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十年前的人們一定沒有想到,十年后人們出行身上不需要攜帶一分的現金。在短短的十年間,我國老百姓的購物以及支付方式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我們現在出去購物,隨處可見的都是微信或支付寶付款碼,使用現金支付早已經成為了人們腦海中的回憶。除了掃碼支付以外,也衍生出來了其他一些支付方式。
比如說刷臉支付,是比掃碼支付更加方便快捷的一種支付方式,人們只需要在支付的時候將自己的臉對準屏幕上,就可以自動的扣除賬戶中的余額。這種支付方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對它的顧慮也一直沒有中斷過,這真的靠譜嗎?一些網友更是開了一些玩笑,如果用馬云的“頭像”刷臉的話,是否能夠正常支付呢?
其實在移動支付剛剛產生的時候,人們對它的安全性就產生了很大的懷疑。比如說人們在付款的時候,只需要通過掃二維碼就可以進行付款。但是很多人害怕在自己掃二維碼的同時,也將自己的賬戶信息給暴露出去,最終導致自己的賬戶失竊。
對于商家而言,他們在最初的時候也并不是特別信任二維碼支付。顧客不需要拿出自己的現金,只需要掏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亮出來一串數字,就表示自己已經支付過。這恐怕對于大部分的商家而言,還是很難以接受的。
但后來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以及線上支付手段以及平臺的發(fā)展,人們對二維碼收付款是徹底放下心來。到現在不僅僅是年輕人在使用二維碼支付,就算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也都學會了使用二維碼進行支付和收款。
在人們剛剛適應二維碼收付款的時候,刷臉支付又橫空問世。其實這種利用生物信息的方式人們并不是初次見到。早在智能機剛剛發(fā)展的階段,一些手機廠商就發(fā)明出來了指紋解鎖以及聲控解鎖,后來一些廠商更是發(fā)明出來了面部識別解鎖。
但是這些技術一直并沒有應用在支付方式上,因為人們對于這種支付方式還是存在一定的懷疑。刷臉支付在剛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就抱有很大的疑問。如果別人利用自己的照片的話,是否可以進行支付呢?如果別人和自己的長相非常相似的話,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財產安全呢?
人們這樣的考慮有一定的道理,之后美國的一家名字叫做kneron的公司更是在網絡上發(fā)表聲明,他們公司可以通過采集一個人的臉部信息,從而制作出來3d的面具,來破解面部識別支付。這家公司的聲明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恐慌,如果不法分子利用人們的面部信息制作人臉面具的話,那么人們的財產將受到巨大的威脅。
那么這家公司的人臉面具真的有作用嗎?中國有一個團隊,就專門對這種方法進行了一次實驗。在這次實驗當中,該團隊復制出來了馬云的人臉面具,并且嘗試用該面具登錄馬云的支付寶賬號。但最終,支付寶給出的反饋是:不是本人。所以也就是說,想要通過制作人臉面具或者使用照片來進行掃臉支付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如今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已經非常的先進,在我們的感覺當中,該系統(tǒng)對我們的人臉反饋好像并不是特別的清晰。但實際的情況卻是,人臉系統(tǒng)對我們的面部進行了一個非常系統(tǒng)的掃描,這種掃描的安全度特別的高,甚至一度能夠達到99%左右。
并且我們要清楚的一點是,為了保證支付安全,比如說支付寶就專門推出了與掃臉支付配套的云盾系統(tǒng)。一旦我們在支付過程中出現了任何特殊的情況,那么該系統(tǒng)就會對我們的賬戶進行檢查,從而保證我們的財產安全。
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刷臉技術并沒有缺點和疏漏。我們知道刷臉技術雖然會對我們的面部信息做一個特別詳細的記錄,但是有一些雙胞胎在面部信息上的重合度都能夠達到90%以上,而一些刷臉系統(tǒng)則沒有辦法去辨別雙胞胎。所以這也是刷臉系統(tǒng)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結語
一項技術能夠得到大范圍的推廣,肯定是經過了不斷的嘗試和完善。刷臉技術、刷臉支付能夠被各大支付平臺所推廣以及使用,說明它的安全度確實遠高我們的想象。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完全將自己的財產安全交給這些軟件來進行保護,自我也要提高財產安全的防范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不會出現財產損失。
今日話題:“刷臉支付”被美國破解?用馬云頭像掃臉,卻彈出了這4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