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NFT發展路徑探索

發布時間:2022-02-20 18:06:02  |  來源:騰訊網  

NFT在中國的發展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符合監管政策,二是支持法幣體系結算。而中國正在建立一個立場中立、成本低廉、融合多方技術、安全可信、永久存在、低成本、可共管、可編程并且可監管的NFT公共基礎設施—DDC。

作為實現元宇宙體系交易秩序的基石,NFT無疑是萬眾矚目的焦點領域。

11月24日,柯林斯詞典在Twitter上宣布,NFT擊敗“Double-vaxxed(接種兩劑疫苗)”“Metaverse(元宇宙)”等候選詞,獲評2021年的年度詞匯。

NFT(Non-fungible Token),譯為非同質化通證,即借助區塊鏈技術,注冊具有唯一性的數字證書來記錄藝術品或收藏品的資產所有權。作為一種數字證書,NFT僅是虛擬標識,并不代表藝術品或物品實體。不同于比特幣、以太坊等同質化通證,非同質化通證具有唯一性、不可互換和不可篡改的特性。

也就是說,收藏者可以通過購買NFT獲得獨一無二的專屬物品。正是NFT的稀缺性,使它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互聯網“新星”。

雖然海外的NFT正在飛速向各個領域延伸,但因為受到國內法律和監管的限制,仍在探索中國本土化的合規發展道路。NFT在中國的未來前景如何,還值得進一步思考和討論。

全球進入“萬物皆可NFT”時代

NFT爆火的背后,正是數字加密概念的發展和區塊鏈技術的不斷迭代。

“‘加密交易卡’……單向函數和數字簽名的混合以及隨機盲法,這是一件多么值得珍藏和展示給你的朋友和家人的完美作品。”這是資深密碼學家哈爾·芬尼在1993年提出的有關數字現金的想法,也是NFT形態雛形。

2012年出現的ColoredCoin彩色幣讓很多人意識到將資產投入區塊鏈的前景,2014年Counterparty發布的meme悲傷蛙NFT應用,更打開了人們對于數字資產內容的想象空間。2017年,第一個NFT應用項目CryptoPunks基于以太坊公鏈生態順利搭建,開創性地將圖像引入加密資產概念中。

隨著企業和資本不斷入局,全球迎來了“萬物皆可NFT”的時代。今年3月,美國數字藝術家Beeple的數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由5000張數碼作品拼貼而成,以4.51億元的高額成交價刷新了數碼藝術品拍賣紀錄。Twitter聯合創始人將自己的第一條推送制成NFT拍賣,最終以超過29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860萬元)的價格售出,更有一位美國導演以85美元出售了自己放屁的音頻。這一過程中,名人引流更使得NFT賺足世人眼球。美國球星庫里耗資18萬美金購買NFT猴子頭像,埃隆·馬斯克則在20分鐘內即以接近600萬美元拍賣了一支NFT形式的歌曲。

在媒體和社交平臺的宣揚、炒作之下,海外的NFT交易規模相當可觀。據DappRadar發布的11月行業報告,截至11月30日,當月NFT交易額達37.6億美元;所有協議(包括以太坊、Flow、BSC、Solana 和 WAX)中,前100個NFT集合的收藏品市值約為180億美元,比10月的市值增長了6.6%。

不過,NFT火爆之余也引來了多重質疑與監管問題。今年起,以OpenSea、SuperRare為首的交易平臺飛速開展接近千萬美元級別的A輪融資,被外部質疑“圈錢”。12月9日,NFT藝術家Pak證實其Merge項目出現同一NFT被賣出兩次的情況,以保障資產安全作為宣傳點的加密數字作品出現交易漏洞,更大的質疑則指向了NFT安全性及流通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系。

強監管模式下的NFT發展之路

究竟是什么約束著NFT在國內的發展?中國NFT發展,與法律紅線和強監管模式密切相關。公鏈往往會導致過度擴大可兌換商品的范圍,從而使得相關的NFT被認為具有替代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的性質,違反《人民銀行法》第20條和《人民幣管理條例》第28條的風險。

今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強調了虛擬貨幣的性質及交易的違法性。也正因此,國內的主流NFT交易平臺要進行調整。如果說,今年10月騰訊幻核和阿里螞蟻粒將“NFT”字樣修改為“數字藏品”是在根本上規避了虛擬貨幣和NFT的直接轉換風險,那么平臺取消或弱化轉讓機制就是為了削弱NFT產品的貨幣屬性,從根本上防止天價炒作事件發生。

然而目前,雖然元宇宙概念目前仍受到多方質疑,但虛擬世界作為全球科技和商業領域的發展版圖似乎變得越來越重要。事實上,國家層面已經在積極籌備符合國情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中國銀聯、紅棗科技等共同發起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建設。

BSN是由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中國銀聯、紅棗科技等共同發起和建立的跨云服務、跨門戶、跨底層框架,用于部署和運行各類區塊鏈應用的全球性基礎設施網絡,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塊鏈底層基礎服務環境,目前已在全球建立了一百三十余個公共城市節點。

而關于中國境內符合國情和監管要求的NFT基礎設施網絡Distributed DigitalCertificate(簡稱:DDC)也將于2022年1月25日在BSN上正式上線。DDC網絡是一個立場中立、成本低廉、融合多方技術、安全可信、永久存在、低成本、可共管、可編程并且可監管的NFT公共基礎設施,BSN-DDC基礎網絡搭建在BSN之上。

關鍵詞: 虛擬貨幣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