎也難給出范本。在上周,年過半百的三星與百歲IBM,傳遞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2月16日韓媒報道,三星將從2022年起實施“高級跟蹤計劃”。所謂高級跟蹤計劃,就是允許優秀員工在退休年齡(60歲)后繼續工作。
對于該舉措,三星表示是對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斷崖等商業環境變化的應對。其希望可以打造一種文化,對員工積累的專業知識與經驗給予尊重。
在三星收獲好感的時候,IBM卻因“嘴臭”備受關注。
2月11日,根據公開訴訟文件顯示,IBM高管在內部電子郵件中稱年長員工為“恐龍寶寶”,并討論了使之成為“滅絕物種”計劃。
在被公開的文件中,IBM顯示出對公司內千禧一代員工比例落后于競爭對手的不安,而讓“恐龍寶寶”離開,邀請千禧一代加入,這種比例的調整似乎是個好主意。
擁有年齡焦慮的打工人,不安全感就像坐過山車: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未來的自己究竟是受人尊敬的“老先生”,還是被丟棄的“恐龍寶寶”,似乎很難說得準。
A
三星所說的人口老齡化與人口斷崖,是全球企業面臨的一個挑戰。
2019年德意志銀行發布的研報指出,是時全球65歲以上的人口首次超過5歲以下的人口。如果這個數字不夠有沖擊力,年齡中位數了解一下:根據聯合國數據,2015年韓國的年齡中位數為40.8歲,這意味著整個韓國有一半的人年齡在40.8歲以上。同期該數字最高的是日本,46.5歲,而中國在2015年的年齡中位數為37歲。
根據預測,到2050年,日本的年齡中位數將突破50歲,中國將達到49.6歲,而瑞典、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年齡中位數將會在40歲出頭。
允許員工在60歲之后繼續發光發熱,確實如三星所言,是一項應對老齡化的措施。
三星對于大齡員工,一直以來鮮有負面新聞。在2019年時,液晶顯示(LCD)面板市場不景氣,三星顯示器公司推出“提前退休計劃”,工作五年以上的員工可申請。提前退休的員工可獲得相應補償,包括兩年半或三年工資,有孩子的申請人還可獲得約合人民幣5.9萬的補償金及子女大學畢業前的學費。
此舉實際上是三星在裁減員工數量,到了2020年3月,三星宣布將逐步關閉LCD面板業務。5月,三星顯示器公司表示,已經收到越來越多員工的“提前退休”申請。
反觀另一邊的百年企業IBM,和大齡員工之間的撕扯時不時就會上演。
此次公布的包含“恐龍寶寶”言論的資料,實際上是2018年針對IBM訴訟案的最新進展。
在2018年,IBM解雇近萬名40歲以上的員工,由此前員工與IBM展開了這場仍在持續的官司。
除了“恐龍寶寶”言論外,在公開資料中,還有一位IBM高管的另一封電子郵件還提到了公司內“過時的婦女勞動力”:“她們真的不了解社交或者參與,她們不是數字原住民。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威脅。”
直接裁員只是一部分,據公開文件表明,IBM還有“變相裁員”之嫌疑,比如試圖通過讓老員工搬到其他辦公地點來達到裁員目的,但“搬遷安置的接受率僅為8%到10%”。
IBM自然是持否認態度。IBM發言人亞當·歐拉特這樣解釋:“老員工離職是因為商業環境的轉變和市場對某些技能的需求發生變化,而不是因為他們的年齡。”
翻譯下就是,被解雇是因為你能力不行,不是因為你年齡大了。
而對于被公開的郵件,他委婉承認措辭不當,但也表示寫郵件的高管都在2020年離職了。
此外,歐拉特還提供了一些數據以證明IBM沒有歧視年長員工。他稱,從2010年到2020年,IBM在美國雇傭了1萬多名50歲以上的員工;這幾年中,公司的員工年齡中位數為48歲。但他同時拒絕透露年長員工的比例。
