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巨大的電梯正帶著我們緩緩地升上四樓。這是一個足有半個集裝箱大小的龐然大物,十幾個人站在里面都還顯得空曠。它正緩慢地移動著,從二樓爬上四樓,用了足足兩分鐘。
我們身處的是柔宇科技在深圳龍崗的工廠,這家以柔性屏為主要產品的公司在深圳非常顯眼,以至于一下飛機就能看到它的影子。寶安機場的一棵「柔樹」上,被當作葉子的柔性屏在細微的空氣流動中以不易察覺的幅度搖擺著,所有葉子幾乎同時變換著色彩。
一行人從電梯走出,周身被無塵服嚴密地包裹著。在進入工廠前,大家就已經仔細地洗手、吹干,戴上發網,穿上防護服、防塵鞋,再經過「風淋」方可進入。
如此興師動眾,源于這個即將迎接我們的工廠對塵埃密度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每立方英尺 0.5 微米的顆粒物小于 100 個。事實上,這個工廠不經常迎接人類,這里的一切都在自動化運轉中。
這個巨大的電梯存在的本意是為了搬運巨大的機器。這里的機器普遍有三四米高,1 米見方的面板就在這些機器里被制造。切割成更小的面積后,這些柔性屏將會被用在手機、汽車、飛機,甚至服裝面料上,來到消費者的手中。
將數層膜壓成 0.01mm生產全柔性屏有點像做三明治。先放一片基板在最下面,然后放上一層薄膜電路,把多余的部分按照設計圖刻蝕掉,再放上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發光二極管,最后蓋上一層薄膜,切成想要的大小。
當然,這只是柔性屏制造過程中的主要工序。柔宇科技的工程師告訴我們,生產一張合格的柔性屏,需要經過清潔、刻蝕、清洗、蒸鍍、封裝、切割等繁多步驟,并在真空、強酸、特殊光照等環境下進行反復加工,最后產出一張厚度只有 0.01mm 的全柔性屏。
這種屏幕被稱為全柔性屏,顧名思義,整個屏幕都可以任意彎折,就算將屏幕卷曲成食指粗細的圓筒狀,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不會留下任何折痕。
在目前量產的折疊屏手機上,你不會看到柔性屏最初的樣子。為了應對消費電子的使用場景,這片輕薄的柔性屏需要驅動 IC、觸控模組結合,組成可以觸控、抗摔耐用的手機屏幕。因此在廣大消費者看來,好像只有負責折疊的部分是柔性的,其余是剛性的。但事實上,整張屏幕都是柔軟、可彎折的。
在制造工序上,柔性屏幕和普通觸屏手機上的剛性屏幕差別很大,關鍵點在于在任意彎折的情況下,還需要保持電路和發光二極管的正常使用。在工廠外的另一棟建筑里,被抽樣成為測試樣本的柔性屏們正經歷高溫、拉伸、反復彎折、鹽霧環境的試煉。通過各種極限環境中長時間測試以保證全柔性屏的穩定性。
找到那顆釘子柔宇官方表示,其柔性屏工廠目前共投資 110 億元,這在行業內并不是「大數」。據西南證券 2019 年 7 月的一份報告,華星光電在柔性屏生產線上累計投資 815 億元,京東方的投資額則高達 2080 億元。在海外,三星、JDI、夏普等也都紛紛大力布局柔性屏。
各個顯示技術公司斥巨資投入柔性屏工廠,火力全開提高產能。但在需求端,情況并沒有那么火熱。
StrategyAnalytics 的調研數據顯示,2019 年全年,全球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不足 100 萬,這一數字僅是京東方一家全年產能的 1/3。在目前柔性屏的商用場景中,手機在絕對主導地位,約占 80%。
雖然折疊屏手機是一個橫空出世的「新物種」,但它能否像當年觸屏手機一樣席卷全球,目前還無法確定。首先「可折疊」是不是手機的剛需,另外價格何時能降到普通消費者樂于接受的水平,都是影響市場走向的因素。
全柔性屏作為代表下一個時代的錘子,正急需找到那顆屬于它的釘子,除手機之外的釘子。
柔宇在拓展應用場景上做了很多種嘗試。在柔宇深圳工廠的展廳內,陳列著一些開始走向落地的構想。其中有和奢侈品品牌合作的嵌有柔性屏的衣服和皮包,也有汽車、電梯場景下的曲面屏幕,還有柔性屏做成的電子名牌等。
在眾多嘗試中,汽車、飛機等駕乘場景或許是全柔性屏的下一個出口。對于交通工具來說,對屏幕重量和撞擊后的安全性有著天然的剛需,也最有動力嘗試新技術。在這一領域,柔宇目前已經和空客、法拉利等品牌達成合作。由于汽車主機廠、飛機制造商的產品研發周期長,因此或許等下一代產品問世后,全柔性屏就能以除手機之外的另一種姿態走進我們的生活。
關鍵詞: 投入柔性屏工廠