IBM在對待大齡員工的問題上,一直都顯得有些冷酷無情。在2019年一樁年齡歧視訴訟中,IBM前人力資源副總裁阿蘭·瓦爾德等作證,稱IBM為了使自己更“酷”更“時尚”——就像亞馬遜和谷歌那樣,而炒掉大齡員工。
甚至IBM咨詢部門曾進行調查,報告中表示“千禧一代通常比嬰兒潮一代更具創新性,更容易接受技術。”嬰兒潮一代,在美國指的是在二戰后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間出生的人。
B
如果本著向前輩學習的精神,IBM這個老牌科技公司的做法,顯然足以讓中國的科技互聯網打工人不安。
在中國,“互聯網沒有中年人”已經成為一個可怕的都市傳說,不管真與假,35歲紅線都橫在很多人的心頭。
而中國的互聯網大廠,都還很年輕,網易成立于1997年,騰訊與搜狐成立于1998年,阿里成立于1999年,百度成立于2000年,字節成立于2012年,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他們要走的路正是老牌科技企業走過的路。
2020年,脈脈發布《互聯網人才流動報告2020》,顯示騰訊、阿里、華為、百度、字節、滴滴、京東、小米、拼多多等19家企業的員工平均年齡為29.5歲。其中華為和阿里的員工平均年齡為31歲,拼多多和字節僅為27歲。
必須要注意的是,此處是平均年齡,會受到最高與最低年齡人群的影響。
國內引起大規模討論的“大齡員工優化事件”,來自于2017年的華為。是年2月,一位名叫“風雨同舟好么”的網友發帖,稱自己三十多歲年薪百萬慘遭優化。幾乎同時,網上流傳出華為清理34歲以上員工的消息。
華為究竟有沒有集中清理過大齡員工,到現在也是個謎。但是由此而來的年齡焦慮,不可收拾地在科技互聯網行業中彌漫開來。
而在當時,對該事件的兩種聲音,直到今天還極具代表性:一方認為企業不該將大齡員工無情丟棄,另一方認為私人企業不是養老院。后一種看法,其實與IBM的自我辯護不謀而合:被解雇是因為能力問題,而非年齡。
從2017年開始的五年間,科技互聯網大廠“優化大齡員工”的事件一直延續一樣的模式:網絡傳聞、熱烈討論、官方不予肯定,而彌漫在員工間的焦慮感愈發嚴重。
與此同時,各企業對“干部年輕化”的追求不需要遮遮掩掩,也一樣刺激著人們的年齡擔憂。
2019年,百度董事長李彥宏通過內部信強調:“2019年,公司將加速干部年輕化的進程,選拔更多的80、90后年輕人同時進入管理層。”
同年,騰訊裁撤10%中層干部,京東也提出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
不論是基層,還是管理層,似乎都在面臨著“后起之秀”的沖擊。正如騰訊總裁劉熾平當時所說:“在干部體系上,我們希望一定要有流動,這樣才有新的位置給后起之秀。我們的干部體系淘汰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要求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管理干部要退下來。”
大家都在討論如何“不被優化”,而“退休”則是一個極少被提及的話題。
去年,騰訊率先打破了沉默,其提出“職業里程碑”關懷方案,在騰訊工作滿15年的員工即可申請“提前退休”,并領取一筆不菲的回報。
一旦選擇“提前退休”,員工可同時享有定制紀念品、長期服務感謝金、退休榮譽金三項福利。其中,長期服務感謝金為6個月固定工資;而退休榮譽金共有“服務年限金”和“50%的未解禁股票期權”兩個方案,員工可自由選擇其一。
盡管在優化焦慮下,這一福利被很多人吐嘈為“跑不到的終點”,但對終點的第一聲討論,無疑是有意義的。
從全球范圍內看,講求創新的科技互聯網企業,究竟該如何對待大齡員工,從業者的未來到底是香餑餑還是“滅絕物種”,目前尚無定論。只希望,對終點的討論能再多一些,再大聲一些,而不是在模糊的都市傳說中交頭接耳,在迷霧里埋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